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砚
杨锺禄牧师的见证不好写,因为太丰富。打开文桥在2001年为他出版的《不愿一人沉沦》,总干事黄子在序文里这样说:“这不只是另一本有关宣教的书,不只是冷静地回顾历史、描述现况、展望将来;在年代和数据之间,因其对宣教的负担,感情沛然流动在文字之中。他不只是一个能讲能写的人,也是剑及履及,奔走国内外宣教的人。”

往返奔走,布道宣教
杨牧师曾任马来西亚巴生卫理公会牧区主理牧师27年,前后牧会约40年。1982年初从神学院毕业,即到一间相对大型的教会事奉,布道、讲道、开荒、教导、家事……往返奔走,经历难忍的胃痛;同时,在极迷信排斥基督教的乡镇布道所服事,从被辱骂驱逐到生命威胁。杨牧师说:“我将这一切视为年轻传道人当受的操练。都是好的。”
杨牧师对推动宣教不遗余力,整体教会亦以宣教为导向。1976年香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华福会,同年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0多个区域理事会,联络各地的华人教会,并积极推动教会参与差传布道事工。马来西亚的一些教会领袖,经此精神感召,开始在各自的教会宣讲并启动宣教事工。巴生华人卫理公会亦于1979年开步踏上宣教之路,每年举办宣教大会,传递普世宣教异象,并鼓励会友作全年宣教认献,同时举办儿童宣教营,培养儿童宣教意识。
杨牧师本身也多次到国外培训或短宣,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泰国、柬埔寨,更远至英国。90年代一次配合已故戴绍曾牧师到中国农村,给家庭教会的同工培训,在东北零下20多度,每天讲课11小时,连讲7天病倒。一次为避公安骑自行车摔倒水田中——他说,这一切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
杨牧师说:“主耶稣的大使命虽叫我们传福音到地极,但教会如果连眼前应做、能做的福音与关怀事工都不去做的话,就表示这教会还不明白宣教的真义。”而细胞小组,除凝聚会友,更发挥了“本地布道事工”的作用,有极强的包容性与适应性,随时都能接纳新朋友参加——一个充满基督香气的团队,以无形的见证,神的真道,让“偶有不信的人进来,就被众人劝醒……就必将脸伏地,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
小组可称为教会的口、教会的手,去接触社区人群。杨牧师说:“今天全世界各地增长兴旺的教会,几乎都非常强调小组。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并非有小组的教会就兴盛,但今天所有兴盛、增长的教会几乎都有小组——而小组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福音遍传的大使命。”
职责可卸,使命无休
他于2018年退休。但却是“从来不感觉到已退休”——照常密集讲道、出席会议;网际网络来了,他不能免,无时无刻在反应与调适。曾有不适进院,出院几天,便为网上直播彩排去了。任重,道也远,杨牧师担任马来西亚基督徒写作团契/文桥传播中心理事会主席,共20年(1996—2016),期间数次要求卸任,但也只有一届的2年,2018年,他重新为这文字事工护航。
杨牧师除牧会,也在各基督教文字及其他机构担任要职,例如在“世界华福会”任细胞小组事工主任、“西马华福区域理事会”主席及董事、“西马金灯台”理事会主席、“马来西亚国内外宣教协会”及“马来西亚华传会”顾问。此外更不辍于文字耕耘,在报章、杂志、网站发表福音、护教、信仰省思文章,服事主内外;着有:《圣诞的主角耶稣》《不愿一人沉沦》《你问我答》《网上信仰答客问》《基督徒信些什么》《更美之信》《神的高架公路》《基督徒生命地图》《犹太人与今日教会》,至于另一本《四方谈同性恋》则是合著。
这一系列的著作流动着事工的脉络,或布道或栽培或宣教或关怀,或阐释——苏醒人心。1998年由文桥出版的《圣诞的主角—耶稣》一口气卖了5000多本,口碑极好;至2018年的《犹太人与今日教会—同来关心神的选民》,显示了杨牧师另一个关怀的层面,是普世宣教里一个不容推卸的当前急务,杨牧师为此殚思极虑,像王美钟院长所说的“他对犹太宣教的负担,又深又重,分享时常令人感动。”
退休后,杨牧师在2022年完成了大部头的一本著作:《启示录解惑》,已经于2023年1月出版、发行。
有此胸怀,又能化诸文字传递,跟杨牧师的成长背景有关。他的父亲杨青峰先生当年就读于美国人在中国开设的厦门同文书院,学贯中西。他自幼熏陶,从父亲所学的包括:中文、文学、哲理、武术、棋艺,还有其它诸如英语、天文、史地等。杨牧师自小亦善棋道,1993年曾获世界围棋业余锦标赛第11名。奕棋个中进退运筹帷幄纵观全局,磨练了一个少年人的沉稳气魄。而杨牧师却终惋惜并未全得父亲真传,他说,我读书有时不求甚解,效率不算高。”
但杨牧师说:“买书要趁早!”杨家对于“读书”是认真投资的,除读《圣经》外,他父亲在他年幼时,用了两个月的薪水为孩子们买了一部共30册的《大美百科全书》,今天仍在杨牧师的书房珍藏;另一本是《锦绣中华》,那是父亲常给他讲解中国文化的珍贵课本——早些买,书可以用上几十年,太值得了!
现在杨牧师的书房就有超过万本藏书,如:中国文、史、哲,世界史、西洋史、人类文明史、宗教学及一些个人兴趣的书,约八成为基督教书籍,可分类为:圣经研究及新旧约各卷释经书、系统神学、教会历史、神学思想史、宣教学、讲道学、末世学、犹太教学、圣经史地学等。
此外,他尤喜好各类“研读本圣经”(Study Bible),坊间可见到的英语版研读本圣经,他几乎无一或缺。杨牧师说,极短时间内就可读完许多学者对某些经文讲解的精华,“老师”包括历代许多可敬可佩神的忠仆及圣经学者……他说:“作为一位牧者,我许多方面仍都做得不好,只是神宽容了我。我要特别感谢神的是:祂赐我一颗格外爱慕祂话语的心,让我从年幼到年老,此情不渝!”
各类历史,珍之重之
除圣经外,杨牧师特爱读史书。他认为基督徒决不能忽略历史,像世界历史,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认识神,因为神在历史中显明祂自己;这世界瞬息万变,但神始终不变,祂是掌控历史的神;我们也从中建立了对祂的信心,以及在当前乱局里的笃定。而圣经岂不就是一部历史书吗?犹太人漂流世界各地多年而后能复国,让我们可以看清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并能体会祂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