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星洲日报·生命树 » 女子吸毒危害大——以琳女子生命塑造中心:挽救一女子,挽救全家(18.07.2024)

女子吸毒危害大——以琳女子生命塑造中心:挽救一女子,挽救全家(18.07.2024)

受访:刘本杰(以琳女子生命塑造中心代主任)
采访、整理:又青
摄影:诗琴
你看过4岁儿拿吸毒工具给妈妈吗?
你看过50岁比70岁要苍老吗?
——吸毒,究竟危害多大?
“在诗巫,一通电话、一则信息,就可以买到毒品。我碰过K粉、摇头丸、飞仔……最后是冰毒。躲在家里抽,这样大约五年。”
40多岁的S身形娇小,受访时穿着随意,头发轻扎,不施脂粉;难以想象——曾是火辣、满嘴三字经的娱乐场所老板娘。
30多岁,S就开了一家卡拉OK,经济独立,生活多姿多彩。有次,顾客递来一杯“加料”酒,她饮后异常精神,工作至凌晨两三点也不累。自此,她开始依赖毒品,越陷越深。

还有退路?

S永远不会忘——当车子驶进那条蜿蜒小路、宁静的偏乡,她内心却多么沉重烦乱。一路上老房子零零落落,偶尔出现的摩托、人和花不断往后退;尾随在后的一辆警车,逼着她只能向前。她,还有退路吗?
过了万年之久,车子终停在“以琳女子生命塑造中心”门口。S极不情愿地,被“关”进一个叫“康复室”的小房。那时,她叫它“Lokap”。
 “你进来好好过一段日子,不满意就回去。” 这个坐落在百花河(诗巫Embawang下坡)的戒毒中心,是哥哥“骗”她来的。
以琳之家
S是朋友眼中的“义气儿女”——为帮欠赌债的朋友,满街借钱,从亲友到高利贷,债台高筑。而自己吸毒,更需要钱。于是天天为钱烦,拆东墙,补西墙,没完没了。来这里,一方面接受福音戒毒,一方面避债。
在康复室的头几天,S撕心裂肺喊着 “放我出去!” 铁门撼动几乎脱落,连屋顶也差点给挖出洞。S在里头关了三天,几乎放弃,一度想自尽。

差点拆了康复室

如今戒毒成功,S带记者去看曾叫她“生不如死”的康复室。“我当时就睡这里,除了一张床褥,其它什么都没了。”
铁门里头,水泥地上空空如也,满墙满壁是各种“过来人”的涂鸦,中间有道矮墙,间隔着盥洗处,空间大致够两人走动。
进来康复室的人,一开始大多无法接受这样的隔离方式;只有等清醒、冷静了,才能慢慢把话听进去,明白——康复室的作用是助人戒毒,门锁着,是让初来者安静休息,自我反省。
这期间,中心一名女老师常常来陪伴S,跟她说理、辅导安慰。两个月后,她逐渐“清醒”,踏出康复室,与其他学员一起接受福音戒毒。

还好,还可以回头

每日六点起床,灵修、早餐、园艺、家务、午饭、午休、上课、打篮球、晚餐、梳洗、做功课、九点多睡觉。如此18个月,S终于结业。
学员在运动时间打篮球。
学员轮流预备晚餐。
“我不会再碰毒品了,认识上帝后,这些(毒瘾)在我脑海中……(不复存在)。我现在真正学到‘倚靠’……”
《哥林多后书》5章17节:“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我小时候也去教堂崇拜,但每次都溜出去买糖吃。直到来了这里,才真正认识耶稣,生命改变。还好,还可以回头。”——这原是神给她的“退路”。

挽救一人,挽救全家

中心代主任刘本杰曾是过来人,17岁时叛逆,碰毒品,两次进出 “凯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男子戒毒中心)才成功戒毒。2019年,凯胜迁址,旧址就开办“以琳之家”——砂拉越首间福音女子戒毒中心。2017年,刘本杰结业,留下服事。2021年,受委为以琳中心负责人;2023年,受委代主任。
“愿意来戒毒的女子少——许多父母担心女儿还小,还没结婚,以后出去了怎么办?但他们没想到,只有成功戒毒,家庭才会更美满幸福。”
女子戒毒和男子不同,就以有家室的来说,女子通常不太愿意离开丈夫、孩子;也有的受制于另一半,得经过男朋友“同意”才能来。
有对夫妻瘾君子,太太想戒毒,做丈夫的却把她藏起,7个孩子就托在公公婆婆家,放任不管。
又一名25岁的女子,父母离异,自小由外婆带大。15、16岁开始接触毒品,无业,常找朋友上门吸毒,间接导致外婆钱财被朋友骗走。
还有个妈妈,带着4岁的孩子租房住。妈妈吸毒,女儿在旁间接吸“二手毒”。妈妈朋友到访,孩子会主动把吸毒工具拿出来。后来,妈妈戒毒,女儿也跟着进来。本杰解释,二手毒也许能给人微量兴奋,所以女儿一直无法离开妈妈。
“挽救一名女子,就挽救整个家庭”——这是本杰最大的感触。

女子吸毒影响生理、找工不易

女子吸毒会有生理影响——雌激素分泌,卵巢早衰、经期失调不育、皮肤溃烂,也因长期缺乏睡眠导致样貌衰老。中心曾收留一名借高利贷学员,年约70岁;但相比一名55岁、满嘴稀疏牙齿的戒毒女学员,前者看起来更年轻。
采访时,后方不断传来燕声,那是中心刚打造的燕屋。本杰说:“女子戒毒出来,找工不易,加上缺乏专业技能,选择也少。我们希望燕屋工作增加她们的收入,建立家庭。结业的姐妹若留下服事,也可从中获取津贴,实现双职双薪。”
女子戒毒出来,找工不易;中心打造燕屋,希望能为她们增加收入。
中心学员年龄介于14岁到58岁,除了戒毒者,还收留戒烟者、行为偏差者,以及两名障友。而行为偏差、烟瘾、毒瘾都有连带关系。本杰举例:“有对双胞胎,叛逆,连夜不归家,泡在KTV,接着开始碰毒品,从K粉渐进到冰毒——这是一起的,不可能只碰一样;加上现在毒品包装成果汁、牛奶,喝了后悔莫及。因此,别贪一时之快,毁掉自己一生。”

戒毒,岂能靠一己之力?

过去,许多学员有家不回,但来到中心,却一直想家。有人就问,能不能自行在家戒毒?本杰是过来人,自然明白其中困难——他也曾靠自己,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进入凯胜戒毒中心——有《圣经》教导、牧师劝诫、学员见证、规律生活,生命这才扭转过来。
本杰解释:“我们天天查考《圣经》,学习真理,并以爱相待。当学员回家,家人发现她们脾气改了、好好讲话了,这也是个好见证。有个戒酒的姐妹,是家庭主妇,过去不顾家务,现在回到家自动自发,家人刮目相看。”
S也说,“从前吸了毒,飘飘然,只想着自己的天空;瘾过了,烦恼。现在远离毒品,感觉很自在,不像从前走在黑暗的路。”
从以琳生命塑造中心结业后,学员每周三晚出席线上“生命团契”,导师带领,互相守望,依靠上帝,展开新人生。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