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周素贞老师(毕理学院幼儿教育系讲师)
采访、整理:又青
“‘唐氏症’会不会传染?”“自闭儿会不会伤害我的孩子?”“跟特殊儿一起,我的孩子会不会模仿他们的动作?”
如果幼儿园班上有特殊孩子,你愿意让孩子与他们同班,一起学习、成长吗?
过去,许多特殊儿家长不敢带孩子出门,担心上学被欺负等,内外两股压力,直把人推逼到角落,孩子于是孤独成长,甚至“不会成长”。但近来情况改善,许多机构团体、政府部门积极推广醒觉教育,社会和特殊家庭之间,距离慢慢缩小。而今,许多特殊儿也在各领域崭露头角。
教育部在《2013年至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承诺将推广“融合教育”,让更多特殊需要学生,融入普通学校就读。
融合教育适合“所有人”
诗巫毕理学院幼儿教育系讲师周素贞,投入“早期疗育”(简称“早疗”;Early Intervention)已超过20年,并且在“特殊儿教育”有深入研究。12年前,她开始在各地幼儿园推广融合教育;2017年,加入毕理学院幼儿教育系讲师行列。
“大家常把‘融合教育’与‘特殊儿童’划等号,其实融合教育真正的定义是‘不排挤人’——所有人同在一个环境,一起学习——融合教育是给‘所有人’的。”素贞阐明。
融合教育打破传统二元教育系统(普教与特教),让所有孩子“融合”相处、学习。这一点,与基督教“平等对待”“彼此尊重”的价值观相符,在上帝眼里,每个人都有同样价值。
相较国外,如:加拿大、美国、欧洲等,融合教育在我国起步算迟,但近20年砂拉越在这方面进步许多——“90年代初,西马开始推行早疗,主要针对智障孩童。当时马来西亚基督徒关怀协会(Malaysian Care)积极推广,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主动联系,他们就派人协助;现在,教会在诗巫、古晋、美里等较大的城市已有早疗中心,近期也协助民都鲁开发早疗服务。”
素贞继续说:“融合教育胜过特殊教育,包括:减轻经济负担(特殊教育费用高昂)、学生被教导不可排挤人、学生可以彼此认识,包括从小认识什么是‘自闭症’等等。我也得悉,在德国大学,特教是门必修课。因为当地政府看到,学生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会遇见有特殊需要的人——他们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她继而把“融合”概念圈得更广:“马来西亚是多元的国家,而融合就是多元!融合教我们接受并尊重差异。就有个说法:只有一种东西能被分类,就是洗衣服时,会按颜色区分衣物;而教育,是不该被如此区分的。”
素贞教课,时常提醒学生“有教无类”。她说:“融合教育不仅学习技巧,更是一种心态改变的过程。当老师们观念与心态对了,就会积极教育,学生就学习更多。”
约七八年前,素贞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询问没有特殊需求小孩的父母:“班上有特殊儿同学,对你孩子有什么好处?”其中一名妈妈回应:“我孩子班上有几名特殊儿,正因如此,老师们更用功,构思教学方法。当老师付出越多,我的孩子学得越多。除了吸取学术知识,孩子也学会帮助弱小的朋友”。
在融合教育班上,除了两名“大老师”,还有二十多名“小老师”——班上每名同学,都是这些特殊孩子的老师。
特殊儿会不会“影响”一般孩子?
诗巫新福源堂卫理公会幼儿园成立了30年,一向有特殊孩子在校;2008年,正式地公开实行融合教育。副院长慧慧说,一个班级大约一两名特殊儿,较易兼顾。由于许多特殊儿被其他学校拒收,因此父母都乐意把孩子送来这里。
但她也说,有些家长较难接受,担忧孩子受特殊儿“影响”。慧慧只能解释,希望家长给予时间,证明融合教育是可行的。过了一年多,他们的孩子确实“受影响”——变得更有爱心、包容心。
“妈妈们看到孩子主动牵特殊儿,带他们上厕所,帮助他们……看到了孩子改变,”慧慧说。老师们常鼓励孩子成为‘小助手’,照顾有需要的朋友,如:协助特殊儿扭开水龙头、教他们洗手、提醒他们要把鞋子放在架上、协助他打开便当盒盖等等。”
素贞笑说:“其实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是‘很可爱’的;而对于我,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可爱’。”特殊孩子多数有沟通障碍,因此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善意,像是拥抱,特别给人一种暖意。
素贞从小就喜爱孩子,常看到邻家孩子可爱,就主动要帮忙带。长大后,她立志朝这方面发展。她说,投身教育单凭耐性还不够,必须是喜爱小孩,再来是装备自己。
“当老师们有机会接触特殊孩子,就会对他们产生感情。我给学生的作业,就是一定要接触特殊孩子,孩子自然就会‘融化’这个老师。”
据教会早疗中心数据,到中心来的特殊孩子,上幼儿园的大约八九成;相较20多年前,中心40个孩子,顶多两三名,最多五六名上幼儿园。在诗巫,从幼儿园上正规小学的,也有七八成,挺高的比例。这发展趋势也顺应了教育部推广的“一个都不能少”政策(Zero-rejection policy;此政策落实有教无类,协助有特教需求、无国籍的学生就读)。
特殊儿融入社会,自小开始
素贞认为,要让孩子融入社会,自小就要开始,不可耽误。
“曾有两个孩子,都有体障。一个接受正规教育体系,一个在特教班。现在两人都30多岁,特教班的没有结婚,与父母同住,他的朋友就是父母的朋友,年龄较他大许多;正规系统长大的孩子,有很多朋友,有教会的也有社会上的,娶妻生子,有工作;特教班的也工作,但是在父亲的工厂。你看到两者的差别吗?”
这对没特殊需要的孩子而言也一样,自小有接触,长大后多半不会排斥他们,甚至当他们前来应征工作,愿聘请他们的机会也较高。这就是一个多元国家所该有的“融合社会”——彼此尊重、接纳——也是基督教“爱神,爱人”的表现。
特殊儿真的需要被社会关注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