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黄满兴(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前大主教)
采访:黄子、又青 整理:又青
从“为同婚者祝福”谈起
2013年7月,英国下议院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提案,不过,立法明文将英国国教圣公会排除在新法管辖范围外。
2014年3月13日,法案正式生效。
2023年1月18日,英国圣公会宣布,保留基督教异性恋婚姻教义,但允许同性伴侣在教会领受祝福。
乌干达大主教于2023年2月10日召开记者发布会时说:
“一方面,英国教会声明并没有更改婚姻教义,即:婚姻是一男一女一生之久的结合。”
“一方面,他们又准许圣职人员主持同性结合的祝福仪式……换句话说,一对在民事婚姻上结合的同性恋配偶,随后就可以到教会领受祝祷。”
“然而……如果看起来像是一场婚礼,听起来像是一场婚礼的话……它就是一场婚礼! ”
总会留出路——优点?缺点?
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前大主教,黄满兴说:“许多人反感这项决定,但赞成的教会就认为,既然他们(同性伴侣)也到教会崇拜,为何不能领受祝福祷告?他们又反问,祷告是祝福他们的罪呢?还是祝福他们的人?若他跟教会脱节,不再参与,岂不更棘手?”
福音派、保守派对此失望,教会之间也因立场不同产生张力。但是,绅士的英国人有个“不成文传统”,总在条规之外留一条后路——如果教会不赞成,可以拒绝祝福,或者就请一位赞成的牧师来处理。
这种做法是有迹可循的,50年前,当英国接受离婚者可以再婚,教会不接受,但随后声明:个别教会可以为再婚者祝福。
又像按立女牧师一事,有的圣公会一直不承认女牧师,他们也不接受曾按立女牧师的男主教。于是,圣公会在1994年设立“飞行主教”(Flying Bishop)职分,反对按立女牧师的教会就可以邀请他,前来主持或施行圣礼。这飞行主教就按照个别教会需要,往来十多个教区。
“所以,这次事件会否延伸出另个特别主教,去服事‘不赞成为同性伴侣祷告’的教会?”黄满兴继续说:“无论如何,英国圣公会总是会给异议者留一条后路,所以,这就麻烦些……”
普世圣公宗会否因此分裂?黄满兴认为暂时不会,原因是:
“首先, 圣公宗是共和联邦制,每个教省都是独立的,而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只是全世界‘42个教省’大主教团的主席。从前遴选大主教的委员都是英国人,现在委员里已有5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
“第二,英国圣公会的保守派教会总能够生存,不像美国,不赞成同性婚姻就被排斥拒绝。像北美圣公会(Anglican Church in North America)千多个教会就是因此分裂出来的。”
源头追溯:怀疑、生气上帝的一代
教会何以落入现在的光景?这得追溯至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德两个“基督教国家”战中厮杀,手足相残。战后余生,许多人满腔悲愤,举目怒问:“神到底在哪里?”男人死去,女人当家,根本没时间培育孩子,或敦促他们去教会。有上主日学的,一到青年阶段就离开神。这批青年如今垂垂老矣,也许还是教会一分子,但后代多已流失。
受历史因素影响,欧洲人普遍仍对神、对教会反感,那种思维是:教会无法帮助我、教会有错。一个现实的结果就是,许多人厌恶“教堂”(church)一词,更不肯踏入教堂。
“疫情前,英国圣公会主日人数超过百万,现只有约80万,逐年减少。”
早在20年前,一位主教就担忧:教会年轻人渐少,教堂就会慢慢关闭。现况确实如此。不但会友人数下降(一般只剩下10-30名会友),连牧者也减少。乡下情况尤其严重,从前一名牧师兼顾3-5间教会,现在必须兼顾6-8间。
还有一种情况,自由派神学在英国生根已久,这一派的人既认为神不但冷漠,而且凶恶,自然是不信,他们的教堂跟着关闭。福音派倒还勉强坚持了下来,只因无论如何,总相信《圣经》是无误的。
至于实在撑不下去的教堂,结局就是变卖。圣公会是英国国教,所以教堂总不得转卖,但其他宗派就未必。据黄满兴大主教了解,变卖最多的是卫理公会。然而,近这二三十年,卫理公会教堂是少了,但另一种形式的聚会“Fresh Expressions”却激增。
新的聚会形式“Fresh Expressions”
根据观察结果,这些新一代会众群,聚会地点不在令他们反感的“教堂”,而是分布在:学校、住家、购物商场、餐厅等等。这种模式,既可邀人来听福音、聚会,又可免于触碰他们的敏感神经。圣公会也有这种模式的聚会,至今在英国已有1万个聚会团体。

根据一项网络资料,“Fresh Expressions” 定义如下:
“Fresh Expressions 是一个由基督徒组成的国际教派团体,与现有教会合作,为那些从未参与或离开教会的人建立新的教会形式。这是一场超越的创造性运动。Fresh Expressions 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在周日早上去参加传统或典型的教堂;而是与人们,特别是那些不进入教堂建筑的人们建立联系,并在人们已经聚集在当代文化中的地方,形成新的信仰社区。Fresh Expression 是上帝子民以新的、令人信服的方式,传达上帝之爱的地方,是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的一种教会形式。”
黄满兴解释,这形式聚会仍然有牧师、传道或信徒主持聚会,一样获得教区支持,只是因为不算正式“教会”,聚会人数就不能统计在内。不过,每个聚会以至少10人计算,若有5000个聚会场所,数目之庞大可想而知。他们也不一定每周聚会,有的是一个月一次。
除此,英国还有一种“Messy Church”,愈来愈广为人知, 目前已发展至澳洲、南非、纽西兰、加拿大、南美等,总数约有4万多。Messy 意为混乱、杂乱,由英国一位主教创办,一开始的目的是吸引从未踏入教堂的人来参加。其特点是包含有趣的元素,适合所有年龄层的参加者,它是一种教会形式,大人小孩一起进餐、娱乐、敬拜,并认识神。
“所以,‘新聚会形式的教会’已经开始了,影响了很多人,也影响了圣公会。”黄满兴大主教说。
数码时代的推进
这一切环环相扣,英国圣公会神学院也受冲击。
神学院规模庞大,但学生较少,看似没落,没人就读,其实是转型。黄满兴说:“世界正在改变,许多人居家工作,既然如此,读神学为何不能居家读?一来,学生无需放下职业,可边读边工作,自己负担学费;二来,不必住宿费、交通费。所以,英国无论是自由派、福音派,实体神学院都逐渐式微,转型线上授课。St. Mellitus 是英国近10年开始的线上神学院,发展得快,也是拥有最多学生的神学院(大约1000多人),每年几百人毕业。”
英国还有很多千人教会,疫情后一直保留线上、实体双轨聚会。对黄满兴而言,利多于弊,世界数码化,教会就借此影响人。再说,当那些长期线上聚会的人,真正被神的话语触动时,必然会“回家”(回到教会)。真心听道,必定回头。
马来西亚教会的情况
英国圣公会各方面变化,本地教会可引以为鉴/引以为戒,至于目前可改进之处,黄满兴大致提出几点:
🔶讲台信息:传讲神的话语或人的言语?且需要跟进、属灵塑造与聆听神。
🔶信徒栽培:教会有许多服事人员,却得不到良好栽培,在神学知识与查经训练方面有待进步。
🔶等候祷告:教会策划事工,是否按照上帝的时间?
🔶福音热忱:信徒是否传福音,或都交由牧师们负责?
🔶宣教事工:教会是否注重宣教?有无寻求此异象?
🔶真心关怀:关怀不只是拜访老人院、儿童院,信徒本身是否照顾身边有需要的人?否则,教会是冷漠的。
要达致健康教会目标,黄满兴认为还需努力,这是超越地域、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