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黄迪华牧师(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督)
报道:又青

“每个人口袋里都有几支小蜡烛,让我们拿出没用到的小蜡烛,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黄迪华会督说。
持续一年多,疫情负面消息轰炸人心,几近无法负荷。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将于6月8日开始开放 “港湾 Covid-19支援平台”(下文简称“港湾”),致力协助有需要的人。此平台命名“港湾”,是为了让求助者在疫情风暴中,找到一个靠岸的地方,不再孤单无助。
三层面援助——资讯、辅导与祷告关怀
“港湾”是卫理公会社会关怀事工之一,6月8日起,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开放热线服务大众。“港湾”由三个团队组成,从三层面提供援助——当求助者来电,接线员了解并评估情况,转交给以下团队跟进:
(一)医护团队:由“卫理医务团契”成员组成,帮助求助者了解自身情况,如:怀疑确诊怎么办、确诊后应该怎么做等等。
(二)辅导团队:协助求助者缓解压力,整理心绪,理清心路,走过艰难时刻。
(三)关怀祷告团队:求助者需要心灵平安,若愿意,可接受牧者的祝福与祷告。
黄迪华会督说:“许多无症状确诊者一旦感染,可能会心慌,不知所措。加上确诊后无法上班,影响收入。有的,则因亲人确诊而去世等。这些都让人陷入迷茫或哀伤。因此,设立‘港湾’热线,盼能帮助他们,并解答相关疑问。”
医务人员抽空参与,分享恩慈
从开会讨论到正式成立“港湾”,用了大概两个星期,这项建议提出后,大家都积极回应;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也安排义工培训,目前,有约20名义工投入服务。
“这段日子,是医务人员最忙碌、无暇喘息的时刻,但他们仍愿抽出时间轮值,帮助求助者,这是出于爱与关怀,也是卫理宗分享恩慈的传统。”黄迪华会督说。
年会委员廖春煌医生也提及,去年四月第一次成立“港湾”,当时主要帮助抗疫前线人员(医护人员、执法单位等)、确诊者及他们的家人,援助方式是把他们加入互助小组,属于群体式的支援;然而,这次重启“港湾”则是一对一的帮助,而求助者也可能比去年更多。
教会进入社区,实际帮助
他说,确诊家庭若有老有少,更令人头痛,需要采购奶粉、照顾长者健康等。因此,他鼓励各教会主动伸出援手,关怀社区。他欣闻一些教会成立了“Covid-19应对小组”,即时服事有需要的人。
黄迪华会督也说,前阵子看见新闻报道,某殡葬业者苦口婆心劝民众做好防疫措施,因为“不想做他们的生意”,读来扎心。黄会督呼吁,在这特别时刻,教会上下都应在社区中“当光发盐”,实际地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他也希望“港湾Covid-19支援平台”,能发挥作用,帮助深陷困境的人;盼大家能转发此资讯,让更多人受惠。

【港湾 Covid-19支援平台】
服务热线 : 010-9184 305
服务时间 :6月8日起,每天9AM-9PM
服务对象 :新冠肺炎确诊者、确诊者家属、疑似确诊,以及因疫情彷徨或情绪受影响、寻求平安与安慰的人。
主要媒介语 :华语
我有兴趣加入协助,请问可以了解更多吗?
你好,你可以点击这网址申请哦!https://forms.gle/pY8QtQQRUBQ65oa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