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自“福音与文化——KL 2020”主题讲员提摩太.凯勒牧师之分享)
摘录与整理:锦燕
2020年1月“福音与文化——KL 2020”大会在吉隆坡太子贸易中心如期举行。
大会的主题是“建立属天又在地的基督身体”,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其中大部分是分散世界各地的华人教会信徒。正如林天赐牧师在开幕礼所说的:“唯有耶稣基督的福音,能真正跨越各种障碍和籓篱而成立一个多元化,又能合一的群体——也就是基督的身体……”
整个大会进行得十分紧凑,来自世界各地的讲员为会众预备了一场又一场的属灵盛筵;满满4天的研讨会,丰富的内容难以在此一一刊载,只能分期选择性地摘录部份内容,以飨读者。
首先,在此简报主题讲员之一,美国神学家、护教学家,纽约救赎主长老教会牧师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一连三晚分享的简要内容:
凯勒牧师是从《启示录》2-3章,写给7教会的书信中,讨论主基督在地上的教会应有的角色与特质。
正值多事之秋,讲员一开始就指出教会是天堂的彰显,同时是属世的,在世上难免要经历许多逼迫与苦难,这在圣经许多书卷都有清楚的教导。而今,不论是亚洲或西方教会,都在面临不同形式与程度的逼迫、苦难;然而我们要知道――这世界有多黑暗,教会成为光就有多重要。
爱与真理,缺一不可
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主肯定他们在苦难中仍忠于基督并追求真理;然而,也责备他们失去了爱心――是经历了逼迫而失落的。为何如此?是因他们自觉在逼迫中守住了真道,反观别人却跌倒了。
在逼迫中,人可能会自怜、自义,进而因自己“能”为主受苦,转为骄傲!这对基督徒是一个很大的陷阱,以致我们可能在前门守住了真理,撒但却从后门溜进来,败坏我们的谦卑、喜乐和爱心。
讲员接下来以别迦摩教会作一个对比。这教会能“坚守耶稣的名”,却接受错误的教导,讲爱心而不着重真理。主指出他们有人效法了巴兰与尼哥拉党,就是在真理上妥协。或许,他们以为神的爱与恩惠,会完全接纳他们而不在意他们的生活、行为。今天许多教会也面对极大压力,要迫使我们放弃传统的性伦理,倡言性与福音并无关连。然而,保罗在《以弗所书》5章却教导我们:婚姻与性是反映耶稣的爱与救恩。我们不可能与上帝有独特的关系又去敬拜别神;在婚姻上的忠诚也如是,无可妥协!
综合主对这这两个教会的劝诫,我们知道――爱与真理都是必须紧守的,缺一不可。信徒常不自觉地陷入两种不同的错谬:1)律法主义:我顺服律法,因此上帝接纳我;2)反律法主义:因为上帝已经接纳我,所以我不需要遵守律法。然而,真正的福音却是:上帝已经接纳我,所以我要一辈子喜乐地遵守祂的律法。
如果苦难使我们感觉比别人付出更多而骄傲,或使我们在真理上妥协,那苦难就对我们没有益处。如何避免堕入这样的陷阱?唯有定睛主耶稣并“紧捉”住祂;看祂如何生活,如何把真理与爱结合一起。
不妥协、不抽离
第二晚,讲员把推雅推喇教会与非拉铁非教会相提并论。
推雅推喇教会的问题是容忍信徒祭拜偶像与假神。在当代,基督徒若不入乡随俗地参与其他宗教或神明的敬拜仪式,便会被视为不包容、不尊重、狭窄、排他……这会令当地人感到不安和危机,担心惹怒神明而带来惩罚。推雅推喇教会的信徒没有在这方面坚持,而是妥协地参与了这些活动,这绝非主所能容忍的。
今天,基督徒若忠于信仰,很可能会在经济上带来损失。不贿赂,不接受有违圣经的各种“潜规则”,所有的工作都会举步维艰,难以开展。然而,主的心意却是宁可我们面对金钱上的损失,而不是在信仰上妥协。
早期的基督徒被看为不宽容,非好市民。然而,《使徒行传》却清楚记载他们积极地以言语和行动表达神的爱,让人知道虽然他们在信仰上有特别的坚持,但却是好公民、好邻居,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只会以爱的行动带来帮助。
与推雅推喇教会对比之下,非拉铁非教会并没有因逼迫而退让、妥协。主称许他们坚守了真道,也给了他们一个“敞开的门”。对此,凯勒牧师感恩也感慨地指出――如果苦难能像铁锤那样把你锤进主的爱中,就能成就一个“好见证人”,最重要的特质,可以看见“向一般人隐藏”的一个“敞开的门”。
像推雅推喇教会那样过于妥协;或反向地过于抽离而与社会隔绝,不以传福音为使命,都是不对的;主的教会应该是以不妥协的方式接连社会。此外,逼迫不但会带来自义或骄傲,也会带来惧怕。逼迫我们的敌人,就是要我们感到惧怕——害怕损失金钱、名誉,或遭排斥。不论是偏向哪一端,都会影响传福音的心志,令信徒趋向自我抽离,或与世界妥协。
与世界颠倒的价值观
在第三晚谈论的,自然是余下的三间教会:示每拿、撒狄、老底嘉。
逼迫带来的危机除了自义、惧怕之外,也会使人颓丧。那是一种消沉、绝望之感。在《诗篇》73篇,诗人眼见恶人日子过得滋润,信徒却在受苦,心极沉重。然而,讲员要大家借此思想:上帝能颠覆世界的价值观,譬如:在上的要降为卑,在下的要被高举。
写给示每拿教会的信中,并无责备。他们所受的逼迫患难甚或是最多的:贫穷、毁谤、牢狱,甚至死亡!在第二世纪著名的殉道者玻旅甲,便是示每拿的主教。早期教会信徒能够坦然殉道,因他们所敬拜的上帝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便不因惧怕而放弃信仰。
主严厉责备撒狄教会――他们看来活跃,有很多事工,但主却看他们是死的,在灵里并无实质。讲员沉重地以一位牧师的挣扎来点破很多信徒的苟且心态:这位牧师陷入了婚外情的网罗,每到周六预备讲章时良心极为不安、挣扎,打算周一就与小三断绝关系。如此想着,良心就有了那么一点空间,可以继续预备讲章。而很多人又因他讲道的恩赐得到帮助,并在会后向他表达感谢。耳闻赞誉之言,又侥幸地觉得――他的过失或许并不那么惹神愤恨,于是便继续留在罪中。如此肆意践踏神恩的信徒,到末了只会换来主的一句:“我不认识你们!”
至于老底嘉教会,主的责备是“不冷不热”――既对主没有热忱,也不离弃祂。福音书的记载展示了世人对主和福音的三种反应:1)憎恨祂并要杀祂;2)惧怕祂而逃避祂;3)降服在祂面前,把生命交给祂。主是要成为我们生命的主,而不是助手,更不是随召而来的仆役。
权势、名誉、成功……世人看为美好。而软弱、贫穷、失去、被排斥……世人看为祸患。但主的教导却完全颠覆了世人的价值观――祂是以前者为祸而以后者为福!世人眼中的好事美事,若无上帝的祝福,到头来却成咒诅。比如,你若把美貌看得比上帝更重要,以其为荣、为乐;那么,年老时当如何自处?在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里,没有记下财主的名字,有位作者分析:如果你的生命里只有钱财,以它为你的一切;那么你在上帝眼中就是无名无份。除了“财主”,你什么都不是!我们生命的价值观异于世人。我们可以为美好的事物欢喜快乐,但它们不能成为生命的动力;是“有固欣然,无亦喜”,不是非有不可。
在苦难中如何喜乐呢?我们不是以苦难为乐,因为神并不乐于我们受苦。祂是要我们认识世上一切虽好,却唯有神的爱、神的荣耀、神的圣洁、神的荣美才是至善的。而能领我们走向至善的途径,不是世上美物,而是困苦艰难——这是圣经的教导,也是我们面对生命困境的出路。
美好的事物会使我们安于所有,也就止于此了。当我们以世上美物为美为足,就会成为它们的奴隶,而不再去追求那至善的。相反,苦难却是把我们从美好的事物中抽离出来,驱向那至好的上帝。当你被世界否定并遗弃的时候,你才会真正认识到上帝那无可比的,不离不弃的爱。上帝常常如此颠覆世人的价值观,拣选被人遗弃的,抬举贫穷的;拣选被人轻看的,使那些自以为高的人羞愧。
要升为高,必先降为卑;要为主的,得先服侍人;真正的富足是把钱财分给人;真正的喜乐是不在乎个人的喜乐而寻求他人的喜乐。这就是与世界倒反的天国!若你真正理解这天国的原则并遵此而活,就会爱那些贫穷的,也不漠视世界所漠视的……这样的教会,会有莫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的软弱会转为刚强!
教会的逼迫与患难是不可避免的。苦难可能把人推得更近上帝,也可能是更远。经过考验之后,我们可能成为更好或更糟的基督徒;我们的教会可能成为更好或更坏的教会。但无论如何,都绝对不会再跟从前一样!苦难与逼迫最终带来的是什么,全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