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从现象看思潮(一) 从消费主义看后现代思潮
文:晨砚
有句话说:“你所做的,是你所相信的。”这句话真是太浅,浅得叫你看不起它;但它却是千真万确的,确实得叫你不敢否定它。也有句话说,“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世上万事,没有事情是无端端的,但我们不要给表面杂乱的现象迷了阵,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实际的成因。
当前因为社会结构、人文生态瞬息万变,我们原好像理所当然就是称职父母的,现在都不知所措了;而一些孩子也似乎都在同一个频道上,一批人有着大同小异的频率,所做的也吱吱吱一窝蜂——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或者,是谁教坏了谁?而最糟糕的是,那些孩子不用出门,也不用去跟人混混,就已经可以变成如同一伙了。
消费主义的束缚
举个轻一点的例子: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不理性消费?手机、衣服鞋子……买得上瘾,衣服买给衣橱穿;新手机推出,漏夜排长龙,但又不真正需要。听说他们是“以消费的方式来肯定自己,并认同短暂的感觉和文化潮流”,这么讲究 feel,是不是很费解?还是现在民生改善,孩子没吃过苦,所以不知什么是节俭?是不是把他的零用钱减一点就可以了?
关启文教授在他的《屹立不倒的基督教价值观——迎向廿一世纪的挑战》里,《我消费故我在?——后现代的自我解构》那一篇中,把这样的事给我们翻了底牌:“消费者所购买主要是无形的产品……不再单单在乎产品能否满足他们的肉体需要,更重要的是产品为消费带来感觉……”——年轻人酷不酷,还真需要一点这种“实体”,不然在同侪间就给比了下去。
这样的事不单发生在孩子身上,连大人也不例外,只是消费方式不同。多年前我看过一个由女演员巩莉代言的 SK2 广告,她手里拿着一支美容产品,一转过身,对着我们这些可能的消费者,只说了一句话:“因为你值得!”她并没有传达“这产品如何使你美得像她一样”,但那句台词已击中了要害——现代职业女性是有消费能力的,但是女性的“社会定位和身份”却有待商榷;当我们蜡烛两头烧,在家庭及职场张罗打拼,得失未定,转瞬已中年,心底大概也很想为自己挽回些什么……啊!原来消费中能找到定位与肯定!
这时一个靓丽自信的熟女站出来,用一句化妆过,浓缩的话告诉你:“你这个人实在是有价值,你是配得的!”我们实在太需要这样的话!也是时候宠自己一下了,虽然这产品有点贵——这产品越贵,我于是也越珍贵!写广告词的人是了解思潮,深谙此道的。
撵出上帝的思潮
关启文教授说:“广告业主要的策略就是为产品创造一种形象,是能与我们潜意识欲望产生共鸣的。例如:若你想成为真女人,就应该买某种金铺的首饰;如果你要活得潇洒又吸引异性,就应该用某种信用卡或手提电话。”——这“我消费故我在”会上瘾,有朋友经营高档的衣饰,是再加上精心的个人化服务,使消费者自觉尊贵。如果换为网购,不知还行吗?
而这思潮又从何而来呢?关教授说:“无论从伦理角度或属灵角度而言,消费角度绝对不是中性的。启蒙运动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根源之一,它将上帝撵出窗外,把人安放在宝座上;它认定没来生、没救恩,我们所有的快乐,只能在今世中寻找。除却消费的喜悦,世上还有什么更直接和具体的快乐呢?”
购物带来快乐,不难理解;有人患忧郁,也有用疯狂购物来解压,但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家后,又觉内疚,于是情绪陷入低潮;而解决低潮的方法是再去购物,因为过程中使她有“决定和行使”的权利,还有“受呵护”的专利——我这个人存在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模式,原是后现代社会建构自我身份的途径,一个忧郁而又无神的人,只有雪上加霜。
从崇拜“科学和技术”的启蒙主义,发展到“并没有绝对真理”“世事无绝对,一切视乎你个人观点”,一切讲究感觉的后现代——启蒙跟后现代的共同点是“这个世界没有神”。而“把上帝撵出窗外”的人,心中是虚空的,因为他没有依靠,所以只好靠自己;而购物中有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值得我们一掷千金,甚至把自己也押了下去。
所以不要说“不要什么都扯到信仰和神学,社会课题自有社会学家的专业来应对”;这种切割法,只有让问题说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