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彭河祥牧师
采访、整理:锦燕
他是一个商人,是韩国某电子产品的代理。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蒲种基督教卫理公会百美堂的牧师。
某日,他眼盯着桌上的行程表,心中为难:“撞期了!怎么这样巧?”他的为难,来自于时间安排的冲突——韩国供应商来马视察的日期,正好撞上了教会的重要活动。他该如何应对?可以分身为二么?
职场、商场、牧场
彭河祥牧师来自实兆远,毕业于马大经济系,主修商业管理,1984年毕业;从职场到商场打拼多年,生命的轨道突然出现变化:多了一个“牧者”的身份。没错——不是转换,而是“多”一个身份。
彭牧师本身好学,在职期间都有自律进修,修读MBA,也到STM(马来西亚神学院)修读神学课程。就在正式毕业的前一年(2004)年底,因牧者“供不应求”,他所在美佳堂的何汉寅牧师(亦是教区长)知道他在接受神学装备,就挑战他转到该区的一间布道所(如今的百美堂)牧养教会。
“我起初并不太愿意。我是美佳堂的创办人之一,多年来跟弟兄姐妹有很深的感情与关系,如何舍得离开?”他要求牧师给他一星期时间祷告、考虑并与妻子商量。
对这个布道所,他并不陌生,之前也常去协助讲台分享。出席者有许多是来自砂拉越的学生,因布道所附近有一间私人学院,跟砂州有个合作的培训计划。有一晚,他梦到自己站在这布道所的讲台上讲道,台下坐得满满!但在座的并不是他认识的那些学生,而是不认识的成年人。他知道这是上帝回应他的异象,于是就顺服了。
谁知就在第二年,附近学院的培训计划结束,再也没有学生来源。之后,上帝透过他们的事工,不断把附近的家庭带来,人数渐渐增长。“有一天我在讲台望向坐满的聚会所,圣灵提醒我:这就是神在梦中让我看到的景象!”对此,他满心感恩。原本何牧师只劝说他去协助一年,一切稳定下来再回美佳堂;但这一去,却再也没有离开,直到现在。
牧职的挑战
虽然他原是华校生,但是进入职塲,却是英文的环境,渐渐就把中文都丢得差不多了。可是在中文教会牧养,需要写讲章呀!他逼得重新捡起丢掉的中文,勤学汉语拼音输入法。“那时真是辛苦啰!一面查字典,一面摸索着慢慢地熟练起来。还记得法律的‘律’,找了不知几遍才找到!”
开始牧会的12年里,他并没有放下生意。原因之一是不想丢下另一个生意伙伴,不顾而去;另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是——当时的小布道很难负担他生活所需的薪金,而卫理公会的薪水制度是按事奉的资历,而不是按年龄;生意的收益能使他无后顾之忧,而教会也能接受他“不必每天到教会上班打卡”的兼职模式。
“虽然形式上是兼职,但我自己一直都是带着全职的心态事奉,对会友的需要,不以‘兼职’为借口而怠惰或推搪。这当然会对生意有影响,但感谢主!我有个很好的生意伙伴,负责比较紧急或有时限性的工作,特别是业务方面;而我自己就负责可弹性处理的行政与财务工作。”
一面从商,一面牧会,当然不免会面对时间安排的冲突,如前言所述之状况。他如何协调呢?“无法两全其美,就必须取舍——我只能安排生意伙伴替我接见并招待供应商,尽可能不耽误教会事工。”
无可否认,牧会事工确实很繁重,但靠神恩典,彭牧师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或人事问题;出来牧会时,已有些年纪,且有丰富的职场、商场经验,能得到会友的信任,不会给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或“我吃盐多过你吃饭”之类的偏见。“我常常跟会友分享,繁重的工作我不怕——在商场上打滚过的人,工作到半夜都是很平常的事,完全不是问题。我们牧者最怕的,是最消耗心力的人事问题。”
“职场上,可以用权柄处理问题,比较简单;在教会,虽然牧师也有职分上的权柄,但最好还是用沟通、祷告与爱心。事奉上遇到阻力,也是上帝容许的,不用太执着;与其用权柄使人就范,不如各自回去祷告,让神动工。”
百美堂一直持续成长,其中一个原因,是牧者容易与职场上的陌生人沟通;另外,讲台传递的信息也比较务实,能切合他们的需要。会友面对的种种经历和挣扎,他都能感同身受;小组组员谈论的课题,他也能无隔阂地投入。“他们会觉得我是同在一个层面,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有会友想要创业或遇到财务、税务,或进口产品之类的问题来找我,我都有各方面的经验可以协助或建议。”
他要兼顾的,何止教会与事业?家庭的经营也是许多牧者一个严峻的挑战。彭牧师的妻子是续弦,前妻于1999年患大肠癌,两年后安息,留下丈夫与三个女儿。长女是唐氏儿,医生预估能活6-7年,但上帝有恩典,让她与家人同在直至约14岁(母亲离开后10个月左右)才把她接去。现在的师母来自学园传道会,对教会事工相当了解,也体谅牧师的忙碌,没有怨言地支持他,用很多时间照顾、陪伴、载送两个女儿,跟她们建立关系,尽力补足牧师的缺失。师母为牧师添了一个儿子,待孩子们渐长,她也更投入事奉,主要负责布道事工。
彭牧师带职牧会一直到2017年,教会已经有了规模,自己也有了年纪,开始感觉力不从心;经济方面,多年下来,薪水有相当的调整,本身也有些积蓄,他终于决定放下生意,全时间牧会。其实他也知道,一般信徒不会期待一个part-time牧师,原先的会友知情,看破不说破,大家心照不宣。但新来的会友未必都能体谅。
不要害怕上帝的呼召
在疫情前,百美堂教会加上在皇子城开设的布道所,约有500多人聚会;开放后回来约400人。彭牧师对此相当乐观,他认为一个有规模的城市教会,一般约20%聚会人数并非固定会友,流失也不意外,他以信心盼望一两年后会补足原来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