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校长期间,自然不方便公开向学生“传教”,他却在校内开始了“基督徒学生团契”(这不受限制),且日渐受欢迎。他坚信圣经所说,爱是永不止息/失效的(love never fails, 林前13:8)。由于看到校长是真正爱学生、为他们着想、关心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也看到学生和学校的各方面都有进步,董事会与家长也就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一年多后,学生团契有三、四十位学生在校方举办的千人宴上,呈献了一首基督教诗歌,这是前所未有的,而参与的学生都事先得到家长同意。在退休的送别会中,他自己也唱了一首诗歌,歌词内容就是《约翰福音》3:16。
他坦言在退休前并没有什么周详计划,对他而言,退休是服从一个呼召——借教育的途径做宣教(mission through education),所以如何行,何处去都看需要而定;比如柬埔寨有需要,他就去柬埔寨;缅甸需要他,就去缅甸;还有中国、尼泊尔……他过去近30年的“退休生活”就是这样过的,且全然是义务性质,无薪金、无津贴。如此,经济方面是否缺乏?
他回忆起中四那年,在MBS(Methodist Boy School)上圣经知识课;当时虽没信主,却记得圣经的一句名言: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 16:26)他满心感恩地说:“我目前能有的生活,已是超乎我所求所想的。我自小家穷,一家八口只能租一个房间安身(同屋的几家人也一样)。从小的梦想是能拥有一个组屋的小单位,一家人住在一起。但今日,我跟所有的弟妹们都拥有各自的房子。我退休时开的是国产车,但儿子为我的安全着想,给我买了性能更好的进口车。这一切都已远远超过我的梦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儿孙辈都有他们蒙福的人生,我们的健康状况也良好,全然没有挂虑。主的恩典满满,使我们足够有余,甚至得以分享出去。当然我也明白,不是所有退休人士都能这样,但我是确确实实领受了神的恩典与眷顾。”
退休的这30年来,他真是不曾有过空虚或缺乏的时段;在事工上的需要也是一样。凡宣教工场所需的资源,他只需分享传递异象,他的学生和教会弟兄姐妹都会协力支持。 他还有另一个座右铭:work hard,consume little,give much,and all to the Lord(努力工作、少消耗、多付出,都归于主)。“这是一位弟兄会的先贤说过的,我希望以后我的墓碑将刻上这句话。我们要努力工作——但不是拼命;减少消耗——地球资源已经越来越少,我们实在不需要一直换新车、新屋……什么都要最新。世上有需要的人那么多,我的消耗越少,就可以省下更多来祝福别人。我想要看美丽的风景,就上YouTube看,无论镜头的远近或取景角度,都比人在现场看更美!你特意飞一趟纽西兰,就能看到鲸鱼?很多人花许多金钱和时间租船出海,耐心地等呀等……到头来收获的只有失望和失落。”当然,他强调这是个人的选择。但如果退休人士把自己的时间与金钱都“浪费”在这上面,到头来却要依赖他人来照顾晚年的生活,这是不负责任的。
For me to live is Christ to die is 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