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季刊内文 » 走出去,才看到他们的需要

走出去,才看到他们的需要

记与同工、义工到校园服事

文:陈水英
从日常工作跳脱出来,我与文桥的儿童部、辅导部、活动部、IT部、行政部及义工,到学校参与第一届“小小领袖培训营”。为我们的服事能够重新走进校园,心里充满感恩——关心社区不只是口号,而是陪伴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群体。
虽说有好几个部门参与,实际上,却是只有9个人的团队,带领200位学生,人力上显然是不足的。然而,整个过程却让我们经历了——倘若愿意,上帝的作为总是超越人有限的能力。

充足预备

背主题曲,为营会做最后的努力。
营员兴奋能参与其中
我们换装,一个爷爷,一个小男孩

儿童部主任陈仰芬姐妹一手策划整个培训课程,在非常紧凑的时间内,把3个绘本故事的精华,通过舞台剧、话剧和背诵的方式,让学生们从中吸取领袖当有的品格——诚实待人、无私奉献及爱人的行动。

同工们能一起出外服事真的格外兴奋,大家兴高采烈地说:“实在太好啦!真的好久没去学校了啊!”

随之而来排山倒海的练习、彩排、背主题曲等。这些都是在日常工作以外,另外找时间进行的;单单要与义工协商、决定彩排的日期、时间,都不是简单的事。然而,这真是非常充实的日子!

为了认真看待每个小细节,大家开始在线上彩排,用不一样的声调,在想象的画面预习,进而来一场实体彩排,并把布景、道具都派上用场,让大家能更容易“入戏”。

在彩排绘本《阿松爷爷的柿子树》时,总策划兼导演的陈仰芬姐妹一直在前面讲解不同角色的台词、声调、语境,演员要如何入场离场……演员们也不敢掉以轻心,认真记下有关自己角色的部分,希望能为学生演出一场精彩的话剧。

投入演出

当日,我们带着祷告走进了校园。迎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们用有限的记忆,背唱出主题歌,带着200位学生做起动作。孩子们充满活力,同工们充满热力,让整个礼堂瞬间热了起来。
陈仰芬老师以《用爱心说诚实话》这绘本故事拉开了序幕,义工许莉盈和同工许慧敏,把一幕又一幕不同的场景,以戏剧方式演示,不但能加深孩子对绘本故事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很快明白故事中的精髓,不禁让在场的老师拍案叫绝。
校方与义工们来张大合照
紧张时刻,也是最高潮的一幕,《阿松爷爷的柿子树》话剧即将登场!全场格外安静,幕后5位同工赶紧换上各自的服装。我是剧中的小男生“强强”,带着鸭嘴帽,穿着长袖衣,慧珊和紫微则扮演小女生“珊珊”和“微微”,同工慧敏则扮演“哎哟奶奶”,最难也最辛苦的角色“阿松爷爷”则由义工许碧粧扮演,义工许莉盈负责旁白。
五位演员向观众鞠躬后——开麦啦!大家熟练,整个绘本故事立马演绎出来!阿松爷爷苍白的脸庞,哎呦奶奶的笑脸,两位小女孩幼稚的模样,还有酷酷的小男生,引起学生们热烈的掌声。结束后,大家相视而笑,且默默回想刚才我们演出的台词,是否有任何问题或错漏;而导演陈仰芬马上走上舞台,直呼:真的很好!真的太好了!
我们回到各自小组,带着20位学生一起背诵《彩虹色的花》,做出奇特、活力、创意、鬼马的动作。孩子争先恐后,不放弃的精神,也激发我的记忆力,竟然能把约10行的句子背起,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临别之时,在场的老师与孩子们还不停向大家道谢。而我们不只是付出,同时也一样受惠,能够有机会服事真的太棒了,那是莫大的祝福!
在侍奉神的群体中,常听到这句话:“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但倘若没有走出去,而只是把自己局限在教会里,我就没办法了解这些孩子们的需要。但愿有更多的弟兄姐妹,愿意与我们一起走进校园,投入这广大禾场的服事!
结束后大家彼此欢呼打气,再来大合照
《文桥季刊》197期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