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见证 | 星洲日报·生命树 | 福音版 我经历的高山和低谷,祂才是我唯一的满足!(25.05.2023) 2023年05月25日 由 Admin ——专访寶康医院创办人,陈金莲(Madam Mary Chen) 受访:陈金莲(Madam Mary Chen;寶康医院创办人兼执行董事) 采访、整理:又青 陈秀秀(寶康医院客服资深经理)领我们参观医院,一名斯文的男员工经过,她说:“他以前形象不羁,没人愿意接纳他,后来加入我们团队,我们带他买衣,好让他穿起来,看来‘正’一点,培训他,现在整个人不同了。” 寶康医院录取员工,首先看的是态度,像她和Mary,都没有医学背景,却亲历了神如何使用愿意的仆人。 Mary Chen陈金莲,62岁,寶康医院创办人。从贫穷到不可置信的富裕,再到一无所有,如何挽回?这是她的故事: 陈金莲(Madam Mary Chen;寶康医院创办人兼执行董事) 为什么要跟在人后面? 1976年,12岁,那女孩子扎着马尾,眼睛大大很精灵,左手挽菜篮,右手提杂物,紧跟在抱娃的女主人身后,那马尾扎得低,无生气地搁在湿哒哒的后颈上。 她思前想后,很纳闷,“为什么我要跟在人家后面?”于是,那一个月60令吉的女佣工作,她辞了。 陈金莲第一份工作,是月薪60令吉的女佣工作。 儿时家境不好,父母有七个孩子,她是长女,为了帮补生计,小学毕业就出来打工。她想改变,过自己要的人生,于是跟妈妈说,你种了甘蔗,又很便宜地卖出去,没价值的。不如你借钱买部搅汁机,我去卖甘蔗水。那机器1000令吉,但她一个月就回本了。 我要做老板! 这还不是她的目标——她想当“老板”!于是,早上卖甘蔗,晚上学车衣。一年后,14岁的小丫头丢下“高薪饭碗”,跑去做一个月30令吉的车衣学徒。 做了三个月,一天,她无意听见原来一件衣服成品才卖20令吉。小脑袋飞速运转——“我一天最多做三件,一个月30天,最多赚1800令吉,跟卖甘蔗水差不多呀!” 看清了“前途无亮”,她果断离开,去到七十年代吉隆坡旺区宝敦花园(现在的Taman Midah),她一间间车衣厂叩问:“请不请人啊?”她才16岁,合法工作年龄是18岁,没人肯聘请。她不罢休,走到最后一间,老板说:“请你可以,但有个条件,如果有人上门查,你一定要躲起来。” Mary一口答应。 这工厂妹勤得很,一个月能赚1800马币,待了一年,17岁,是时候结婚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车衣厂清一色妇女,如何物色对象? “我意识到,此地不可留也!敢敢辞职。我没忘记老板梦,心想自己做不成,就嫁个老板吧!”为此,她去学打字,然后应征办公室职员。 她不会英文,不会开支票,就叫念过书的妹妹把英文one two three,还有hundred、thousand等等写下,她逐字照抄;不懂会计,就去夜校恶补。为了前途,不屈不挠。 以后,她又换过两份工,如愿碰上现在的丈夫,两人如今育有4个孩子。她自信满满地铺排人生,一切都那么受控。 谁保证信耶稣会更好? 2000年以前,Mary的人生里没有神,也不需要神。 “我不喜欢耶稣的,我很讨厌,信耶稣的人不是婚姻失败,就是生意失败,各种问题。我成功、有钱、家庭幸福、做好事,但你说信耶稣才可以上天堂?第一,我没有靠人,第二,我没骗人,我比许多基督徒好多!你能guarantee我信了,会比现在更好吗?如果不好,谁负责?” Mary的基督徒朋友一直不放弃,向她传福音,又把牧师带去她家里。 “我表面笑笑,耐心地听牧师讲,但内心一直怪我朋友!为什么带他来!” 牧师临走前为她祷告,她假装闭眼,努力保持清醒,深怕是假神或邪灵之类把她骗倒。牧师说:“我讲一句,你跟着讲一句。”她含糊地跟着念。 祷告完,Mary的朋友拍手跳起来!“恭喜你,成为基督徒了!” “啊?这就叫做信耶稣了!?我觉得被骗了。我全家除了婆婆,没个基督徒,现在怎么交代?而且做基督徒还要去教会、读圣经、祷告……这个那个!”Mary无奈,又不敢不去教会,担心神会“报复”。 神啊,真是你吗? 一天崇拜,大家唱诗歌《恩典之路》:“一步又一步 这是恩典之路/ 你爱你手 将我紧紧抓住/一步又一步 这是盼望之路/ 你爱 你手 牵引我走这人生路 ” “莫名其妙,我哭得稀里哗啦,衣服都湿透。我忽然想起,多年来,婆婆不断为我们的救恩祷告……是不是,就是这个神在安排、在带领?神啊,真是你吗?” 她开始学做基督徒——每周去教堂,按时给十一奉献。渐渐地,她又觉得自己也是“不错的基督徒”,那自我和骄傲,又悄然滋长。 身份上改变了,但内心里,她极少认真寻求神。“我就是这样,还是不懂得靠神,天天用自己的方法做事。” 医院严重亏损 寶康医院的前身是另一所医院,因无法维持而要转卖。传福音给Mary那位朋友夫妇,就是医院拥有人。她祷告寻求合适买家,结果两次在祷告中看见“Mary”! “我哪里会管医院?医生肯定也不会服我。可是,我拒绝后连续四五天都睡不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Calling’(呼召)?” 她寻求哥哥的意见,他也答应提供资金协助,就接管了医院。2010年创办寶康医院,英文“Beacon Hospital”,寓意成为灯塔照亮黑暗。 头几年,医院病人寥寥无几,一路亏损。2014年,为扩充医院,她抵押房子和土地,跟银行借来3000多万令吉装修,同时引进许多医疗器材。然而,2015年一场大火突如其来,付之一炬,连最昂贵、价值3000万令吉的机器也损毁。 Beacon Hospital (寶康医院) 神学课人生转折 她心力交瘁,眼前的经济危机太沉重。为什么用心做,却失败?在人生低谷,信主的妹妹邀她去马来西亚东岭神学院上三个月课。 “授课牧师讲见证,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可以为耶稣牺牲自己、金钱和时间,单纯寻求神的国。人生,最重要的原来不是钱,而是生命、是态度、是喜乐。” 过去,自己一直走在神的前头,而且想做的事,全都做到……直到神光照她内心,那些坏念头、表里不一、不顾他人感受等等,一一浮现,面目可憎,原来都是罪。 2016年,Mary回到医院,招募一群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加入成为核心团队,设立祷告祭坛,邀请所有员工每天参与。除此,还延伸开展了尼泊尔基督徒团契,医院外籍保安和他们的朋友都来参加。 用生命服事生命 用最单纯的心,为主做工,Mary不再以为自己‘叻过人’。现在,她会拉着病人的手,哭着为他们祷告,关心一个人的灵魂;她放手,将人生交给上帝——只要走在对的道路。“就像清晨天未亮时跑步,心中无惧,只因深知前路一定迎来曙光。” 陈秀秀(寶康医院客服资深经理) 核心同工陈秀秀也说:“后来新冠疫情爆发时,有病人在医院过世,身边一个家属都没有,我们就是他的家人了。现场八个人,有的弹琴,有的唱歌,伴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对我来说,这不只是工作,而是用生命服事生命。” 2016年时,经济危机未除,他们却不多顾虑,实行照顾神仆计划——免费让牧者体检。上帝改变人心,工作的使命自然就不同。她说:“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亏盈何惧?神有计划 之后,医院经济情况好转得快。2017年,盈亏持平,2018年开始有盈余。2019年,吸引美国公司购买医院一半股份。 “回想那些灾难,才知道神有计划。接手医院时,建筑物已经残旧了,电线短路,所以导致火灾。当时病人少,影响不大;若换着今天,百多个病人,如何疏散?还有,那部损毁的机器有十年保障,快到期时却损坏,现在反而获赔全新一台。” Mary的故事一直很励志,“从女佣到企业家”在搜索引擎打上去,出现许多报道和视频。但12岁勇敢踏出的“那一步”,使她成功,也使她差点从此落入自我的网罗里——直到遇见“讨厌的耶稣”,在她意气风发疾走时勒他一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