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星洲日报·生命树 » 为家国,把自己留下来(02.09.18)

为家国,把自己留下来(02.09.18)

受访:莫子亮长老
采访:又青

冷漠、灰心,爱或者憎?大部分人都不是一开始就热爱这个国家,马来西亚。
2013年6月联合国发表普查报告,144万5千890大马人散布全球各地;
截至2010年,约100万大马人移民海外,57%移居新加坡,华裔为主(资料:2011年世界银行“马来西亚经济监督:人才流失”报告);
1957年独立以来,逾200万人移民英国(资料来源:英国《电讯报》)。
莫子亮长老

那么多人攥了单程票,头也不回就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地方。有一些人悄悄洒一点泪,有一些愤愤懑懑——离开的心情,什么样都有。那么好的家园,为什么就不要了?

许多事情也许说不出口。几十年来,不满国家制度、政府作风的大有人在,好多次大选,选来选去就是没惊喜,部分人的心冷了,冒出想法:也许断然离开,会有更好的明天。

这天,约访莫子亮长老(基督教马来西亚长老会总干事),聊到了很切身实在的课题——基督徒、国家、社会。

2020年,长老会的“十年无墙计划”就届满了,这“无墙”说的是基督徒如何冲破教会与社区间的高墙,切实地关心周遭的人事物。从关心个体、弱势群体,到留心国家大事,适当发声,甚至监督,这跟基督徒的责任很有关系。

莫长老踏入社会工作后,加上开始参与教会事奉,担任领袖、执事、长老等,渐渐关注起社会与国家政治课题。后来,他读到约翰·斯托得牧师的书,内容提到基督徒与社会关怀及行动。醍醐灌顶般,激发了他深入思考。他也说,很多人囿于传统观念,像“好男不当兵”,无形中变得比较自私,社会上不公不义的事,反倒不太理会。

不止国家与政治课题,其他如环保、污染,也是教会应该关注的。莫长老感叹,东马森林伐木引致河流污染,间接让依水维生的土著诸多不便。大自然是上帝美丽的创造,而今恣意破坏,令人心痛惋惜。莫长老受聘为总干事后,便与常委在长老会推动“十年无墙计划”,透过各种管道与策略,推动环保、关注教育、谨守公义、公共服务……激发基督徒走入人群。

然而,这计划的影响是超越十年的,2020年虽届满,但抛砖引玉,这些理念与活动还会继续。“按着《圣经》,做光做盐见证上帝,本就应该,就算没有这项计划也是一样,现在不过是将之突出而已。”莫长老说。

1998年黑色五月,印尼排华运动记忆尤新,许多华人基督徒也受害。当时,长老会参与其中的马来西亚基督教协会(Council of Churches of Malaysia)派出团队帮忙、安慰。当地华人教会领袖说,这或许反映教会与社区人民、各族群未建立良好关系。莫长老说:“这‘墙’也是‘心墙’——过去,族群间彼此隔阂,像对弱势原住民也甚少帮助,甚至有人看不起他们。但无论什么种族,我们都是上帝造的,教会必须踏出一步,去关心他们。”

上帝也在马来西亚

长老会把目标之一锁定在乡村,如原住民教育问题。东马几乎没有设立长老会教堂,但他们可以跟其他基督教宗派合作,设立幼儿园等。同时,他们以金钱支助当地幼儿园60多位教师。另外,医疗事工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像蒲种原道堂跟同善医院合作,不时有流动义诊,服务社群。

长老会也鼓励各堂会成立法律顾问,援助社区里被欺压的人,如外籍人士、劳工等。教会若对时事不闻不问,对政府国家宪法制度一知半解,那么难题临头,教会是否又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无论对内或外,基督徒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与世隔绝。

图源:网络

关心社会需要行动,爱国也一样。莫长老对马来西亚新政府的带领有期许,那是,国家领袖和人民都杜绝贪污舞弊。

“贪污让马来西亚失去了竞争力,不再追求提升素质与能力,凡事物都指望‘钱’能解决……”莫长老说了一个见证:“有位基督徒做的是鞋子生意,而以‘台底钱’取得生意合同是当地‘通例’。他坚决不贿赂,反而努力提升自己产品素质,终吸引买家赏识。”马来西亚若无贪污,人们与国家的生活水准、工作效率也会一并提升。

贪污带来各样‘便利’,却未想过多少生命因而丧失——豆腐渣建筑物、不合格却考取驾照上路……杜绝贪污,不是说说而已。换了政府,大部分人沉浸在喜悦与兴奋里。但莫长老呼吁,别忘了为一众议员、官员祷告,好让他们是公正执法。而当中的基督徒议员、部长,需在各场合坚守信仰原则之余(如:不参与其他宗教的祭神仪式),也要公平对待其他种族与宗教人士,像拨款发展的事,不应偏心。

为国家代祷、监督政府,是基督徒能尽的责任,但还有一项,即——留下来。莫长老打趣,一些基督徒移民到西方,但上帝不只是在西方国家,上帝也在马来西亚啊!莫长老随即说:“上帝把我们放在马来西亚,有祂的旨意。但我们是否真的爱马来西亚,愿意把生命献上、把自己当成国家一份子?抑或说,我们把自己当成外人,遇到问题就‘跑’?”

早前,政府建议把选民年龄降低,18岁青年也有了左右大选成绩的能力。距离下届大选五年时间,意即现在要开始教育13岁的少年,校方需要这么做,而教会又作何预备?国家政策改变,人民、教会也要思辨。

留下来,能为国家和后代做的事有很多,上面说的只是一点点,你我又愿否?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