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郑一献传道

诗 31:9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因为我在急难之中。我的眼睛因忧愁而干瘪,连我的身心,也不安舒。
求你恩待我吧,耶和华啊!因为在急难中,我的眼泪流尽,我的心和我的身体都荒废在苦恼之中。(直译)
在这一位“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的耶和华里面,我们永远有一个安慰的应许——祂会俯就聆听我们。是的,祂是我们天上的父,祂一定会垂听我们的呼求。
这是作儿女最自然不过的反应了——祈求父亲的怜悯。然而,作为儿女的,有时候也想逃避父亲的面。什么时候呢?得罪父亲的时候。小时候,如果我犯了什么错,我会在父亲回来之前,先跑去睡觉,睡不着还得装睡。
这个意象也在这一节经文里。“苦恼”这个词很有意思,用在人身上表达了人的痛苦——不安舒;若用在神的身上,就不是表达“神不舒服”了,而是神的愤怒。(申4:25,9:18)
被“神怒气”包围的人生,是“劳苦愁烦”的人生
什么事情会叫神不舒服而发怒呢?罪!大卫使用了这个双关语,来表达他苦恼的缘由——因为他活在神的愤怒当中。他读到摩西的诗篇说,一个被“神的怒气”所包围的人生,就是一个“劳苦愁烦”的人生。(诗90:7-11)
大卫形容他的眼、他的心和他的身体,都荒废在因得罪神所带来的苦恼中。他荒废了他的精力在神的网中挣扎,他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筋疲力尽,直到他恍然大悟——他得罪了神!
罪人首先需要的是什么呢?是责备吗?是道理吗?是悔改吗?这些都重要,但不是首先需要的。罪人首先需要的,是怜悯! “主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这就是税吏的祷告比法利赛人更为有义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是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信徒可以确信,祂向我们所怀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乃是赐平安的意念,是要叫我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耶29:11-12)这是在基督里的应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