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但愿人长久——上帝的心意

但愿人长久——上帝的心意

文:晨砚

新冠疫情接近两年了,有句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了中秋很快就一年了,中秋又悄悄来到。这些日子我们还有闲情“闲话中秋”吗?我们每天低头看手机,确诊人数有多少?我们什么时候去打疫苗?工厂商店学校开放了没有?这个行动管制令还要多久?有人说,无语问苍天,但我们多久没有力气抬头望天了?或者看月亮了?甚至我们忘记了月亮的存在——啊,这么快中秋节又到了?而太阳,我们应该是比较记得的,因为我们需要晒太阳,听说那个会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太阳的确是比较引起我们注意力的,跟我们也好像比较有直接关系。白天有太阳,我们才可以出去活动;我们所种的植物,也因为有阳光照射,才会长得好。而因为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与畏惧,自古人类就有普遍崇拜的习惯,早期是盛行拜太阳。后来也拜月亮,因为太爱,太惊叹,太神秘,是人所不能解释的——这是原生的自然宗教。而据说中国人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引进多神信仰,才开始这拜月习俗的。


1969年,美国太空船阿波罗11号登陆了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那儿并没见到人烟,没有空气,没有树木,当然也没见到嫦娥和广寒宫。过后有人写了一首诗歌:

太空时代了,为什么人们还是满有兴味,在传述这些故事?因为这是文学性的神话,就不属于宗教范围。其实,中国人对宇宙的起源并不特别感兴趣,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向来在中国人的信仰上,也没有重要地位。中国人认为,世界存在是一种极为自然的天意和情况,而不会去问:为什么会有太阳、月亮?但会关心月蚀和日蚀,像天狗吃月,月亮突然给遮住,古代很多地方就流行敲锣打鼓,惊吓那只狗,要它把月亮吐回出来。另一方面,这可是上天预示的征兆,有什么好事坏事,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都会有预告的。


也有人说,中国的诗词如果抽掉了酒和月亮,真是不可想象了。而难能可贵的是,清风明月不用钱,我们没有去看月亮,甚至忘记它,它仍然在天上挂着,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月亮圆了又弯,弯了又圆,照亮我们,于是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和创作灵感。


而更应该感恩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祂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 以前的人没有钟,但凭着看太阳上山下山,就日出而作,日入而习。然后,太阳下山了怎么办?当然我们可以点个灯。但是,无微不至的上帝已经都替我们设计好了——月亮,便是神挂在天上,一盏温暖的睡灯!好让我们在四周并没有完全黑暗的地方安睡,而这伟大的设计工程是没有收费的,也从不用我们缴付电费。


但现在人对这种事的感受就不是那么强了,因为我们有了电灯,随时都可以灯火通明,黑暗是什么呢?所以岳飞《满江红》里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实在很抽象,长途跋涉,在月光下赶路?我们现在不止有电灯,也有了飞机和汽车,月亮你可以退休去了吧。但不妨问问上一代人乡下人,他们晚上去厕所,不是手电筒,就是靠着那月光。那些厕所多是公共的,并不在自己的屋子里。他们可能要经过树丛草地,假如你一不小心,脚下踩到一条蛇?或者路滑绊倒?但也许你会说,那是上一代人的事情啊!


当然有过这些经验的人,感受会比较深,也会不自觉生出一点感恩的心来。但一般人大概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天上会有太阳和月亮?为什么地球月亮会自动运转?所以我们才有了白天晚上,还有春夏秋冬。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造了太阳和月亮,赋予它们管理昼夜的责任。神所造的月亮,千万年不变——神是永恒的;而月球负责反射太阳的光,跟太阳的距离也固定,这远一点或近一点都会出乱子——这证明神是全能的。黄锦全博士前几年也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近50年来,天文学家研究,发现月球的作用真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吸力,帮助地球的轴心保持在斜度22度至25度之间。如果这斜度激烈变化,地球的气候就不可预测了。“如果“地球轴心斜度是90度的话,北半球一年到头都将会是白天,南半球则全年都是晚上了——幸好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不然人类就真的是活不成了。


而地球上的海水涨潮退潮,又岂是偶然的呢?天文学家说,这大部分是由月球引起的,太阳只引起十分之一的变化,应是月球比较靠近地球的缘故。而这潮起潮落,并不是专给我们灵感写诗,那对渔业也很重要,这样渔夫就会有依据,潮水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可以下网,什么时候会唱大丰收等等。

我们的永生,现在便开始了

我们看不见神,但我们可以看到祂那伟大的创造,于是也就看到了祂的全能与慈爱。而不是畏惧这些祂所造的天象而去膜拜。如果我们感谢天上的太阳月亮,我们就当感谢那创造它们的神,我们该膜拜的也是那创造主。

而神对我们的爱,又不止我们在地上的日子,祂要我们认识祂,因为祂要为我们预备永生的道路;祂赐福给我们,又要我们把这样的信息传扬,让我们成为许多人祝福的管道。虽然有些事我们还不能参透,但就凭信心相信祂,这样,我们的永生,现在便开始了。


中秋节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不妨看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波向往天上的宫阙,他说,那是个好地方,但又担心“高处不胜寒“,太冷了,自己无法适应,也不能承担;而住在地上的人,说来也不怎么快乐,当月光照在人间富丽堂皇的楼房,里面有个失眠的自己——诗人睡不着,他问月亮:”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为什么你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这么圆,难道你是要提醒我,有件事叫做“团圆”,让我触景伤情吗?


人都有追求圆满的心意,我们要大团圆结局,我们要花好、月圆,还要人能够长寿。但偏偏世上有许多的悲欢离合,诗人说:“此事古难全“——古往今来都一样;古人也不是说”花不常开,月不常圆“吗?而人,真的能够长长久久吗?


“长长久久”,在神里是能够的,”但愿人长久“,本来就是神对我们的心意,因为祂愿我们每个人都得永生,祂不愿一人沉沦。《约翰福音》14章一开头就这样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早已告诉你们了。”


在这个美丽的中秋,让我们为我们的人生,作一个这样美丽的确认。

https://youtu.be/5HQ8FMQmps0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