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爱•能够!(篇二):沙巴散聚群体的真实故事(6.12.2020)

爱•能够!(篇二):沙巴散聚群体的真实故事(6.12.2020)

文:李廷光(沙巴爱全能中心)

“耶和华你们的神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他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所以你们要怜爱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参《申命记》10:17-19)

沙巴爱全能中心义工亲自执笔,从前线角度,转述沙巴散聚群体的真实故事。

一、生活哀歌——当时间都用在烦恼三餐,还有什么其他诉求?

当疫情恶化,政府宣布落实全国行动管制令。第一个涌上我心头的,是这群没身份、没国籍、没地位的群体——他们将如何生存?他们大多是日工,有工作才有收入。平时,他们四处奔波寻找工作,但多数人不敢聘请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只有一张注册纸。按理,他们是不允准工作的。他们比“难民”更没有身份,鲜少团体为他们说话,也没有人为他们打抱不平。说得难听,他们根本不应存在,不属于这里。


一户人家的窗口,一张天真笑脸冒出来。孩子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贫穷”,他们从小就在这环境长大。他们只知道,有时吃得较丰富,有时吃得简单;有时两餐,有时一餐。他们极少挑食,家里有什么,吃什么。


父母们工作,大的孩子就照顾小的。有的只是父亲工作,母亲就留在家顾孩子。一般上,一个家庭至少四五个成员,最多九个……或更多孩子。

孩子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贫穷”,他们从小就在这环境长大。

我与当地居民聊天,无意间看到他们的门口旁都被喷上红漆,也注明日期。原来,市政局官员偶尔会前来,在非法木屋门上留下编号。这些被标记的住户,就需要前往市政局缴付罚款,一户大约百多令吉。有些家庭被标上两三个日期,按年份看,一年要缴一次罚款。然而,他们还是选择暂住这里,直到哪天不再允许长住,就得搬迁。


义工派发救济品给他们时,他们微笑着连声道谢。其实,我们能做得不多,经费有限,只能购买米和面包干。一包十公斤的米,小家庭尚可,对八九人的大家庭,不久就用完了。但感谢神,我们得知沙巴爱全能中心会再有一笔经费,用来帮助被边缘化、被遗忘、被漠视,甚至被憎恨的他们——我们祷告,透过关怀,他们能明白人没有忘记他们,要相信,人间依然有情。

二、一颗感恩的心·一双分享的手

走到他的住处,他一见我,微笑点点头。这名父亲一脸祥和,指了指旁边一个“巨大的箱子”,语调充满感恩地说:“感谢上苍,我的孩子活着!”原来他是站在门口,大箱子里住的是一家六口。


经过另一间屋子,男主人披头散发,坐在厨房地上。当我探头入内,对他微笑,他也回报了一个微笑。他举了举手上的咖啡和炼奶,问道:“你要喝咖啡吗?”我微笑摇头:“哦,不用了。非常谢谢你哦!我可以拍照吗?”他点点头。


心里一阵感动——他愿意和我分享他仅有的。

“你要喝咖啡吗?”

三、一户小家庭的心酸故事

一对老迈的夫妇住在山丘下坡,老夫蹲着砍木,老妻在屋后烧饭。一见我们来到,他们就微笑打招呼。老夫一双眼珠蒙了层灰,我问:“老伯,你看得清楚吗?”他点点头。老妻坐到门口,看着我们。我问:“阿姨,请问你有几个孩子?”她无奈地说:“我们没有孩子了,但有四个孙子,就住在下面。”她顺手一指,不远处有间板屋。


她说:“我们本来有一男一女,成年了,但先后患上癌症去世了。女儿留下孙子,但跟他们的父亲住在一起。”语毕,脸上是淡淡的忧伤。我多想留下,陪他们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故事,但我必须走了。我答应他们:“迟些,我会带救济品给你们。”

四、又喜乐又忧愁的一天

喜乐——因为中心接到消息,有善心人士认捐了款项,可以为百多户家庭购买救济品。我们特别开心,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实在不堪入目,简陋、布满灰尘、空气中弥漫难闻的味道。看在眼里,我们的心极其难过。那天,见到他们开开心心抱着救济品回家,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又可以让家人温饱了。


忧愁——傍晚,我们又听见消息,他们被追捕了!许多人逃离家园,奔向附近的树林里。我忧心如焚:家里的救济品会被充公吗?老弱妇孺怎么办?逃难时,来得及带走一些食物吗?仓皇逃跑,会受伤吗?


翌日天一亮,我马上致电昨天在附近认识的保安员。他一番解说,我才安定。他说:“昨晚确实有警察来,但警员没有上到他们的住处,只向保安员问了些问题。他们大概是远远看见警察,就急忙躲避吧!”


知道他们平安无事,我还是喜忧参半,五味杂陈。愿他们合家平安。

五、那片小树林,就是他们的世界

孩子天性单纯,他们的世界,就只是住家周围的树林;他们的天空,也就只有抬头所见那么大。冲凉洗刷的水源,不过是片死水潭,就在大沟边,四周还有一些垃圾。


有些小家庭颇有生意头脑,开了小店铺,卖汽水零食、少许文具,一眼望尽。因没有证件而无法外出的人,就可以到小店铺买东西。小小一包的糖果、零食、一小杯的汽水(他们买不起一整瓶),便算是“奢侈品”了,能够得到这些,就是极其幸福的事!

买“奢侈品”的地方,孩子找寻幸福的天地

附近居民说,这群无国籍人士目前还能住在这里,但一旦市议会派人来驱赶,或有商家购地发展,他们就必须搬迁。其中一户家人,家旁一棵树被风吹倒,按他们风俗,这是“不吉利”,于是又要马上搬迁。


其中一户家庭见我们来,邀我们入屋。我们聊工作、孩子的学习,也聊起新冠肺炎。他们问:“情况真的那么糟?”(那时还未实施行动管制令)他的邻居也过来,一脸忧愁,诉苦最近很难找到工作。听着听着,当我抬头一望,他们住处对面,就是一栋高级公寓。只隔一条大沟,生活情况天壤之别。

在这里,许多孩子没有机会受教育

恰好朋友带来了商家捐赠的面包,小朋友一见就蜂拥上前。看他们把面包咬在口中,一脸满足。我多希望他们的天空可以更大,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体会更辽阔的世界,享受生命中的真、善、美。

了解更多:
沙巴爱全能中心
https://ecb.org.my/elshaddai-sabah/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