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谐,携手共迈2019(06.01.2019)
资料来源:陈忠登著《族群和谐与全球化的再思》
整理:又青
1月1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举国欢庆的新年。马来西亚假日多,其中归因多元种族与文化,大家虽一起生活,但仍保持自己的身份、文化传统。这样,各族轮流庆祝佳节,也是自然。而每逢跨年,是难得大家共襄盛举,就算没大事庆祝,各人心中也是一片欣喜,祈愿这年,不论经济、文化、教育还是民族和谐,更上一层楼。
谈及族群和谐,陈忠登医生别有一番看法。过去,不少人以历史、政治、经济、教育、语文、法律、文化、宗教等切入点,分析与了解,但陈医生却另辟蹊径,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剖析此问题。
陈医生是马大医学系脑神经科顾问,也是华研2018-2020年名誉主席。多年来,陈医生惯常进行跨领域学术工作,研究范围甚广。
表面的和平建立在脆弱的基础
他说,族群关系紧张的其中原因,是忽略了潜意驱使的民族尊严和身份认同的强烈情感需求。因此,能更深了解这“需求”,应该是建立民族和谐的基础。
我国各族相互容纳的美事时而有之,但相讥相讽的例子也不少,报章新闻,或者网络酸民的留言……互相攻击、侮辱等,是无可否认的事——像陈医生说的“表面的和平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很容易受到种族事件与谣言威胁”。
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陈医生认为马来西亚面临最大的挑战,便是种族两极化。自从1969年513种族暴乱事件,“新经济政策”(NEP)就成为“建立一个族群和谐社会的最主要国家政策”。其基本理论是,要达到族群和谐,族群之间的经济地位就必须相等——然而,陈医生认为,这样的目标,其焦点并不是最明确。陈医生认为“民族尊严”才是族群和谐最重要的基础,而族群之间经济相等并不一定反映都有民族尊严。
因此,我们的焦点与努力应该放在各族群都感到有尊严,而不是族群之间经济收入是不是相等。民族尊严的主要因素是强韧的工作竞争力及民族身份得着尊重。至于提升竞争力的目标,我们的努力应该是各民族都能培育良好的工作能力。当各民族都有优秀的竞争力时,生产力就自然增强,族群之间的经济地位就自然拉平了。因此,各民族拥有相等的工作能力,应该是更基本的社会方向。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强韧的工作能力呢?陈医生提出三点,就是“优良的工作观”,“开放”与“自由”。
Photo by HUANG JUNSHENG on Unsplash
优良的工作观、开放、自由
工作观决定了工作的成就。陈医生认为,我国族群之间的紧张在很大层面上,是因为不同族群之间工作成就的差异造成,而这差异又来自不相同的工作观。陈医生认识一位在我国工作多年的德国朋友,他提出了对大马社会现象的观察,就是大马工人技艺一般不比德国的“专业”。这是指,我国的员工会为高工资的奖励而努力,但德国员工努力工作,是因他们对自己以努力生产出来的成品,引以为傲——这就是他们的专业精神。
这就是所谓的“新教徒工作观”(Protestant work ethics),新教徒把平凡的工作视为上帝的“呼召”,等同神职人员的宗教工作,而这样的精神,是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北欧和北美新教徒于上世纪国家经济相对繁荣的其中重要原因。同样的,我国的各族群也应努力发展优秀的工作观和专业精神,因此培养同等的竞争力,这才是族群和谐的更坚固的长远基础。
另外,“开放”是另一个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包括思想开放——开放是允许自己接触不同的作业方式和观点。当我们以客观角度看别人,我们也能从不同角度看自己,从而对自己所做的旧方式有不同认识,促进更新与改良。而与之相反的封闭,这可能是无知、自满或骄傲心态的反映。
陈医生也说,真正的开放就必须兼带绩效——开放是心态,欣赏和追求最好的;而绩效是行动的策略——肯使用最优秀的人才,将责任和权力交给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的人。开放是提升个人、族群,或整个国家真正能力的关键价值,它能增强个人、民族、国民的尊严与自信。其实,自信与开放是有直接关系的。那些有自信,内心感到有尊严的人,时常是心态开放的,结果是工作的果效就更好。而越缺乏自信,心态就更封闭,工作果效就更差了。开放与绩效,是提升一个族群,或整个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价值。
“自由”是培育工作能力的另一要素。尊重个人的自由是创造力和性格成熟的要素。生命可说是艰难的,而正是在面对和解决困难过程中,我们才能成长。因此要达到成长和成熟,就需拥有自由空间做出选择,包括做错误决定而失败的选择。陈医生说,我们应该尊重个人自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的有限。爱因斯坦的成长故事也许说明了当权者可能是那么的错误——爱因斯坦自小学业差劲,九岁还不能流利说话,一些老师认为他可能是弱智。最后,他也被学校开除,原因是他的态度会对同学有坏影响。当时一位教师对爱因斯坦的父亲说:“他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将永远不会成功”——这老师的看法,随后被证明了是多么大的错误。老师所不看好的爱因斯坦,却成长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因此,自由对个人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育,对提升国家或族群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自由的另一个基础,是对人尊严的尊重。这是源于所有亚伯拉罕的宗教信仰,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根据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教义,人是按照神的形象被创造的。这里所指的是拥有神的理性与道德良知的本质,有能力为自已负责并作出决定。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良知与自由。
Photo by Deva Darshan on Unsplash
追求良善与公义
以上所提的,都是如何透过增强工作能力,以提升民族尊严,来促进族群和谐。人最重要的本质是他的道德性。个人的自尊是如此,族群的集体尊严,也是一样的。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第一”,而忽略国际之间的合作与利益时,美国人的形象在世界其他人的眼中就下降了。这也将影响美国人的集体尊严。但愿马来西亚的各族群,都是重视与追求善良和正义的群体。因着追求“良善”和“公正”,有健康的自信与民族尊严,而达到族群之间和谐。
民族和谐是个多层面的复杂问题,国人在新一年,若能立下“彼此更了解、欣赏和接受”的目标,用新的眼光看待民族之间的关系,那更美好的马来西亚,必然不远。
挥别2018,似梦一场的年份,与宏愿年又逾靠近,祈愿各民族更进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