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桂梅
这一年多来,我以“走读生”的身份念神学,虽是走读生,却也不容易。期间我试过跟外子到海外去讲道,碰到网课的密集课程,除了要向学院申请,还要跟海外的牧师沟通好,确保我到达之后,有稳定的网路能上课。
前两天和家人到外用餐,回程在车上,我说我下半年将申请为科系生,一旦成为科系生,我会更忙。我会牺牲在家的时间,包括碰到考试周不煮晚餐,往后也不再那么自由能陪爸爸外出讲道等。家人听了,仿佛我这家庭主妇的角色被动摇,怨声四起。还好,老二替我解围,她说:“妈并没有说她不顾家,家务她会照做,只是她来到人生这个阶段,我们都长大了,她觉得自己有需要去进修吧了。”——知母莫若女,谢谢老二道出我的心声!
上周参加一对老牧师和师母80岁生日和结婚52周年的午宴,与我同席的一个师母悄悄对我说:“你站在台上拉小提琴很有型!”“啊?”我一时回不过神来,她望着我重复说了刚才的话。听清楚后,我心想怎么可能?我每次上台,不是叫老师把我安排站在后排,不然就站在旁边,希望不被人看见。我想她是在两个月前的复活节崇拜,陪同她丈夫来我们教会讲道,刚好那天由小提琴呈现诗歌,被她发现队伍中的我。虽只那一次,她说得诚恳,我听得感动。
说话是艺术,也反映一个人的内涵。一句话说得合宜,能安慰人、鼓励人,也能使人感到舒服。这是我近年来学习放慢脚步慢慢品味出的道理。
无巧不成书,就在我酝酿要写这篇文章时,我无意在网上读到一篇有关爱迪生和他母亲感人的故事。爱迪生因母亲的一段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爱迪生小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他将一张折好的纸条交给母亲,说:“妈妈,老师要我把这张纸条交给你,并说只有你能看。”母亲打开纸条后,边看边流泪,爱迪生问:“老师说什么?”母亲大声读给他听:“你的孩子是个天才,我们的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好的老师训练他,请你自己教他吧!”
果然,在母亲用心教导下,爱迪生成了伟大的发明家。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有一天,爱迪生偶然在家的衣柜里看到当年自己交给母亲的那张纸条,他打开一看,发现纸条上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上的缺陷,我们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就读,他被退学了。”顿时,爱迪生泪流满面,他在日记写到:“爱迪生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孩子,但他的母亲却让他成为世纪的天才!”
《圣经》<箴言>25章11节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金和银,成了美丽的配搭。而黄金之有价,提醒了我,说话要小心,不要一时意气用事;要有智慧地说话,且要多说造就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