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冠冕——后疫情的反思(21.04.2022)
文:张文光
图源:unsplash@markuswinkler
这两年多来,我们对Corona 这个名词应该不会陌生,Corona是个拉丁文词汇,意思是冠冕或皇冠。2019年尾开始肆虐全球的病毒就叫“冠状病毒” (Coronavirus) 。这些日子来,相信很多人都经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故——有人生意大铁,失业,有人面对生离死别。行管令初期,我们都被迫改变生活节奏,一下子缓慢下来,忽然间也好像空了下来,于是可以与家人多点相处;因为不可外出堂食,家人一起用餐的次数也变得频密了。回想起来,其实也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有人因此暂别营营役役,忙忙碌碌,开始学习“慢活”——思索人生意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但也不可否认,有些人经历了伤心的事,可能染上病毒,住院,有人经历死别。有些人变得紧张兮兮,一直活在诚惶诚恐中,担心自己或谁被病毒侵袭。
来到2022年的4月,这个世纪瘟疫似乎来到终结的重要关头,政府也宣布这个全球性的瘟疫(pandemic)将进入地方病(endemic)的阶段,可能成为像伤风感冒流行病一般。许多人都期望很快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英文所谓的back to normal。
如果back to normal 是表示大家又回到忙忙碌碌,只有工作事业,只有“向钱看”的生活,那这种 normal 未必是件好事。
很多人说这场世纪疾病的浩劫,使到我们无法回到从前了!许多时事,经济评论家都说后疫情的世界必定是不同的,就是立竿见影加速了科技的使用,比如说Zoom、Team等视讯科技。另外一个重大发展就是许多人尝到居家工作(WFH)的好处,再也不愿意回到朝九晚五,困在办公室的生活。或许往后Hybrid是正道,许多公司也意识到WFH是个不能逆转的选项。最近也流行一个名词:Great Resignation (大辞职也)。经过一两年“慢活”日子,许多人,尤其是年青人,恍然大悟,其实除了工作,生命中还有许多其它事情可以做。甚至有人也忽然开悟了:其实不用一份稳定或“正常”的工作,日子也可以蛮好的。因此争相陈呈辞,寻找另外一种能满足他们心灵的“事业”。
这些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耶稣不是曾经说过,“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吗?如果过去两年多的日子,使我们能深一层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想到家人的需要,想到自己心灵,精神的需要,想到一些超验的问题——神的存在,神的属性等,那这段窝在家里,哪都不能去,集体抗疫的日子就没有白费了。担忧的是我们经过两年,现在又急不及待,毫无考虑地一头栽进过去的normal,那种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normal。
其实在送走Coronavirus这个Corona的过程,我们必须不可忘记一个更加重要的Corona,那就是耶稣的“荆棘冠冕”,拉丁文称之为corona spinea。因为有了这个让耶稣血流满面,用荆棘编成,套在耶稣头上的“冠冕”,人类才能在伤痛,绝境的黑暗谷底中,重燃盼望火光。
4月,基督教庆祝受难节与复活节的日子,受难节的意义,在于纪念耶稣成为代罪羔羊,为世人的罪,被钉在十字架的历史事件。基督教所认信的信仰内容,包括——耶稣道成肉身,取了人的样式,以无罪之身,成为代罪羔羊,戴着荆棘的冠冕,自愿走上十字架受刑、被杀。借着在十字架的牺牲,耶稣为人类偿还罪债,从而带领人类回到创造他的父神前,恢复天人和好的关系。当然十字架的死亡并不是结束,因为第三天耶稣复活了。《圣经》因此宣告: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以赛亚书 53:5-6 和合本)
无疑耶稣的荆棘冠冕,是他理解人间疾苦的最佳保证,也是他对人类无以伦比之爱的表彰。
当我们步步为营地面对coronavirus 的时候,更不可忘记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corona。因为它是神对人类最无微不至,最高超的,爱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