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明

入夜,更静了,北京的街道显得很清晰,一排排的小轿车整整齐齐地摆在路两侧,斑马线头一次成为这座喧嚣城市的主题,一条条,一道道,从早到晚点缀在这城市的角角落落。
空带来了静,人们常说没空,也就没了静,因为要忙碌;现在有空了,也就有
了静,因为大家都闲着,被正在国内国外肆虐的肺炎疫情困在了家里。
曾几何时,我们走在路上,过往的都是为生活奔波的身影,却形单影只,偶尔过去一对手挽手的或是相互依偎的,忍不住都要看几眼,有那么一瞬间羡慕不 已但又转瞬即逝。无它,很忙,忙完工作忙家务,忙完家务忙孩子……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谁曾想过,这而立之年,虽有现代成就之涵义,但缺失了做事合于礼之做法呢。儒家释“礼”多在四书,是要让人们认清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相互关系,狭义的礼更是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家‘’这一关系——只是你我都在忙于生活,就像这座城市,年前还是忙乱的,喧闹的,红灯绿酒……沉寂到现在,露出晃眼的斑马条纹,没有了行人,没有了车辆,没有了争吵,只有自己,好似一整条街都是你的;好似,你拥有了这座城市。
然而,当你真正闲下来,静静地坐在窗边,俯瞰这座空旷的北京城,熟悉的道路,那个经常停驻的红绿灯路口,那些个勾起人无限私欲的门店招牌还在等你
,迫切满足你的一切需求;你会看到熟悉的角落里,不惧风吹日晒的小摊贩,看到门口小石墩上的象棋盘……你想做些什么,小心翼翼的,似新生儿对这一切都很新奇,都想融入进去,又兴奋,又害怕,一天,两天,三天,然后厌了,嘴里念叨着疫情咋还没结束呢?
感慨着还是早点回去上班吧!城市的空带来人心的空,可人的心本来就很空,
难得遇到这足以让整个世界空的机会,我想,心也应该全然沉静下来吧。此时,正应了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三十而立也好,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罢,不管是到多少岁,浮生未歇。而立之后不惑,不惑之后知天命,接着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都在不停做事、操心,这半日闲当真是偷得。既已偷得,为何执心不静、匆匆欲回?一个人放空了自己,还剩下什么?这座城市放空了,尚且有道路、斑马线,规划的整齐——生活在城中的人儿却不肯放空,不愿放空,也不能放空。
“心中有道”方知道,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静安稳。竟自不肯的人最是劳苦愁烦,我想,这就是人心不静的根本原因吧。人们常说没空,拒绝了那赐生命的,以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得整齐,像那孤零零的城市斑马线,没有人,没有生气与活力,挣扎着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有一天,这城市真的空了,没了身边的人,没了爱你的和你所爱的,失去了方向,你还会抗拒敬拜那赐生命的么?
夜深了,远方传来汽笛声,回荡在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时候静静的、全然
敬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