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小活力 » 第452期:我的水瓶不见了!

第452期:我的水瓶不见了!

文:  新欣老师
图:国星 
     我刚走进课室,“老师,我的水瓶不见了!”一年级的维维哭丧着脸跑来。
  “你去过哪里,快去找找。”我看着眼前的大眼睛说道。
 “老师,我的水瓶不见了!”
  矮矮胖胖的维维立刻掉头跑出课室。没两下子她红着眼睛回来:“老师,找不到……”一边说着,维维一边不断用手擦眼睛,两只胖胖的小手都湿了。我摸摸她的头,泪汪汪的维维抬头看我:“老师,妈妈会打我的……”
  X          X          X
  友人带着十一岁的小女儿来跟我聊天。谈着谈着,突望向坐在一旁发呆的女儿:“她做事很‘无头神’!千交代万交代要她记得把饭盒带回来,没带!还整天不见水瓶……”说着,眼睛又瞄一瞄尚不知如何反应的女儿。
  “这一整年下来,你问你不见了多少个水瓶?一直浪费我的钱!……我看以后给你矿泉水瓶好了。”
  “我……”女儿撅起嘴巴,瞪住母亲看,却说不出话来。
  X          X          X          X
  办公室外有个大笼子,收集了形形色色学生遗失的水瓶。只要学生的水瓶不见了,都可到那儿去寻找、认领。奇怪的是,这些水瓶,即便没坏,多数外观犹新,还是鲜少被人领回去。几年下来,累积了不少水瓶。老师们纳闷,这年头的孩子太有钱了?
  我去台湾旅行时曾认识的一对母女。母亲是个身材高挑,美丽大方的职业女性,女儿则是品学兼优的小六女生。随团观光时,我们经常一起购物。当这漂亮妈妈对女儿说:“挑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哦。”女儿就从自己的包包里掏出一个粉红色,印有吉蒂猫的小钱包,然后就在各式各样的饰品或包包前来回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但总是空手离开。
  “不要吗?”母亲一手搭上女儿的肩膊,柔声问道。“不要了。”女儿微微摇摇头。
  这画面在我眼前重复好几次。“哇,你的女儿好节制,很会帮你省钱哦。”我打趣道。“呵呵,我要求她用自己的储蓄来买东西。”漂亮妈妈微笑说。

收费用多一份责任心

 “生鸡蛋挂胸前,不让它破裂?”
  新欣老师也曾为学生,多年前,中学毕业在即,学校为我们毕业生办连续几星期的英文升学辅导班。犹记得老师说:“学校要象征式收取一点费用,报名的学生才会比较认真。”说的也是,至今仍听到坊间流传话说:“就算有机构赞助或义工协助,收取一点费用也是要报名者多一份责任心。”
  其实,小孩经常遗失物品的问题根源是钱吗?还是责任心作祟?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如果我们教导小孩,我们只是这些物品的小管家,我们被父母委托来照管好这些物品——我们没有“权利”随意丢弃;当然,日后我们自己赚钱买的东西,我们也是有责任物尽其用的。
  同事五岁的儿子彬彬某天就带回一则通告:后天所有幼儿需胸前挂上一个生鸡蛋来学校,比看哪个幼儿能照管好自己的生鸡蛋,直到放学。
  “生鸡蛋挂胸前,不让它破裂?太难为小朋友了吧?”彬彬的婆婆埋怨道。“不,这很好啊。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彬彬多份细心和责任心。”同事却连连赞好。

 

哎呀艇长有话

就先说好
  有次去找一个朋友,见到她那两岁多可爱的孙女。她真的是很可爱,别人给她巧克力的时候,她会说:“我还没有长大,不可以吃!我长大才吃。”
  这样的反应真叫人“涕零”。今天一些孩子,专做大人叫他们不要做的事;或者不由自主,或者无意识间自自然然就做了。
  故事里不见水瓶的孩子各有原因:不小心、不关注、不珍惜……母亲仿佛无计可施,只有跳脚。
  叫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一对母女。女儿不随便买东西,妈妈是微笑着说:“我要求她用自己的储蓄来买东西。”
  我相信这个“约定”是女儿幼年就开始的。“约”有双方说好了,又同意,然后一起遵守的意思。妈妈把这“买与不买”的决定权交给女儿,但事前也必定把利弊与责任,甚或“后果”解释得很清楚——用一种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时下一些绘本或童书能辅助)。
  孩子在这过程中于是有了“自主权”,而不是一味在各种责备、处罚与抗衡中“受教”,那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棘手而已。
  但是,这一切都要趁早。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