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受伤,终于飞抵了天家的晓慧(10.04.2022)
文:杨晓芬

说实在的,我一辈子没见过像晓慧那般勇敢的人。
什么是勇敢?是像但以理在狮子坑中屹立不惧吗?是如皇后以斯帖般违例去见亚哈随鲁王?或是像希百的妻子雅亿般把橛子钉入西西拉的鬓中?即便当酒政的尼希米欲往犹大重建圣殿请奏亚达薜西王也是颤颤兢兢的。
十多年前,当晓慧告诉我她要如《与狼共舞》的电影般与癌共舞,我便意识到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勇气。一只翅膀受伤的鹰,该如何扑着双翼,飞向蓝天?而她,双翼受伤了21年,却结婚生子,依然向空高飞,从不退缩。
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徐晓慧,割除了卵巢,子宫等等器官,因着癌症复发多次,陆陆续续地在化疗放疗期间,以十年时间完成马来西亚神学院的神学课程。单单是这样的饥渴慕义,已让我忘尘莫及,对她敬佩有加。她不留余力地在小组教导查经,热爱分享知识,把自己所学到的癌症知识分享给其他癌友;她读经,祷告,烹饪,教子,积极生活,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癌中有爱》,鼓励其他癌友。每周三早上晓慧也上网参加台湾妈妈小组,虽然她并非台湾人。

约八九年前,因着晓慧与我住得靠近,我们与碧妃三人开始了妈妈祷告小组,尔后共有七位同区的姐妹参与。妈妈小组每周聚会一次,为一周的恩典感恩,为彼此的难处祷告。妈妈们的感情因着小组而提升,我们甚至一起到印尼旅游,到火山口观看活火山。晓慧热爱旅行,我与她走过澳洲珀斯,一起观看袋鼠,黑天鹅,到龙虾养殖场享用龙虾。这一切,已成了我美好并珍贵的回忆。
记得多年前她对我说过,她祈求天父赐她多三几年的时间,让她得以看见儿子戴上小学的方帽。天父聆听了晓慧的祷告,超过她所求所想,现今她儿子也已快中学毕业了。21年来,无论癌症频频复发的她有多么的疼痛,化疗的副作用使得她又吐又泻,身体虚弱,连说话也丝毫无力,但从没见晓慧放弃过。年复一年,癌痛,化疗,放疗,痊愈;癌痛,化疗,放疗,痊愈,她就这样地挨过了21年。晓慧终日挂在咀边不断复述的,总是“神的恩典够我用”。
活脱是一只双翼受伤却展翅上腾的飞鹰,无论前来的是狂风暴雨或闪电雷击,即便是伤痕累累,却仍勇往上飞;她深明风和日丽,蓝天白云乃主一点一滴的恩典;偶尔被吹来一阵阵气流托着,就这样顺风滑翔,也会令她喜极而泣。
晓慧的父母与姐妹虽不住在雪兰莪州,但这里有爱她的家人,包括她弟弟弟媳,家婆,儿子,还有常常为她打包早午晚餐的丈夫。
3月1日,晓慧进院抽腹水。尔后,她病房内有两位病人确诊,我只好每次把午餐交到医院楼下,请负责分发食物的护士提到楼上给她。晓慧的食量极少,我带去的便当,她常常得午餐晚餐分两餐才能吃完。3月12日傍晚,她留言说虽然加了棉被,病房仍是太冷,请我带多一件衣服让她御寒。晚上九点多,我带了寒衣与一张被单去。当时她丈夫与儿子皆确诊,仍然在隔离中。
3月12日,她留言请我到医院陪伴她,我自然无法预知神让她有一个星期的道别时间。虽然她虚弱无力,但她经历多次的死阴幽谷却奇迹般的被主留下,继续高飞;这一次是否又重复狼来了的故事,我不知道,但2月初医生曾提及她还能活六个月。
3月13日与14日,我带了她想吃的meesiam 及酿豆腐去,14日,淑美带了红豆汤与我同行。这是我最后两次见到晓慧。接下来数天,她父母,家婆,丈夫儿子都来了。病毒肆虐期间,每一位探病者必须于国家癌症中心大楼做新冠检测才能上楼探访,况且午餐晚餐探病时间,只允许单人轮流到病床边。这么珍贵的时刻,我自然退位,让她与家人团聚共处。
3月20日,晓慧终于跨越了山脉,飞跃了高高低低低的深谷,虚弱地拍着翅膀,以她对主坚定不移的信念,迎向天际,飞抵了她永存盼望的天家。
我无法诠释晓慧的勇敢与顺服。她确实是不同凡响的鹰隼。我把晓慧的档案铺陈玻璃桌上,试问自己若折翼,能否坚持飞向她那一座圣山,飞向那永恒的天际?我竟然无法肯定自己的答案。感谢主让我这一生能认识徐晓慧。我愿意如以利沙向以利亚取经般,谦卑向她学习,愿主赐给我坚定不移的信心,迎向暴风,向上飞翔。
而晓慧,我理当为她终于能自由地遨游天际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