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整理:又青
“以前的宣教士,都是将自己一生摆上。我们差派出去的几个海外宣教士,就是如此,从此生命在当地埋下去。”
少时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这颗梦想的种子是从夹缝里生出的,用愤懑、苦毒来浇灌,所结出的是阴郁寡欢,还有叛逆。无处发泄的郁闷,像油泵一样倒注心里,成了动力,天真以为,靠两只脚就能离开家里,环游世界。
直至上帝无预警地出现,好勇斗狠、性格孤僻的男孩,一夕间人生翻转。转眼,叛逆少年已成了大家口里亲切的Uncle Loh。他是罗亚绍传道,今年八十岁,是许多教会的开创者,也是奔走各国的宣教士。

他来自破裂家庭,无心向学,小学三年级留级后,从野新小镇到马六甲念英校,却成了小流氓,偷赌打架,闲荡街头。终于,又被母亲带回家。当时母亲已信主,罗亚绍也曾去主日学玩。他说:“虽然坏蛋,但在主日学,我演讲、演戏、唱歌,都顶呱呱,我以为自己是基督徒了,别人也以为是,十一岁就受洗。”虽有点兴奋,但他又感到心里有个需要,还不能满足。许多问题没有答案,他仍然活在罪中。
十五岁,彷徨少年心里有了梦,决意离开破碎的家,徒步或骑脚车环游世界,只要完成死也瞑目。后来他真的徒步、骑脚车,北上槟城,南下新加坡。当然,环游世界这个梦,尚不成。在野新,母亲严格监督,他努力念书,考上吉隆坡Methodist Afternoon School。一两月后,难得有机会申请到槟城工艺学校,迎来人生转捩点。
1958年,十七岁。
一天,同窗递来一份《以马忤斯》课程,他从前做过的,这次认真再做,字字句句,却像利剑般直击入心。他边做边哭,像逼着自己审视那不忍直视的疮疤;才平息,复又喜泣,不能自已。他说:“那天起,圣经里每一句话,好像都是对我说的。隔天,一口气把《马太福音》读完;此后62年来未停过读经。”这就是圣灵改变人的工作。
很快的,他找到三两基督徒同学,一起祷告,成立了校园团契。毕业时,有些同学,包括马来、印度同学还在纪念册上写下经文。他认定,若神呼召,就去做全职传道。他应考初中三文凭(今天的高中文凭),向上帝说,若中文优等,以后的服事就以中文教会为主。结果考题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写的是“耶稣”,顺利考取佳绩,也定下往后的服事方向。
那时的亚绍不爱看书,但唯独一本,描述五个宣教士向南美洲奥卡族群宣教而殉道的故事(Through Gates of Splendor),深深打动他,立志成为宣教士。中五后,他获奖学金就读工艺学院(现在的UTM),活跃于团契、大学事工,继续领人信主。
他1965年学院毕业,三年后二十七岁,与同是野新福音堂的慧珍姐妹成婚;先后加入国家电气局、蚬壳油公司,按着基督徒原则,勤奋忠心,职位一路上升。
1974年,经过祷告,他到苏格兰格拉斯哥Strathclyde大学深造,获工程学位。除了到传统的苏格兰聚会,也物色到一个刚开始不久,以英语沟通的留学生团契GCCF(学生主要来自马新港台)。他与妻子马上投入事奉,很快就察觉到很多华侨移民讲客家话和粤语,而在唐人区,许多小孩不懂华文,老人家不懂英文。于是,他和一些基督徒就开始语文工作,透过各类活动教华文、英文,也曾为政府做社区调查、翻译;为社区居民辅导、争取福利等。GCCF有异象办华语学校,约三年后,蒙主赐福,学生达三百多人。GCCF在那些年间带领几十名留学生及移民(主要为餐馆业者及工人)信主。今天,这所“格拉斯哥华人基督教会”已发展成规模宏大的中英教会。GCCF的开拓者,包括他们的第二代已在世界各地服事主。
这是亚绍夫妇参与开创的第一个教会,后来许多事上,他都一直扮演“启创者”(Starter)的角色。英国基督教华侨布道会(COCM)希望他留下,专职服事。但他念及家乡亲友尚未信主,还是选择回马,两年里带领家人信主。
这期间,他在刚开始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工作,公司有意在民都鲁开发天然煤气场,但那地方偏僻,无人愿去。他就毛遂自荐,乘坐直升机深入丛林,砍芭烧芭。去到哪里,他就把福音传到哪里——白天工作,晚上调查当地教会情况,最后与几名信徒在家里建立了英语教会。这是他开创的第二个教会。在民都鲁时,他多番检讨,全职奉献的心志仍在心头,祷告后决定辞职回新马。

待煤气厂开发,罗亚绍夫妇离职到新加坡,加入一间业务多元化的跨国公司当副经理,之后调回西马开始子公司担任董事经理。凡贪污贿赂之事他一概不碰,加上业绩出众,招致眼红惹上“麻烦”,老板劝他买枪。但凭着对神的信心,枪,他没买,也不愿牺牲任何上帝不许可的事,只祷告交托,纠纷难题一一化险为夷,而且充分经历神的同在和供应。

放下工作,全职服事
他对上帝的呼召愈加清楚,便到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接受装备,顺利获得圣经硕士学位。第二年,一间循道会牧师要向一群专业人士传福音,正物色年纪较长,又有专业背景的神学生同工,就找上了罗亚绍。这家教会已经预备四个家庭搬到这个高级住宅区,以英文班、逐家布道的方式接触新人,并训练信徒个人布道。如此不到一年,这个新点成了当地循道会最快自立的教会,今称“基督教中华循理会内湖教会”。这是他开创的第三个教会。

1987年神学院毕业,台湾、英国、新马几间教会争聘,但他选择回到野新。野新福音堂二三十年没有传道人,社会问题又多。有次他要求信了主的少年人退出私会党,少年不敢,亚绍传道要求该党头目来见他,道是谁?竟是一个教会的姐妹!又一次,一名学生与马来同学发生争执,结果被关到警局,“失踪”了半天,罗亚绍夫妇四处奔走才找着,还遭警官厉声斥责。有些弟兄姐妹劝他们不要杠上警员,但夫妇俩无所畏惧,说:“我们要关心我们的人!”
邻里有需要,他们一概不拒:车祸载送伤者、凌晨载送孕妇到医院等等。他们向教育局注册,开始教会幼儿园、英文班、社区工作、助人戒烟、逐家探访,萧瑟没落的教堂逐渐恢复生气。1989年终,又在离野新九英里的东甲开始事工。

1990年七月一日,他们到加影开始新教会。1992开始“旋转出去”:芙蓉、汝来、万津、蒲种、沙登、八打灵再也北区,从零开始、开创新教会。他们以《使徒行传》1章8节为根基,叫福音“旋转”出去。他说:“差传事工就如石子投在水里,激起层层涟漪散开去。我研究保罗如何开教会、策略是什么、有哪些重点,然后运用在今天。”
1988年至2003年,罗亚绍夫妇走出野新,服事全马众教会十五年。1993年,他被全马“弟兄会运动”的教会邀请开创“以马忤斯圣经学校”(以圣),地点就在加影生命堂。以圣强调“大使命”,栽培许多人才,有者现在美国,还有许多成了大牧师。他在以圣担任校长将近十年。
1994年,他成立“传遍天下”差传组织,由加影生命堂带领;1994前往中国西北,1995过去邻国哈萨克斯坦。1996年,“传遍天下”到柬埔寨,展开海外跨文化开拓教会事工。2000年,中南马已有十个教会合作配搭。2021年,已有四个据点:新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塔吉斯坦、中国大西北)、湄公河之民(柬埔寨、缅甸、辽国)及东西欧(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以及印尼。除了初期大西北及哈萨克有跟其他机构合作,后来的跨文化宣教,都由加影生命堂自己负责。

2000年,加影生命堂也开始了少年军(Boys Brigade)事工。曾梦想环游世界的亚绍传道,在后来的宣教事工里遍游多国,也算尝了滋味。年届古稀时,他还身强体壮,带领少年军从波德申骑脚车到加影;其他如划船、爬山、野外求生、露营都不是问题。除此,他也带领另一性质相似的“AOA”(Alpha Omega Askar),培训青少年成为基督精兵。
.png)
他深信,宣教士最重要的是对神“委身”,就像戴德生、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等,他说:“以前的宣教士,都是将自己一生摆上。我们差派出去的几个海外宣教士,就是如此,从此生命在当地埋下去。”
一次他在新疆考察,险些被打;差派到柬埔寨的女宣教士遭遇生命威胁,他即刻动身过去处理。九年前在阿而巴尼亚,他忽然中风,但不惊慌,像是随时预备好去见主。送往医院途中,还在心里为在各国开拓过的教会一一代祷。
对于“全职事奉”,他说,就是单单做主事工、做神仆人。无论在哪里,都要在生命里行出神的道。他说,将来自己的墓碑要刻上福音信息,让近前的人都看到。他就是这样,连死,也要传主福音。
亚绍夫妇在2019年中卸下领导加影生命堂的工作。目前,这教会在加影有三个聚会点,四个长老及六个执事带领教会、本地及国外宣教工作。
整个受访过程,他都特别强调神的信实和荣耀,过去的一切皆是神奇妙的作为;也唯有神的话,能真正改变人——这是他亲身经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