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季刊内文 » 【行我所知】What? So what? Now what?

【行我所知】What? So what? Now what?

文:王樾

反思的过程如果不能带来生命的改变,
那对信徒又有何益处呢?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
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
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身为教师,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是否做到深入浅出,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亦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模式,训练人们深度反思。比如学者Terry Borton 就提出将反思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What? So what? Now what?
第一阶段,发生了什么?(What?)回想你的经历,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其过程。
第二阶段,所以呢?(So what?)深入分析这段经历。它对你而言有何重要之处?(毕竟如果是琐事,也无需费尽心思去反思。)你从中学习到什么?
第三阶段,怎么办?(Now what?)这次经历会让你的思想、言语、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你会因此在哪些方面成长、进步?你会在日后以怎样的行动来回应这次经历?
基督徒在生活中也少不了要反思,毕竟《圣经》中多处经文提醒信徒要自我省察。比如省察自己是否对神有真信心(林后13:5);在圣餐时省察自己的态度是否端正(林前11:28);在生活中先鉴察自己有无得罪神,然后悔改归向祂(哀3:40)。当我们在神面前安静默想时,也不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What?

首先,回想今日,或是这一周,我们有无在生活中得罪神,若有,情况是怎样的。如果基督徒不能辨认自己是否行在神喜悦的道路上,连自己犯罪与否都不知,那又如何悔改归正呢?大多数基督徒都不是江洋大盗,若只看重行为上有无违法乱纪,恐怕结果都是无——但非基督徒也多是这样,不是吗?诗歌《晚祷》描述了一个敬虔的信徒,在一天结束之时,如何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犯的罪——言语不合体统、内心贪图享乐、对别人的需要漠不关心、因为自己失言让别人生气伤心;这些或许在外邦人眼中是小事,但对基督徒来说就是得罪神的大事。我们在灵修时要读经,在默想时要回想之前读的经文或是听过的道。以神的诫命为标尺,查验自己在何处何时犯了罪。
So what?

其次,我们要继续思考,为何自己会犯这些罪,背后有何因素在影响我们的言语、行动和内心。这里必须提醒,“so what” 在英语中有“无所谓、不重要”之意,说出来时往往带有一种轻慢的态度。我不知道TerryBorton为何使用“so what”这个词组,不过对基督徒来说倒是个很好的提醒。如果明知自己的言行思想违背了《圣经》,却带着无所谓(so what? 小事啦!)的态度,那就在神面前有祸了。正如《雅各书》2:10所说——“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没有彻底完全遵行神的旨意,就是得罪神。倘若不以为意,更是罪加一等。
有些基督徒轻看神学,觉得那都是理论,“不实际”!但教育学家Brookfield把理论看作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自己不能管束学生的纪律,或许以为自己就不是当老师的料,因而陷入自责;其实如果稍稍学习相关的教育学理论,便能发现这是许多教师都经历的普遍现象,同时亦有前人总结出应对方式。因此基督徒不可轻视神学——正统神学的教义、理论、方法来自历世历代属灵前辈的研究成果和人生历练,对基督徒的生命成长大有帮助。比如主耶稣教导门徒不要忧虑(太6:25),可见若是忧虑,便是直接违反主的诫命。那么忧虑为何是如此大的罪过呢?信徒若是不了解缘由,便可能将主的诫命置于一旁。但如果我们深入学习,便会明白忧虑心态的背后,是想要自己去掌管明天——而那是神掌权的领域,而非我们。我们不要妄图主宰自己的生命,因此不需要也不应该为不能控制明天和将来而忧虑。我们在一天当中所犯的罪——内心的苦毒,言语的过失,行恶事或是不去行善事,都应当在自省之时深究其背后原因——私欲的试探?对神话语的无知?倚靠自己?想要以牙还牙?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Now what?

第三,反思的过程如果不能带来生命的改变,那对信徒又有何益处呢?“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24)。没有计划、采取实际行动的反思,一转眼就忘记了。反思的整个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圣经辅导学科的创始人亚当斯写过一本书——《用神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时信徒疏于自省,或许是因为他(她)误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无解的——“没有人能解决我的问题!”这句话对了一半,没有人能够解决你生命中的问题——因为往往这些问题都是人犯罪导致;但“耶稣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18:27)。这也是信徒在反思时,即使想到自身的经历如何可怕、悲惨、绝望,也仍能对未来充满盼望,对解决问题怀有信心。毕竟“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