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樾

1620年11月,一群来自英国的旅客乘坐名为“五月花”号的航船,准备在北美新大陆的弗吉尼亚殖民地登陆。不料由于飓风、湾流、食物药品短缺等问题,他们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船最终停靠在在新英格兰地区,而当时那里还是一片无主之地。在没有政府管理的地方,看似十分自由,实际上却极度危险。饥荒、疾病、甚至一些充满敌意的原住民都可能夺去所有人的性命。
在这群移民当中,既有粗暴蛮横、有勇无谋的“冒险者”,又有被称为“清教徒”的基督徒们。清教徒们因为坚持《圣经》教导,试图改革教会而在英国饱受迫害。事实上,“清教徒”一词就是别人用来嘲笑他们的。
和冒险者们相比,清教徒的人数和声势都不占优。但因着他们的坚定信仰和远见卓识,那些信仰并不虔诚,只是为了追求发财机会的冒险家们,也甘愿听从他们的主张——签订一份契约,建立一个自治政府。
“约”的角度解读神人关系
这份名为《五月花号公约》的建国契约,在当时堪称开天辟地之举。熟悉《圣经》的清教徒们以“约”的角度来解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神在创世之初和祂所造的亚当立约,又在大洪水后与挪亚立约,之后和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等人立约。耶稣基督更是以祂的血,与他的门徒立下新约。因此这份历史性文件,其实是基督信仰所结出的果子。
公约的开头即阐明:“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四百年后的今天,这个起初只有一百多人的自治团体已经发展成世界头号大国——美国。四百年前,怀着虔诚信仰的清教徒们,可以和未必相信基督的同胞们一起立约,一起守约。他们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并依照法律惩治违法者。四百年后的美国,却变成了怎样的光景呢?一些人相信警察滥权,提出“停止资助警队”(defund the police)的口号;另一些人则认为司法系统对罪犯太过纵容,囤积枪支以图自保。两边立场的民众,都不再相信法制,都对美国的政治现状表示不满。
美国先辈的成与败
四百年前,敬虔爱主的清教徒们奠定了美国的第一块基石;四百年后,他们不敬虔的后代们正在拆毁美国的基石。五月花号登陆的新英格兰地区,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最世俗化、最不敬畏上帝的地区。 2015年,正值五月花号登陆美洲大陆395周年之时,中国学者杨贝撰文纪念。文章名为《395年前,这些人奠定了美国的第一块基石》,里面这样写道:“《五月花号公约》创建了一个先例,即,政府是基于民众的自由意愿而成立的,并且应当依法而治。……《五月花号公约》创立了美国乃至世界起草成文宪法的传统,影响无远弗届。”此外,杨贝更是对清教徒的神学观念和《圣经》中诸多对“约”的记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清教徒对美国的贡献,早已不被新英格兰地区那些常青藤名校精英们所纪念。反倒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人对此念念不忘,令人唏嘘不已。
四百年前,清教徒宁愿散尽家财,在新大陆上忍受饥饿、天灾和被屠杀的危险,就是为了能在那片土地上建造一座“山巅之城”,如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5章所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无法隐藏的。”建立美国的先辈们最终成功了,因为神大大使用美国的基督徒,让福音广传,让祂的名得荣耀。但先辈们也失败了——美国过去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圣经》所提及的上帝之城。那座城唯有在世界终结之时,由再来的耶稣基督成就在新天新地中。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圣经·传道书》3章)。美国的灯光终会有暗灭的一天,而基督信仰的真光却越照越亮,直至永恒。
▊作者:王樾
中国天津人,英国留学期间认识基督,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后定居大马,现为私立大学讲师;著有《都在于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