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又青
近百年教堂翻新, 展示独特设计和社区历史——新甘光浮脚教堂
资料来源:游长康传道(新甘光卫理公会)、实兆远垦场博物馆资料室
距离宣道堂约20分钟车程的新甘光卫理公会,是历史悠久的教堂。新甘光堂位于曼绒县天定河一个小渔乡,是早期垦场之一;乡民多以捕鱼及种植油棕为业,小部分以养殖鱼虾谋生。
1926年,施幼守牧师前来举办露天布道会,领人信主。1931年,全马唯一的浮脚楼式基督教堂建立起来。1938年,在与教堂毗邻处,另起了一间双层牧师楼。由于靠海,教堂屡遭潮水侵蚀,每年都要修复,填土、打桩、建筑防水石堤等。到了1999年,会友人数不断增加,加上牧师楼遭受白蚁侵蚀,便萌起建新堂的念头。2009年,新堂正式竣工。
新堂建好,旧堂如何安置?拆掉可惜,便只是搁着,结果一搁,就将近10年。一次,廖克民牧师说,这唯一的高脚教堂应当好好打理修复,改建博物馆,否则,就失去了历史价值。
2020年9月,新甘光浮脚教堂翻修接近尾声。堂内除了展示新甘光堂历史,还整齐排列了当年先辈敬拜时使用的老旧长椅,还原旧时敬拜场所的面貌。教堂外则打造成纪念公园,设有凉亭及露天展览区——展示渔村历史和特色,其中包括:天定河(SungaiDindings)、新甘光小镇、新甘光码头、红毛楼渡头、早期著名土产“鸡脚螺”等。除此,从教堂后方望去,还可见到一座峰峦起伏、面积约数千英亩的山,因其外形酷似鳄鱼,当地人称“鳄鱼山”。
游长康传道说,建博物馆是为让大家了解教会历史,以及教会跟地方的关系。早期华人祖先南来开垦,他们的精神值得下一代学习。据老一辈口述历史,这地方在19世纪初是贸易中心,许多外国人来此买卖,为社区带来繁荣。新甘光浮脚教堂公开让访客参观,让大家主动踏入教堂范围,对基督教有进一步了解。
新甘光浮脚教堂地址:
47,Kampung Baru (L),32400 Ayer Tawar Perak Darul Ridzuan,Malaysia
联络号码:016-4226340
展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芙蓉船头历史——思源楼历史走廊
资料提供:张金祥传道
二三十年代,先辈沿着宁宜河岸开荒,寻觅锡矿,船头处于交通枢纽,兴旺蓬勃,店屋雨后春笋般排排建立,百业欣欣向荣。1927年,芙蓉船头卫理公会布道所设立,就建在英殖民政府提供的一块三角形斜坡地上。
后来,公路系统逐渐完善,停泊的货船越来越少,最后绝迹。码头荒凉,连带人口减少;加上许多人移居柔佛、马六甲、雪邦等地,船头光辉逐渐消失。随着教会传道人安息主怀,布道所也荒废了。
2004年,由周隆捷牧师带领,芙蓉卫理公会萌起翻新船头布道所工程的念头。经过无数个日月更替,教堂翻修、上漆、除草、美化……终在2011年重现船头基督教会昔日光辉。
2013年, 芙蓉堂再倡议建造“ 思源楼”,并开辟“历史走廊”,就在船头布道所后方地段。思源楼一座两层,上层是历史文物馆,下层是教育用途的礼堂。文物馆展示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船头小镇历史、华人南来森州的据点,由芙蓉卫理公会的会友领袖张金祥走访多地后,收集整理写成。馆内又展示许多旧文物——老圣经、旧时代人民生活、工作使用的物件,还有照片。张金祥传道认为,教会保存历史责无旁贷,而身为华族,也要了解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