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霆森

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遭火舌吞噬,火势燃烧了一小时才受到控制,大教堂标志性尖塔倾斜倒一边,最后落在燃烧的屋顶,屋顶结构遭到破坏。这一天,一座屹立几个世纪的教堂部分遭毁,所幸法国有关单位的协助,开始修复工作。巴黎圣母院大教堂虽逃过了烈火的煎熬,却无法避免一场流言箭雨之灾。
近日,或许是媒体的炒作一下子成了滚烫的“热点”,其中最出名的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应验了雨果《钟楼怪人》小说或电影火烧钟楼的情节,而这场火舌不只烧出了奇闻异事,也燃起了一波口诛笔伐,不少中国的恶质网民高呼“此乃天谴!”“老天降火以报火烧圆明园之仇”,引起不少网路舌战。
其实教会建筑被摧毁,在这近几年来,真的是新鲜事吗?其实不然。前后一周,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两周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三个主要黑人教堂之一的大联盟浸信会教堂被点燃,据警方称是被人恶意纵火;中国內地也在近日有教會傳出被拆教堂、十架,家庭教會聚會遭到暂停、被监视的消息;甚至4月21日,在斯里兰卡发生了连环爆炸案,3座教会和4家酒店爆炸。
灾难临到,重点不应停留在谈论灾情惊骇或这类子虚乌有之事,灾后的修复工作才是关注点,或许就如经上所说“日光之下,没有新鲜事”,应当让谣言、辩论和仇恨止于智者。至于作为信徒的我们,可能是因为恰逢受难周,才会如此激动。
受难周、复活节,是全球各地基督徒纪念耶穌基督的受難、欢庆主最终得胜的日子,我们不妨撇开这些眼所能看见的苦难,注目在主的身上,何况受难周和复活节后的重点是主的复活与得胜——我们因当带着这份盼望,继续奔跑我们的前路。
虽然说法国在烟雾和灰烬中几乎失去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但有一名特派记者对于巴黎圣母院火烧事件如此描述:“拥有856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不幸于4月15日遭恶火肆虐,其主结构虽得以幸存,但教堂尖塔与哥德式建筑的木质屋顶却付之一炬,剩下‘耶稣荆棘冠’等重要文物因抢救及时,得以逃过一劫。”
余烬中总有幸存之物,甚至有人拍下一张圣母院圣堂十字架仍然耸立一片殘破的瓦砾堆中的照片,此等景象与受难周和复活节有应景之妙——再宏伟的建筑地标,终将朽坏,唯独存于我们对主的信仰,将存到永恒。
灰烬中留下什么?但愿留下对我们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