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启城
代表赠送冷气机给监狱当局.jpg)


西方有句谚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说到人生自由的重要性。〈约翰福音〉8章32节也说:你们必要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可见,不论属天的或属世的,都在强调自由。
我十多年来,参与监狱福音团队,看到许多囚犯在监狱里,不自由生活的痛苦与无奈。其实在这民主体制的国度里,就是坐监也没有被虐待,除了法庭判处鞭刑外,没有其他体罚。在狱里也吃得饱,只是口味比较差;穿的则很整齐整洁。还有运动场地、图书馆、电视节目等,病了就送去医院,还可以下地种菜作手工,也有象征式的工资。但睡的条件就很差了——大伙儿在地上打地铺,有些沒有床垫,又硬又冷的石灰坪,真的很难睡得好。房间也没有间隔,厕所和冲凉房在房间的一角,间隔的洋灰墩只有一米高,看起来是空荡荡的(你我都一样习惯了就好)。
另外,狱房四周没有墙壁,只是用钢条铁丝网围住,如有蚊子来犯,只能让它吸个饱。其他的,就有如中下阶层的家居环境——差不了多少,只是,一点自由都没有。在监狱里不管作任何事,都有狱警监管,就连吃饭上厕所也是,给人极大压力。狱警职责所在,有时一副兇巴巴,也是一种心理负担。
很多人认为坐监是件不光采的事,有辱门风。从监狱出来的人,常被社会唾弃,找工作都难。他们走头无路,又再铤而走险犯法。天网恢恢,当然又被抓捕,再次入狱——这样的例子颇多。
每当我又在监狱看到他们,问起时,他们都摊摊手很无奈的样子,说:“社会容不下我们有何办法?”看他们这样,我心里有很多问号,也为他们伤心难过。其实,社会也要负责任——因为轻视,不敢聘请他们,他们没有生存空间和重生机会,以致成为遭弃的一群,情何以堪。
我心有所感,恳请有关当局或社会有识之士,能在各省市设立“中途之家”,专门接待期滿出狱无家可归者。给他们暂时棲身之所,加以辅导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走进社会,甚至培训他们谋生技能,好让他们更容易找工作。
有些地方有这样的关怀慈善机构,名称不同:改造中心、中途之家、蒙福之家等等。邻邦沙巴已于1993年始,创立了一间中途之家,场所是当地一名慈善家捐献,管理员是一对传道人父子。这间中途之家管理得当,许多人都给予肯定。20多年来,中心造就许多边缘青少年,拯救了失丧的灵魂,也给社会带来安宁祥和。
我们的监狱福音团队,逢年过节时,也把佳节气氛带到监狱里——圣诞节,我们赠送圣诞礼物(几架冷气机)给监狱,让囚友能在特定的活动空间,尤其酷热天气时,感到些许冰凉畅快。农历新年,我们把一箱箱橙红色、浓浓新年气氛的香柑送到监狱,每人可以有一两个。我们不能带他们走出监狱,亲身感受节庆欢愉,但藉着礼物,至少能传递些许人情与温暖。
“自由诚可贵”,我期望囚犯们被释后,珍惜得来不易的自由;仍被囚的人,能体悟自由的价值。而在《圣经》里,唯有“真自由”能将人释放——“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8章36节)——人被罪压制,心灵得不到自由,唯有耶稣基督,舍身赎罪,信祂的人,就有真自由了!
这份恩典,希望囚友们也能感受到,这便是佳节里最可贵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