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何榕生牧师
采访、整理:又青
这前所未有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四月尾。教会奉献减少了七八成,节衣缩食之际,小组组长同样捎来坏消息。
吉隆坡卫理公会福建堂主任牧师何榕生说:“行管令实施后,有些会友开始接到通知信,公司解雇、减薪,或者自雇人士不能维持生计……”
福建堂一向有社会关怀部,留意会友、慕道友的需要,讨论并施予援手。而早在行管令开始一个月,教会也拨款帮助了吉兰丹一群原住民——他们因信仰关系,政府予以的待遇有所不同。之后,“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救援赈灾事工(MCRD)”开始出动派发救援物资,亟需口罩,福建堂又慷慨解囊。


当会友陷困,执事们在线上会议一致同意,成立“2020新冠肺炎援助基金”,拨出十万令吉,公开给会友和慕道友申请,动用的是教会储备金。
申请者需符合条件,如单身者最多申请每月五百令吉,有家庭者每月五百至一千令吉不等,都需经过严格审核、筛选,才获批准。福建堂有三所分设在美和家(Miharja)、双文丹(Serendah)、金马伦(Cameron)的布道所,这些会友也在援助范围内。目前,约19人成功申请。
消息一传出,福建堂陆续收到会友通过网络和电话提出的申请。申请者包括单亲家庭、菜农、旅游业者……等,大部分因疫情无法开工,面对零收入困境。
金马伦菜农吴姐妹是其中一例,她向政府租借小档口卖菜,但疫情来袭,游客没法上山,菜蔬自然滞销。她的儿子在民宿打工,被迫拿无薪假,而一家人还要供车租屋。
卖二手车的陈弟兄,收入既低又不稳定,转行夜市卖包,却遇上行动管制令。他虽单身,但一样要还房租,向姐姐借钱周转,也非长久之计。直到崇拜时看见报告,晓得可以申请援助金,才松一口气。
何牧师说,援助金犹如及时雨,帮助会友暂渡难关,尤其居住首都一带的,生活费高,没收入根本负荷不来。美和佳布道所附近好些外籍劳工,这期间主动向教会求助,他们也派发米粮缓解燃眉之急。

关心社会,是教会特质
采访何牧师,本来可以很快——我们进到办公室,椅子还没坐暖,他递上一份资料,都是事前说好要采访了解的内容。他说,资料都在里头了(也不需要再专访他了)。我们还是要他说,他也从容地一一答复,不急不缓,也不多话。最后让他拍摄一段视频,他终于才说了他想要低调。
对他来说,教会帮助人、关心社会是“自然”的、“本来就应做”的,也不需特别报道。

“福建堂一直认同‘走进社区’,而不只在四道墙,这就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教会的特质,”他说。
当问及教会为什么这么做,他振起精神,说:“我们没有特定目的,也不期待人会感激。不会。我们只是看到会友需要,那我们就要做个好撒玛利亚人。以前,我们一直在找谁是我们的‘邻舍’,现在‘邻舍’自己找上门,我们做就是了!真诚帮助他们,陪他们走。”
何榕生牧师的“牧养神学”是 “Make me a blessing”(藉我赐恩福)——你要成为一个祝福,当你这么做,你的生命就活出基督。
“你做了是神喜悦的事,就继续向前走,没时间等人说 ‘谢谢’ 了,你要继续去bless。”
弃绝 “二元论”,努力实践
疫情期间,何榕生牧师录制系列短讲,在优管(YouTube)发布。他说自己的分享多是实践性,近期跟疫情相关的就谈到“慷慨”,其他包括 “饶恕” “接纳” “试探” 等课题。他说,“慷慨” 是基督徒品格,不一定要很有钱才慷慨,而有钱人也不一定慷慨。这些分享深入浅出,直击要点,影片一发布,大家都给予热烈回应。
有位攻读癌症专科的准医生,压力非常大,听过分享后,发信息告诉他收获很多;另一名会友也说,那天刚好把谈到 “怒气” 的视频发给一名初信徒,后者看过,惊讶问:“你怎么知道我在生气?” 她细细咀嚼了影片信息内容,就息怒了。
何牧师的牧养神学,不是一天养成。“在我基督徒生命旅程,特别是青年时期,我对基督教失望。我觉得基督教要不是给没事做的老人家参与,就是给小孩讲故事,都讲些不实际的东西。直到我重生被呼召,我也没想过自己适合当牧师。我性格激进,我想要教会改一些东西,不要讲无病呻吟、无关痛痒、不实际的事。因为这样对社会真正遇到困难的人,没有帮助。”
于是,何牧师决定做点 “不一样” 的。他开始关心教会有哪些问题,发现许多人都持 “二元论” 观点,如:祷告做礼拜是圣洁的,购物休闲是世俗。但他说:“只要是为神做,每件事都是圣洁的,吃饭逛街也可以属灵。基督徒的整个生命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活方式。而‘信心’,不只是讲道时提出,而是在生命低谷时还能活出来。” 因此,他认为疫情期间,才是教会真正的挑战——挑战如何活出信仰。
许多人知道该行善,却不懂实践,但何牧师仍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关怀,“每个人成长过程和方式都不同,他们可以在其中学习,但必须有好的领袖带领、引导。”
当行善成为生命一部分,“给出去” 自然也不需要咬紧牙根式的心疼。他说,这过程,在乎的是别人的感受,而非自己的感受,总挂着别人没回报。若如此,基督徒就难从主的吩咐——“成为光和盐”。有光,自然没有黑暗,基督徒的生命也要如此流露信仰,如此自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