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宝琼
图源:unsplash@cdoncel
元夜十五,青春少艾时,不曾人约黄昏后,也没逛花市,唯独爱元宵节的诗情画意。不都说元宵是华人的情人节吗?古时,红男绿女闹元宵,成群结队赏花探灯,意欲结识“有缘人”,似乎比现代的《非诚勿扰》、《怦然又心动》、《相约》更多想象空间,不是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电影电视剧里的爱情故事,总是曲折、缠绵、哀怨、凄美,往往是至死不渝的真爱。演变至现代都市化的爱情及婚姻,好些偏向崇尚自我物质至上。更进一步,原本单纯的男女间的爱已演变成性别模糊,渐渐蚕食着新新人类的思想——突发思古幽情,古代爱情特别清纯可爱,元夜花市灯如昼,往年见着的有情人,今年见不着了,就那么样“泪湿春衫袖”了。
联想到圣经也有一部《雅歌》,描写的是男女间的男欢女爱,是上帝赐给世人的甜美爱恋。但同时,也表彰了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奧古斯丁(354-430)相信歌中提及的婚姻,是指向基督與教会的结合。圣经里也藉此为喻,《以弗所书》5:22-25:“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雅歌》里男女爱情的愉悦和相思之苦,都是发自内心,即真挚,又直接,更纯净洁白,让人好生欢喜。那种追求爱情的渴望,又不欲惊动,待所爱醒觉,略带羞赧、期盼,充满稚嫩又毫无心机,一片天然浑成——深盼我们世上的男女在寻寻觅觅自己的配偶时,也会如《青玉案·元夕》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般,无须踏破铁鞋。
与此同时,我们的主基督亦在寻找世上的罪人,信祂的,组成教会,成了肢体。而基督爱教会,甚至为教会舍己,或许,我们不晓得,基督耶稣也正在转角灯火阑珊处,凝视着世人,看世人什么时候愿意定睛仰望,回归神的怀抱。
元宵节,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仰望天际,可窥见穹苍莽荒,有救恩浩荡?感谢主,爱我们爱到底,且让我们活在祂的恩典中,永永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