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秀丽
《马可福音》第二章记载,耶稣来到迦百农一个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起道。当天,有四个人用褥子抬着一个完全无法行动的瘫子来见耶稣。因为人多,他们无法从门进,就直上屋顶,竟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把瘫子连同所躺卧的褥子小心翼翼地缒下来。
这里提到,瘫子是一个丧失活动能力,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别人的病人。在当时的社会,瘫子往往是被人离弃、瞧不起的。他们或许认为,他的父母有罪,或他自己犯了罪,才会得到这病。试想想,瘫子的感受会是如何?无助?他会因为自己的病情和处境,感觉到很糟糕吗?感恩的是,他身边有四个人,他们没有离弃他,愿意带他到耶稣那里。
试想象当时情景,这四个人子把瘫子抬到了那儿,难道四周围没人看见,并让出一条路给他们进去吗?——或许我们也常是如此,我们是否太关注自己,以致忽略了周围人的需要和处境呢?还是,我们故意视而不见?
【4个抬瘫子的人,10个特质】
这四个人抬瘫子的人,齐心帮助一个病重、有需要的人,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呢?
1)勇于创新:这四个人协助瘫子的过程很有创意。
2)爱和关怀:爱,会有行动。他们对瘫子的爱心和关怀,超越环境带给他们的困难。他们知道瘫子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见到耶稣,得到医治。
3)信心:他们对耶稣有绝对的信心。《圣经》告诉我们,耶稣看见了他们的信心——不是一个人的信心,乃是五个人的信心。他们的信心是可见的,这一切的努力,就是他们集体信心的一种表达。
4)人的互信:当人与人互相信任,产生出来的力量是很大的。整个过程,他们彼此信任,一同担当彼此的软弱。这四个人愿意包容瘫子的处境,瘫子也很信任他的朋友,接受他们的帮助。在整个过程,其实被关怀的那人,也要信任关怀他的人,把自己交给别人,接受协助和安慰
5)同心协力:这四人同心协力,才能把瘫子抬到屋顶上;若各有各的想法,事情就做不成了。在关心和助人的过程,当我们要把人带到神的祝福里时,是一个团队的事奉,我们必须互相配合,步伐一致;而非单打独斗,凭一个人的力量和本事去执行。
6)定睛仰望:办一件事情,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四个人在协助瘫子时,会有人批评他们吗?我相信有的。但,他们不在乎,也不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他们踏出了舒适圈,定睛仰望目标,不受环境和四周所影响。
7)坚毅和耐心 :他们要确保瘫子不只是抵达屋子外面,而是要真正见到耶稣。这一切,需要时间、耐心,费心费力。参与关怀事工时,我们也许只是一次性或短期关怀、探访、送食物等等。我鼓励大家不要只停留在那里,因为当我们坚持长期跟进和关爱时,就更能真正地帮助对方,也能带领他们与主相遇。
8)肯付代价:瘫子需要四个人抬,而且要抬得很平衡稳当,只要稍有倾斜,瘫子就可能滚下来,可能会受伤。这对抬的人来说,需要胆量——也就是说,你敢不敢来负这个责任、这个代价?事后,他们是否还得把房顶修好?《圣经》里没有提。若是,这也是他们得付出的代价!
9)克服困难:他们把瘫子用褥子抬来,已经够辛苦了;然后还得把屋顶拆了,再找来绳子;有了绳子,又要想办法把绳子扎紧褥子的四角,而且,还要十分稳妥,瘫子才不会掉下去。他们有一连串要解决的事,但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竟成功克服困难,把瘫子缒到了主耶稣面前。
10)设立界线:你们是否发现,这四个人从屋顶小心翼翼地把瘫子缒下来后,并没有跟着瘫子一起下去?因为接下来,瘫子得亲自面对耶稣了。关怀帮助人的服事也是如此,很多问题和处境,是关怀者、帮助者无法完全解决的。我们尽力关怀,尽力协助他到主面前,但之后,瘫子需要亲自地去经历神。
【反思】
或许我们不是瘫子,但我们却有可能是那四个人——帮助和关心瘫子的关键人物。
让我们想想,我们曾遇到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吗?他们可能生病了,或正在面对困难,他们可能是独居长者,他们可能无家可归……我们会不会像那几个抬瘫子的人,一起关心帮助他们呢?
我们会不会尽所能,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让他们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得着生命的盼望呢?
但愿我们的教会是一个愿意抬瘫子的教会,但愿我们的小组是个愿意抬瘫子的小组,但愿我们的探访团队是个抬瘫子的团队。
如果瘫子偶尔没有信心,没关系;但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要先彼此相爱,先踏出第一步去观察,先踏出一步去关心,与有需要的人建立关系,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也许我们帮不到他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能成为那帮助他,遇见神的人。
【疫情期间如何关怀?】
疫情期间,也许我们觉得不适合探访,许多事好像无法执行;但“关爱”是不受限制的,关怀方式也因疫情变得更多样化,比如:视频关心、电话探访、安排载送病人去见医生等等。如果不能关爱很多人,就学习从关怀一个人开始。一个小小关爱的举动,一句真心的问候,都能温暖人心的,影响生命——因为,“爱”是从神而来。
影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