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刊物 » 【神仆在马】 泛滥资讯中的灯塔:伍锦荣博士

【神仆在马】 泛滥资讯中的灯塔:伍锦荣博士

采访、整理:曾国森

伍锦荣博士

“用粗口来唱骂教会,丢石头……那都是我曾做过的事。”当伍锦荣博士回想起过去时,为自己曾做过的事而讪笑一番。他记得当时传统的华人难免都对教会存有偏见;如果有人信了洋教(基督教),父母就会在后面追打了。而现代的基督徒太安逸,没有面对挑战,也不需要为信仰和信心奋斗。

家庭背景

伍锦荣博士是文冬人,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长大,来自传统华人大家庭,广东话是他们家的主要沟通媒介。他们一家人都居住在同一屋檐下,他是家里的长孙,深受爷爷奶奶的疼爱。家里环境算是不错,爷爷曾告诉他会在他12岁的时候,送他到澳洲读书,所以他从小就受英文教育。


他有一个叔叔是功夫教练,有200多人拜他为师;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道士,特别在葬礼为亡者“打斋”。还有一个叔叔是做棺材的师傅。

新村的生活

就在安逸的年代里,爆发了政府与共产党的对峙。政府为了要铲除共产党的势力,在西马半岛设立了大约500个新村,将华人都集中在这些新村里。因为大家庭的纠纷,他­父亲选择离开祖屋,带着家人搬到华人新村。


在他的记忆里,童年并不愉快。他虽是家里唯一,也是最年长的孙子,却已经在年幼时经历了大家庭的纷争和破裂。新村里,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就辍学了,有些去割树胶或做其它工作,也有很多成了村里的流氓痞子。那里的居民大多受华文教育,排斥像他那样读“红毛书”“没礼貌”的孩子。离开大家庭,他们的经济也很窘迫、贫困,连温饱都困难,最后只能住到一间没有水电的房子里。当时就体会到:“当你有钱时,身边朋友多多;穷困时,这些人却会反过来说你的坏话、轻视你。”


最初接触教会,是在中三那一年,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吃着“红豆冰”,对方邀请他:“锦荣,你要到教会来吗?你知道吗?基督徒的家庭都很和谐的。”之后,伍博士就去了教会。那是圣诞前夕。他记得在那里唱教会诗歌,玩卡罗姆台球,放松自己;但因为之前没听过教会的诗歌,觉得乏闷,之后,就没有再去教会。


那时候,伍博士的家境还是潦倒的,饭也吃不饱;在15岁之前,并未认真读书,他记得母亲曾经说过,他每次放学后,把书包丢下就跑出去玩,玩够了才回家。

求学与装备

在16岁,他得到一份奖学金,得以到关丹技术学院(Kuantan Technical Institute)就读。那是一间寄宿学校。“神是满有怜悯的。”回望过去,他心感恩。在寄宿学校,他有三餐温饱,宿舍还有厕所,且有个适合读书的地方。


每个星期六,都会有巴士来接学生到教会。他时常问讲员许多问题,也从教会图书馆借了许多书。通过阅读属灵书籍,伍博士开始明白上帝的话语,并愿意相信主耶稣,成为基督徒;还带领了两个朋友信主。


中六之后,他到马来亚大学物理系就读四年。因为家境清寒,他得到学校提供的奖学金,条件是——毕业后需在校教学服务7年,作为回馈。


在大学生涯里,他也活跃于基督徒团契,每星期六下午带领细胞小组查经。毕业后,他想要全职事奉神,因为他觉得科学家已经太多,而上帝国度的工人却不足。在校服务的7年里,他报名为外部学生,申请的是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神学文凭(Diploma in Theology),自修了一些神学课程。为了能更明白圣经,他也自修了希腊文。之后,他又完成了澳洲的“Scholar in Theology”。


与大学7年合约期满后,伍博士就前往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完成了神学硕士(Master in Theology)。

牧者或学者?

他原本计划毕业后,回到自己的母会“Evangelical Free Church”成为全职的传道。有一位讲师问他是否有意到剑桥大学读博士班,他原本没兴趣,但经讲师的鼓励,他尝试申请,并得到了这个进深的机会。


然而,有机会又如何呢?他并没有读博士班的经费啊!但很奇妙的——在教会的一个早上,一位非洲弟兄告诉他的外国牧师——约翰·斯托得牧师愿意提供博士班学生的奖学金。于是,他写一封申请信给约翰·斯托得牧师,过不久后,斯托得牧师突然致电给他,愿意赞助他博士班的奖学金!


得到教会的肯定与支持,他就到了剑桥大学读博士班。毕业后,伍博士在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Malaysia Bible Seminar)担任讲师,教导的科目繁多,包括:系统神学、基督教思想、哲学与伦理、新约圣经和宗教学。在他就任的三年里,也担任研究院院长(Dean of Graduate School)一职。

事工

1992年,伍博士成为了契机研究中心(Kairos Research Centre)的全职同工。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是由几位同有学术异象的基督徒学者发起的,在1992年正式注册成立,其宗旨是协助并装备教会了解社会里的新兴课题,并以合乎圣经教导的神学观来应对,其中包括伊斯兰化以及同性恋的课题,有关马来西亚时事、社会课题等等。中心也协助为众教会开发资源,他的一些分享可以成为基督徒在泛滥资讯中的灯塔,以正确的神学观来看待宗教与社会课题。

面对的挑战

因着神的恩典,Kairos研究中心可以运行至今日。最大的挑战应该是研究资金的供应。一些非主流、新兴、敏感的研究课题,甚至和教会运作没有直接关系的课题,都不会受到教会的青睐和资助。所以,Kairos研究中心在金钱运用上需要非常节俭和谨慎。他们没有很大的团队,许多同工都是以项目制(project orientation)来受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三至六个月),完成一个特定的研究题目。


第二个大挑战应该是读者稀少。许多英文教会的基督徒都不爱看书,甚至当伍博士的文章刊登出来,多数基督徒会觉得他所写的课题很难明白;反而,却有许多非信徒喜欢阅读这些课题,也会对他提出的一些神学课题感兴趣。

给年轻人的勉励

为了神的事工,伍博士勤奋不倦,在不办公时,也会回到办公室处理些文档。他的休闲活动不多,大多是慢跑与游泳。


在他20多岁期间,他学会了两件事情:


第一,动手做事。那些年,他在假期回到文冬的时候,会和一位朋友一同美化刚购买的教堂。他们一同打扫、铺砌地板、建造停放脚踏车的遮阳棚、清除教堂后方的丛林杂草。他们会用每天早上和傍晚来整理教堂。当时很多年轻人都有许多不错的建议,但当需要一起动手时,没有人愿意帮忙。伍博士说:“提出好的建议并不难,动手做事才是真正的挑战。”


第二,不要为自己找借口。《箴言》4章23节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人越聪明,就越会用借口来欺骗自己。”聪明的人往往看不清是非对错和自己自私的举动,甚至对教会造成破坏,因为他们忘了保守自己的心。


契机研究中心(Kairos Research Centre)网址—— https://krisispraxis.com/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