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季刊内文 » 【活动报道】 从写作寻回惊叹的眼光

【活动报道】 从写作寻回惊叹的眼光

——文字写生营:学习“看到”,不错失感性因子
文:许琼满
第一天大合照。
五月将近尾声,待办清单越列越长,许多字却忘了怎么写;一切皆如窗外风景急速退去,没有名字,面貌模糊……
37名学员自北马、南马,甚至从东马跨海而来,聚集在雪兰莪雪邦市峇眼拉浪(Bagan Lalang)海滩附近,参加文桥于5月24日至26日举办的文字写生营会1.0——主题为“学习看到:不错失感性因子”。
她以文字酿彩虹
她用文字为看不见的情思哲理,上色、绘形、取景、构图
她一袭长衣——红、白、棕、青条纹并排——从肩膀垂落至膝,风格鲜明又富层次;下身的素白裤像画布般吸纳之前的绚烂。整体穿搭映衬出她讲究美感,却不失包容的艺术胸怀。
1992年,她初次受邀为《星洲日报•生命树》撰文。那时,她才信主几年,不屑本土福音版文章,不愿以“晨砚”现身,只好另取笔名“双颖”。直至与上帝立约,2001年加入马来西亚基督徒写作团契(外界通称“文桥”),她才真正拥抱文字事奉——不仅编修福音版内容,更立志培训基督徒,增进阅读力、提升表达力、激发创作力,甘作“笔兵”之母。
台下学员看着她为一篇篇作品修剪补缀——从最小单位的用字、语法,到内容的虚实比例,再到整篇文章的结构编排;又透过两个预录课程“且向文字酿彩虹”“让构图为你添砖砌瓦”,听她用语言文字为看不见的情思哲理上色、绘形、取景、构图。
户外写生与文字速写
课后,学员分组到峇眼拉浪海滩(Pantai Bagan Lalang)、瓦森波码头(Jeti Wak Sempoh)、双溪比力新村早市(Kampung Baru Sungai Pelek)、丹绒士拔街头(Tanjung Sepat)、邦胡里士竹苑(D’Rebung @Banghuris),采撷光影、定格瞬间;回到礼堂,伴随着几小时的轻音乐,作文字速写。
户外写生:Bagan Lalang 峇眼拉浪海滩。
户外写生:D’Rebung Banghuris邦胡里士竹苑。
户外写生:Tanjung Sepat丹绒士拔头马路。
户外写生:双溪比力新村、早市。
礼堂左侧挂着七幅名画:《西面见主》《迦拿的婚宴》《耶稣行走在水面上》《马太蒙召》《浪子回头》《耶稣的死》《多马的怀疑》。画中人物与场景,将道成肉身的启示再次投映到学员眼里、心里。学员为不同画作谱写心曲,并以贴纸投票。得票最高的文章,获赠启发该篇文章的装裱画作。一篇篇文字钉在名画之下,仿佛圣经经过几次转译,汇聚不同世代的目光,见证真理跨时空的召唤与连结。
学员为不同画作谱写心曲,并贴贴纸投票。
“叫我眼前一亮”主日信息
黄伟恩弟兄,主日信息,宣讲在安息、蒙爱、惊讶、人性、基督里创作。
“‘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世记》1章5节)一天不是从劳作开始,而是从安息在神的掌权中开始——这是在安息中创作。”
黄伟恩宣教士,在营会第二天的主日崇拜中,以“叫我眼前一亮”为题,细致讲述他从圣经汲取的创作真理。
“当我们沉浸在神的爱里,便能够摆脱羞耻和恐惧,使我们勇敢地创造美丽和良善,而不再害怕失败或被批评。就像在大草场,小孩子知道父母看着他,他就有勇气去奔跑、探索,因为知道父母爱他,看顾着他——这是在蒙爱中创作。”
“我们需要第二次的童年,那种对常见之事心生惊讶的能力。在神创造的世界中,每一片花瓣、每一次日出,都该让我们心中涌出敬畏和赞叹。没有了惊叹,就没有敬拜,没有敬拜,也就失去创作能力——这是在惊讶中创作。”
“创作需要冒险。因为创作意味着把一些新东西带到世界来,这当中有失败、不被别人喜欢、被批评的可能。人被造是脆弱的,出于尘土,不是钢铁金银。承认脆弱,就更真实;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才会有深度,而不只是复制别人的想法——这是在人性中创作。”
“我不是好的作家,也不是差劲的写作者。写作者的身份、父母的身份、传道人的身份都会动摇。而我在耶稣基督里,是天父所爱、所喜悦的孩子,这身份不会动摇、没有人能夺去——这是在基督里看见新造而创作。”
五个论点揭示,基督徒创作是对“神原初创造”与“基督新造”的回响。
趣动时光
第二晚,学员都交上文字速写后,才进入“趣动时光”。开场是“姓名游戏”,同工用部首、笔画引导大家猜测彼此名字。接着是“Bingo连连看”,学员依照25宫格描述找出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是“图卡故事接龙”:每组抽出创作风格——童话、科幻、喜剧、趣味、冒险,组员再依据图卡顺序展开集体创作。
图卡故事接龙:每组抽出创作风格——童话、科幻、喜剧、趣味、冒险,再依据图卡顺序展开集体创作。
姓名游戏:学员透过部首、壁画,猜测彼此的名字。
Bingo连连看:依照25宫格描述找出符合条件的人。
《第五个季节》的读者
营会最后一日,梁马太牧师从槟城赶来,为大家朗读新作《第五个季节》中的一段宣教写生。他接着分享长期以来积累的创作心得,其中一句更被学员摘录:“耶和华是我的读者,我必不至骄傲。”
梁马太牧师:“耶和华是我的读者,我必不至骄傲。”
一声声惊叹
营会结束前,麦克风从第一位学员传到最后一位学员,让每一张脸孔被看见,也看见神的手透过这次营会为每个人预备的恩典、逐步实现的异象,看见基督的耐心在服事者身上显现,也看见基督的爱在学员彼此勉励中流动。三天两夜的漫活步调,让学员有分别出来的时光去驻足、观察、书写,回到神所赐的安息,正视生活曝露的脆弱,同时看见基督新造的人仍在施工。
最后一天大合照。
期待再遇文字写生营2.0
若您错过了以上的种种精彩,无需扼腕叹息,因为机会可以重来!我们将于9月再办文字写生营2.0,详情请看: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