Home » 福音版 » 从黑社会到关怀社会——叛逆回转重新认识神(16.08.2020)

从黑社会到关怀社会——叛逆回转重新认识神(16.08.2020)

受访:邱思恩(David Khoo)
采访整理:又青

图一:派发干粮给有需要的人
图二:课程毕业典礼

邱思恩,或者David Khoo——大家更熟悉的称呼,基督教家庭长大,但45岁以前,他还没有真正踏入“这个家”。


David很记得那次读圣经:《创世记》第四章,人类第一宗谋杀案——该隐杀害亲弟弟亚伯。耶和华惩罚该隐,同时把他赶逐离开原地。该隐却认为刑罚太重,凡遇见他的人必会杀害他。耶和华就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哇!该隐一人的事罢了,关其他人什么事哦!?上帝好‘毒’!”


David完全不能接受。但他没有意识到,当时自己错解经文,像一个蒙蔽双眼的人,是非黑白,不能辨清。那次,他把《圣经》合上,以为不会再踏进上帝家门半步。

基督教家庭长大·却远离这个“家”

20多岁,他从文冬老家来到吉隆坡;30多岁结婚,好酒吸烟、夜生活、黑社会、滥药。为了跟上“潮流”,他忍痛左右手刺青。其他人左青龙,右白虎,他嫌这些太老土,上网找了自己也看不懂的希伯来文交给纹身师傅——左手主祷文,右手十诫。“这样才与众不同!”,他笑说。


老家的父母为他心力交瘁,祷告求神,劝他回头,邱思恩说:“他们祷告到‘牙血’都出来了!但也没用。”


当时生活糜烂,次序颠倒。 “到底,我后来是因为忧郁症,所以滥药,还是滥药,所以忧郁症?我也分不清了。”


这种方式过日子,婚姻很快就亮红灯。那时,夫妻俩已有小孩,曾经恨恶上帝的他,却主动给孩子找主日学——看来,他并没有完全抗拒这个信仰,是因为儿时接触过的福音?或者父母流泪的呼求,蒙了垂听?Daivd也无法解释清楚。


牧师邀他参加小组,他去了;后来甚至安排唱诗,还抽时间排练。当时以为,家人看到自己努力改变,或许婚姻就可以被挽回?


事与愿违。许多事情,他来不及好好处理,或许也不懂得处理,最后,夫妻关系还是宣告破裂。妻子没有信主,加上从前的纷争、伤害、积累下来,曾经相爱的两人,之间只剩下一张淡白的离婚纸。

戒瘾,重新认识神

那以后,他下决心,要把控制他许久的“药瘾”戒除。

向来,他不喜欢做的事,没人能逼他。他知道自己的刚烈,于是,只有自己说服自己:好好找一所戒毒中心,与缠人的恶习说Bye bye。

他前后去了三间戒毒中心——第一间,不习惯,走人;第二间,遇到不公的事打了架,走;来到第三间……“这是最‘烂’的一间,我却OK喔!这间中心不像其他那么规律,几点要起身,几点要做什么。越是没人管我,我越能适应。”


Daivd利用那半年安静的日子,读完两本关于基督教人物的书,又把《圣经》读完两遍。这次读经,不一定全然明白,但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在神的话语中,看到基督的爱,深深感受到祂从未放弃我,用不同方式挽回我、教导我。有祂,我才能有新的生命,成为新造的人。”


到了第七个月,中心负责人看他“可以了”,鼓励他重新投入社会。


“他叫我‘出来’,我很怕,我说出来要做什么呢?我跟他说,还是等我把《箴言》书抄完一遍再说。”他这样担心不是没理由,戒毒中心常常是“人来人往”,这有很多“人证 ”——前脚出,后脚进——同一个人,不到几个月又见面!


《箴言》就说过:“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16章18节)


Daivd意识到,人是容易犯罪的,他不敢太自信,只立了志,不要回头!


“台湾晨曦戒毒中心创办人刘民和牧师说:你一天没死,不要说你戒了。我以前不明白,其实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要我们谦卑。我们以为不会‘跌倒’犯罪,偏偏就跌得很惨。”


离开戒毒中心时,他45岁。以后做过好些工,慢慢地投入各种社会关怀服务。

从黑社会到关怀社会

图三 :丁 Living Stone Home 障友剪指甲

“其实,关心人,特别是特殊儿童、残疾儿童,我一向来都想做,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算从前参加黑社会,我还是会去探访孤儿院。”参加黑社会,却对弱势群体满有爱心,这两下放在一起,还真难想象。多年后信了主,他投身社会关怀事工,还创设了机构:


2014年开始,他参加赈灾事工、街头事工、原住民事工……转换服事方向的过程,他不断祷告寻求上帝的心意,最后选择了服事障友,载送他们往返医院。


2015年,Daivd创设Faithworks基督教社会关怀机构。他们有一辆改装过的白色货车,方便坐轮椅的障友上下,所以是“(车)轮上轮(椅)”,英文就叫“Wheels on Wheels”。


这份服事很磨练人的耐心,他笑说:“这是很闷的,因为载了病人去医院,还要等他们。”还好马大医院对面就是马来西亚圣经学院(BCM),等人的时候他就去图书馆看书,间接获益不少。


他希望,每次出动,车上除了司机还可以有另一人,跟障友攀谈,关心他们、分享福音。他们就载过一个异族安娣,情绪低落、失去求生意志想自杀……车上同工不断安慰,征求她同意,为她祷告。


2年前,美国一间企业公司要履行社会责任(CSR),辗转找到Faithworks,委派他们派送物资给贫困家庭。那时起,Faithworks又多了一项扶贫事工“Meals on Wheels”。与该公司一年约满后,停止资助,他们只好另寻物资来源,把事工做下去。


同一辆货车,载人载轮椅也载物,就因为有“不一样的使命”,滚轮的四条轮子,有满满生命动力。

最害怕的是:自义

整个机构,核心成员6个,其中4个是义工。Daivd另外有工作,但还是每星期抽时间,“做该做的”。他认为,行善本来就是基督徒生命自然流露的,像《箴言》3章27节说的:“你手里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


这么一做,就5年。这“施行”的过程,有样东西,他一直担心着。


“我一直警惕自己不要‘自义’,这是我最害怕的。很多时候,盲目地使用施行的权柄,会渐渐地让人自义、自负。虽然是在服务人,一旦忙碌,就会冒出‘我分给你,你还要选!’这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心态。”


有次主日崇拜,他脑里冒出问句,是上帝在问祂——“David,你愿意壮大现在的事工吗?载送障友的货车,从一辆,到50辆,甚至100辆,你愿意吗?”思恩想,如果事工发展到这么大,就得投入很多时间了啊!虽然辛苦,但他不多想就回答“OK!”


接着,又冒出另外一个问题——“那么,你愿意为了我,什么都放下、不做吗?就连站在教会门口派单张,都不要。我要你单单为了敬拜我,走进教堂,跟随我,你能吗?”——什么都不做,不是更好吗?但这时,他却迟疑了。


“我跪下来,向上帝承认:原来我做这个事工,有部分是为了自己,不是全为祢。祢要我把事工壮大,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但祢要我什么都不做,我却还要考虑……原来,我做的时候,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荣耀自己!嘴上虽然说荣耀神,内心也深信必须如此,但是,人,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事工’。”


他向上帝祈求,赐下仆人心态,效法耶稣谦卑服事人——这是Daivd一直学习的功课,他也承认,有时会忘记。但至少,他的坦诚和应对方式,也给人一种参照:就算是基督徒领袖,也是软弱时刻需要耶稣的人,这一点,谁都一样。不同的是,我们有否意识到自己软弱?再紧紧依靠神?

目标:整合资源共享平台

《箴言》3章5-7节:“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他和团队步步为营,也学习按上帝的时间执行计划——本来,新冠肺炎之前,他们已经召聚多名教会、基督教机构领袖,讨论创设资源共享网站。但MCO一实施,大家各有所忙,步伐就乱了。


“这平台是把不同的教会机构整合在一个网站。比如:某老人院干粮过剩,又不可以乱分,还要衡量转赠的对象适用吗。那么老人院就可把干粮数量上载至网站,让有需要的人索取,不至浪费。”


当然,网站不限于食物,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发布,如:残障中心需要一部载送车辆、某中心需要志工打扫……


“像以前的我,想参加社会关怀活动,但不懂往哪里去。于是,许多人不是去老人院,就是孤儿院。但马来西亚还有很多机构,很少人知道、关心:戒毒中心、外劳难民、赈灾机构……”

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以弗所书》2章1和4节:“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第8至10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以前读马经,现在读圣经;以前参加黑社会,现在参加教会。信了耶稣,他改变了。他几次提到,以前虽然坏,看到弱势群体还是觉得“能帮就帮”;现在他真正地积极参与,他说“该做的就做”。


上帝很早以前就预备他,踏上服务社会的路;一个人的救恩,更是如此。蒙了基督的救赎之恩,他更加倍履行这义务。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