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圣航
2023年10月7日正逢赎罪日战争50周年之际,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偷袭以色列,中东的火药库再度被燃起。战火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有上万人死于非命。此时美国已派遣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盘踞在地中海;而在以色列周围的国家如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也都在伺机而动,甚至在边界处已有零星交火,大有开辟第二第三条战线之势,若局势失控,引发大规模的中东战争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在铺天盖地战争新闻的氛围下,我观看了两部有关以巴课题的电影,希望能跳脱在“支持以色列或支持巴勒斯坦”的争论和迷思,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场战争。
第一部电影《GOLDA 梅尔夫人》,讲的是时任以色列总理梅尔夫人,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赎罪日战争时的故事。剧情是从以色列人的角度演绎,讲述梅尔夫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如何扮演领袖的角色,一个70多岁的老妇人在男人堆的内阁中,做出一个个艰难的决定,铁一般的意识让她撑著病体,仍扛起压在她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电影中有多处情节让我为之动容,其中就是梅尔夫人每次听到属下汇报以色列军人阵亡人数的时候,都会拿出一本小册子,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代表著她看重每一个为国牺牲的生命,也代表着她肩负的都是一条条年轻的生命,以及这些生命背后的家庭——当她目睹办公室的一位打字员收到儿子阵亡的消息后,失声痛哭,即使是强悍如梅尔夫人,也止不住泪水在眼眶中打滚。
另一幕是当战情危急之际,她对身边的助手说,“若敌人攻入时,我绝不会被生擒。而你将保证这一点。” 等到以色列扭转战局,在苏伊士运河东面彻底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团之时,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致电,要求她不能轻举妄动,并警告苏联已动员11个空降师准备介入。梅尔夫人看了看桌上放着与父亲和家人的合照,回复说,当她幼年生活在乌克兰的时候,经历了犹太人遭受屠杀的日子,危急时刻父亲把她藏在地窖里。如今她还记得父亲惊恐的脸庞,但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躲在地窖之中的小女孩了,说罢就直接把电话盖上——电影深刻地还原了梅尔夫人强悍的形象,但也不遮掩她内心的不安和柔弱。就如今天军事科技发达的以色列,看似强悍,但在被周边国家敌视的环境中,却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电影的结局,是以色列最终没有歼灭被包围的埃及第三军团,而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则在交给红十字会的互换战俘协议中,称梅尔夫人为以色列总理,而非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的领袖,此举等同当时作为阿拉伯国家领头羊的埃及,承认了以色列的国家地位。战后4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并与梅尔夫人会面。两个曾经拼个你死我活的仇敌见面时互吻脸颊,相谈甚欢。
电影播出了当年他们会面的真实录像,梅尔夫人对萨达特说: “总统先生,你呼吁和平,我相信你对和平的真诚渴望;同样,我也希望你相信我们对和平的真诚愿望——让我们继续,让我们至少总结一件事,你以如此大的勇气创造开端,怀着对和平的希望,让我们决定一件事,它必须面对面地在你们和我们之间进行,这样,即使是像我这样的老太太也会活着看到这一天。” 会面后一年,萨达特与以色列签署了大卫营协议,梅尔夫人见证了这个和平的时刻后的几个月就撒手人寰。
第二部电影《奥斯陆密谈》,讲述的是1948年5月15日第一次开打的中东战争,以巴双方在经历了五次战争,互相厮杀了数十年后,终于在瑞典外交官夫妇的牵线之下,展开了秘密会谈。密谈始于1990年代初期,最后促成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组织阿拉法特,在1993年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为难得的和平带来了一线曙光。
电影中可以看到以巴双方的代表第一次会面时的那种剑拔弩张和火药味,从互不信任,到逐渐有了共识,再到谈判的层级逐步提升。就算是仇人也是人,当有了接触,有了交谈,建立了关系之后,就算是杀红了眼的仇敌,也有谈判的空间。
影片的主角瑞典外交官莫纳,为首次会面的以巴双方做出了巧妙的安排——会面的地点设在瑞典的某处庄园,并规定了大家踏出会议室后,在休息,吃饭的时候双方都必须是朋友,并要他们互相分享关于自身家庭的故事,以建立彼此的关系。她更安排了能干的厨子,为双方准备美味的食物,甚至在他们吵得差点大打出手时,巧妙地用美食来化解彼此的戾气。电影呈现了两国领导人在新闻前笑脸相迎的签署协议的背后,其实是两方谈判代表经过了无数个日夜争得面红耳赤,撕破脸皮拍案而去,又再重新回到谈判桌,不断地商讨回来的成果。
无独有偶,签署大卫营协议的埃及总统萨达特,与签署奥斯陆协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都被自己国家的极端份子刺杀身亡,和平又变得遥远。的确,战争很容易,只要某方有一小撮极端份子挑衅,发动攻击,战火就可以燃起,然后燎原!而和平,需要信任,谈判,妥协,冗长的法律程序,文件,还有各方势力的协调,才能有一点点脆弱的进展。
电影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刻,是当双方最后的谈判通过电话最终敲定后,电话的那一方传来了一声声哽咽哭泣的声音,所有人都为难得的和平喜极而泣。电影最后有一段话,“每逢有人致力消弭族群仇恨,总会有部分人顽强抵抗。但无论铸下什么错误,或意外引发哪些事件,我仍旧认为奥斯陆密谈颇有建树。假如我们无法与敌人面对面,聆听对方的声音,明白对方也是人类,我们还算得上什么?”
战争很残酷,有时候也很盲目,人在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下,可以去恨那些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即使他们与自己一样,也不过是人家的父母,孩子,过着和自已一样普通的生活。但仇恨可以驱使普通人互相杀戮,把自己变成了仇恨的器皿。当人的眼睛被仇恨蒙蔽的时候,我们弄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哈马斯之子》书中有一段话这么说, “这些年我挣扎着要弄清楚我的敌人到底是谁,我突然明白以色列不是我的敌人,也不是哈马斯,不是那些拿着M6机关枪重击我的人;我突然明白敌人不以国籍,宗教或肤色定义,原来我们拥有相同的敌人——贪婪,骄傲,还有住在我们里面的坏念头和魔鬼。”
我想在这场以哈战争中,我们不该是要急着站队,去指责哪一方的错误,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传播和平的讯息——就如电影中的瑞典外交官,致力促成和平,但却不偏袒任何一方。圣经“登山宝训”中有一条:“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五章九节)——但愿我们眼中看见的,不只是杀戮仇恨,更多的是上帝的爱。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