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为快 【45周年专辑特访】风雨同舟,一路前行(01.06.2023) 2023年06月01日 由 Admin 采访:吴兆慧 受访:黄群枫、李婉莹、阿米(梁玉美)、陈锦花、锺健业、陈淑芳、许丽娥、许丽月、马锦华、张达辉 小时候,住家信箱不时出现“又大又厚”的信件,打开看——是阿嫲订购的基督信仰刊物,其中包括了《文桥》。当时翻看《文桥》,总会跃过“长篇大论”的文章,翻到自己感兴趣的短文,才停下来细读。十多年过去,谁又料,自己会在文桥办公室内,写着幼时眼中“冗长”又“无聊”的文章? 今年,文桥迈入45周年,历经千帆,从文字扩展至多元事工,涉及辅导、儿童、校园等,近年更是跟上时代步伐,推展多媒体事工。一步一脚印,经历神的带领,更因义工们这些年来“情义相挺”,得以举办一项又一项活动,让基督信仰触及许多生命。 为此,笔者采访9名义工,1名辅导个案。他们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方认识了文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事奉;但生命承载的,却是同样的使命——做主所托付。 黄群枫 黄群枫 1980年,17岁的黄群枫参与一场少年营,讲员杨百合给了她一本《文桥》,她爱不释手,翌日便将刊物读完。两年后,她积极参与文桥举办的写作营。未想过,随后几年她会加入文桥成为兼职辅导同工,也成了开辟文桥辅导部媒体事工的先驱之一。 回想当年,她与总干事黄子赴约拜会一名长老。起先,以为是商讨报刊的辅导信箱,岂料长老与报馆商量好的,竟是写6,000字一版的辅导专题!“这餐饭真的很难啃哦”——有人开玩笑道。没办法,她唯有硬着头皮接下任务,当时并非辅导专业出身的她,只能参考不同书籍,咀嚼、消化、写稿,不知不觉,也写了近80期。 1993年,她得知国家人口及家庭发展局(LPPKN)正找适合人选到电台念辅导性质的稿。“念稿好沉闷,不如将它弄成广播剧,更吸引人。”她对当时的文桥辅导主任林文采提议。就这样,他们兴奋地接下使命,创下历史性的一刻——大马首个辅导性质广播剧系列产生了。随后,他们也受邀为“听你细诉”电台热线辅导节目嘉宾,陪伴听众走过一段人生路。 期间,她不断经历神开路,先后完成了辅导文凭及辅导学位。30年了,她依然坚守辅导岗位的使命。今年迈入60岁,她提及文桥对她的生命影响,哽咽说道——“感谢神透过文桥祝福我,文桥是我成长岁月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文桥,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婉莹 李婉莹 1984年,17岁的李婉莹甫信主2年,在黄群枫的邀约下,到新加坡参加文桥主办的写作营。随后,她往文桥投稿,也写绘本故事;如今,更成了文桥理事。 她说,投入事工当中,很多时候是看不到果效的——“我们不知道结果如何,只能不断祷告。”有时,她会从他人的回馈中知道事奉所带来的影响,像所编写的《小马虎鲁鲁》;一些家长反映孩子阅读后深受启发。她知道了——她做好她的部分,神会做祂的部分,无需纠结会有什么果效。 “我何德何能?我不是什么大能勇士,是神给的机会。”她感叹。39年了,一眨眼快要步入老年。她原本胆小,神透过生命的经历淬炼她走入服事的道路,就如《使徒行传》13:36形容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 她发现,进入后疫情时代,文字事工似乎有走下坡的趋向,文桥该如何走下去?——按着神的旨意服事这世代的人!“我们不知道文桥会走多远,接下来会如何,我们也无法预料。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始终知道神护理万事万物。” 阿米(梁玉美) 阿米(站者) 阿米从小喜欢画画,但家境并不允许她念美术。1993年,她信了主,有个愿景——透过画画服事神。1997年,她在教会听见黄子总干事分享文桥事工,立即抓住机会,自告奋勇义务为文桥刊物画插画。后来,她半工读,修读纯美术,直到2006年,为文桥画了首个绘本故事。 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她一连画了7本绘本,可随着越来越多绘本画家崛起,她一度感到自己被“雪藏”。她迷茫、怀疑,这还是神要她走的方向吗?这一停,就是8年。直到2018年,她为《绑“焦瓦”的学童》作画,为了解当地文化与民情,自费到砂拉越的峇里奥(Bario)实地考察,再绘成插图。《绑》最终获肯定,入选2022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翻译组。 随后两年,她也完成《我属于森林》及《一个海马的故事》,皆入围IBBY特选本土优质儿童书。作品获奖的感受如何?她笑说:“感觉像是停了8年的功力一下‘爆发’出来!我相信坚持理念很重要,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神有祂的时间。” 她将绘本创作视为一种服事,也感谢文桥给予很大的自由。“我也希望文桥可在马来西亚的绘本界成为‘领头羊’,荣神益人!” 陈锦花 陈锦花 陈锦花认识文桥至今35年了。初期,她参加由文桥主办的写作营,随后积极阅读文桥出版的刊物、书籍、绘本故事等。后来,她加入文桥举办的生命花园事工,与同工到东马,讲故事给小朋友听,也到当地教会或学校培训老师讲故事。 “在西马,我在雪隆区的几所学校讲绘本故事给小朋友们听。我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小朋友,而文桥给了我一个这么美好的服侍机会。” 文桥迈入第45年,——“我祝福文桥同工越战越勇,恩上加恩,力上加力。” 锺健业、陈淑芳夫妇 锺健业(后排) 陈淑芳(右一站者) 2016年,锺健业与陈淑芳夫妇透过教会牧者与儿童部主任陈仰芬接洽,随后开始走入学校分享绘本故事。他们透过陈仰芬的指点,掌握分享故事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次,他们到两所学校进行大型绘本讲故事活动,从未在多人面前分享的陈淑芳感到很担心。“我看见仰芬姐上台分享,丝毫不胆怯,我应向她学习!”如今,每当她分享绘本故事,总会记得那一天,只要勇敢讲就可以了! 2022年,锺健业协助文桥为书展做布置时,看见文桥同工对推广文字事工的热忱不留余力,让他敬佩不已。迈入45周年,他祝福文桥——“越做越好!” 许丽娥、许丽月 许丽娥(右三)与许丽月(右一) 9年前,双胞胎许丽娥与许丽月,应陈仰芬的邀请,加入生命花园事工。她们认为,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把圣经的原则和道德价值传达给他们,绘本故事犹如桥梁,让她们与学生建立关系。 很多时候,学生的改变不是一夕之间,但她们会给予鼓励与肯定。有学校老师、校长发现学生的转变,邀请她们再到学校分享。 “祷告与等待也很重要,我们祷告了4年后,才得以进入第二、第三所学校服事。我们继续祷告,希望能进入更多学校。”她们忆诉,曾到一些学校介绍生命花园事工,但遭拒绝。奇妙的是,有弟兄姐妹得知后,协助牵线,让她们得以进入校园分享——这是神的工作! 她们相信,神设立一个机构有祂的美意。以往她们以为文桥只是一本刊物,没想到还有其他事工。“也许神未一开始就让美意彰显,但是经过淬炼,便会彰显祂的美好工作。” 马锦华 马锦华 1995年,文桥辅导部邀请马锦华老师到金马伦一所小学作专题讲员。至此,他开始参与文桥事工,举办各种营会、激励讲座,成为讲员,也加入辅导部。 2005年至2007年,他担任辅导部兼职主任。平日下课后,他从彭亨开车到文桥,傍晚抵达,便开始辅导至夜晚,再赶回彭亨州;即使周末也不休息,独自到文桥辅导个案。忙碌的作息,未影响他在这段期间编写了2 本辅导性质的书。 难忘的回忆有许多,他见证过参与营会的学生,从原本迷失方向,到后期重拾自我,甚至成为文桥义工。还有几次,他们考虑停办一些学校活动,却发现一批又一批的义工不断兴起;显然,神未要他们停下来。 他坚信,神会按着需要,在不同的时代兴起不同的人。或许方式、计划有所不同,但目标一致——把迷失方向的人引回正途,按着《圣经》的真理纠正错误价值观。“继续做下去,直到神认为该停了,才停。” 张达辉 张达辉(右起)与梁婷婷。 张达辉25岁那年,发现自己时常陷入焦虑、恐慌、抑郁,于是到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第一间,没见好转;第二间,中途结束营业。该中心在关闭前,给了他两组联络号码,他选择其中一组,致电到文桥辅导室。未想过,这竟改变了他往后的人生。 “首次踏入文桥,发现比前两间中心简朴多了,并未抱太大期望。但我与梁婷婷老师聊天时,内心却感到异常舒服。很多次,辅导时间结束后,我都会要求延长时间。即便如此,我的问题并未根除。” 直到有天,他接受婷婷老师为他祷告——恐慌的感觉忽然消失了!他感到一阵平安涌入心里,怎么会这样?他的内心有许多疑惑,困扰他许久的恐惧感,竟然因一个祷告消失了!此后,他观看多个证道视频,明白圣经说的是真的,他决志信主。 他向家人传福音,也不断为家人的救恩祈祷,妹妹与父母先后信主,热心参与教会活动。如今34岁的他,参与教会全职事奉实习计划,透过服事的教会、牧者的督促,已确认自己的呼召。“文桥的存在很重要!身边的朋友若需要辅导,我都会介绍他们到文桥,那边最好了!” 中学时期,阿嫲搬到伯伯家,信箱再也没有“又大又厚”的信件。可每次拜访她,她一如既往将信仰刊物递给我说:“你拿去读,对事奉有帮助。”转眼间,长大了,刊物内容不再沉闷,而阿嫲也迈入94岁高龄,健康大不如前。感恩的是,在子孙生命中栽下的信仰种子,此时正扎根、发芽、成长、结果…… 文桥成立至今45年,过去撒下的种子,有的萌了芽,有的长成了树,有的结了果。许多人未忘当初感动,坚守信仰,更积极参与文桥事工。神按着时代的需求,兴起一批又一批义工,文桥多元事工也得以扩展,接触更多生命。 文桥被时代淘汰了吗?显然没有。该坚持到什么时候?人无法估算。只要神要我们继续,我们便坚定信心走下去。途中,固然会有风雨,可我们知道——我们的神是风雨同舟的神;是平静风浪的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