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橄榄园 » 不理性的理性分析(14.01.18)  

不理性的理性分析(14.01.18)  

文:王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年圣诞节期间,交战的英国和德国士兵,在没有得到上级指令的情况下,自发选择休战。士兵们从己方战壕里走出来,和敌方士兵说“圣诞快乐”,交换礼物,齐唱圣诞颂歌。到了1915年的圣诞节,双方甚至还踢了一场足球赛。这段历史被称为“圣诞休战” (Christmas truce),常被后人纪念。毕竟在战争中,人性的邪恶展露无遗。而那几次“圣诞休战”,是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只是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总不免被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前提加以解读。近日,我在果壳网(中国的知名科普网站)上读到一篇文章,是透过应用数学来探讨“圣诞休战”背后的原因。作者的结论是:这和人性中的善良与和平无关,而是衡量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其理论基础来自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当中的“囚徒困境”。

以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人性善恶”?

简单来说:“囚徒困境”是指如果两个(或更多)囚徒被隔离审讯时,如果选择背叛对方,自己便能获得短期利益(比如减刑);但若囚徒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保持沉默,便能使所有囚徒获得长期利益(所有人都会有较短的刑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经常长时间在各自的战壕里按兵不动,形成僵持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们处于类似囚徒们的状态。如果一方先发制人,即使短期内占到便宜(消灭一定数量的敌人),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最终所有人都有丧命的风险。因此除非上级下达进攻指令,两方士兵即或相隔不远,却都选择以和为贵。这样的解释,你能够认同吗?莫非人性的善恶,真的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
其实从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作者的论证漏洞颇多。归根结底,“囚徒困境”是一个学术议题,确实能够对一些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不过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因素是在数学模型所涵盖的范围以外。
尝试用“囚徒困境”来解释战争中数百名士兵的行为,不能说不可行,但要承认其局限性。我所关注的不止于相关的数学理论,而是更进一步——作者所展现出来的世界观。纵观全文,作者似乎表达出这样一种信念:人性是虚无缥缈的,是一个“童话”。我们需要用科学手段来分析人性,了解怎样的因会导致怎样的果,那么人性就成为“现实”了。正如当科学家把光分成七色光谱之后,彩虹就不那么神秘了。

将理性居首”,够理性吗?

可见,这位作者实在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将理性置于情感、道德、意志之上,相信理性所认可的,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理性还不能证实人性的存在,那么人性就还只是一个假设而已。不过,这种“将理性居首”的做法,真的够“理性”吗?
讽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恰恰发生在经历了两个世纪启蒙运动的欧洲。启蒙运动者们拒绝基督教的权威,相信人的理性可以带来人类进步。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日渐衰微(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当中),理性主义越发成为欧洲社会的主流思想。当二十世纪拉开序幕之时,欧洲人怎么也想不到,一次政治暗杀,竟然在几天之内,让十几个国家彼此宣战。从领袖到人民,竟都一厢情愿的以为“几个月内仗就打完了”。如果欧洲的领袖和人民真的够理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我相信,如果要理性的分析“圣诞休战”这一历史事件,就不能只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做判断,而需要从道德约束、情感变化、意志品质、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去探讨。当然,理性虽非万能,也绝不应被忽视。有趣的是,被很多人看作“不合乎理性”的《圣经》,其实并不排斥人发挥自己的理性。在<路加福音>14章,主耶稣曾这样教导:“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人类理性的局限

在上述经文中,主耶稣让人们分析跟随他的代价,以免半途而废;同时又要求人们分析拒绝跟随他的代价,以免与神为敌。主耶稣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如同数学家用囚徒受审的例子来解释博弈论),甚至还做了“量化分析”,告诉世人用一万士兵去攻打两万士兵并非智慧的做法。人若是善用理性,便能得出结论:以为自己有能力与上帝为敌,绝非有智慧的做法。权衡利弊之下,藉着主耶稣与上帝和好才是最优选择。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不信耶稣呢?为什么一个人会因着理性,更加坚定的接受基督教信仰,而另一个人会因着理性,更加坚定的反对基督教信仰呢?这再次说明了人类理性的局限——人若只依靠自己的理性,既看不清世界的真貌,也搞不懂人心的真相,更加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