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一献传道
▋默想《诗篇》51-52篇
图源:unsplash@vidarnm
《诗篇》如同一部交响乐章,一篇接一篇,来到第50篇的锡安诗达到高峰——神已经发光了! (50:1-2)可是,进入51篇,峰回路转—— 为何出现了忏悔诗呢?
从第51篇到72篇《卷二》结束,还有22篇。除了第66、67、71和72篇,其它都是大卫的诗,其中9篇还说明了大卫写诗的背景。明显的,这样的编排,要我们聚焦在大卫身上。
如何省察自己?
神在锡安作王,祂的百姓也住在耶路撒冷—— 一切那么完美,但大卫和拔示巴犯奸淫后的忏悔诗却出现了。这并非偶然,大卫正是在安逸的耶路撒冷城,在夕阳余晖下窥视拔示巴的裸体。(撒下 11:2) 《诗篇》第51篇,是忏悔诗,更是警告我们——安逸,是犯罪的温床。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回归” ——以色列人被掳70年后回到耶路撒冷(参耶 29:10;拉 1:1),当他们逐渐安逸,却忘了重建圣殿的使命。神差遣哈该责备他们,“现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该 1:5)
省察,必须建立在赦罪的应许上,否则只会带来毁坏和指责,而非生命和盼望。
-
神的慈爱,正是大卫省察的根基(51:1);
-
神的公义,是大卫省察的标准(51:4);
-
神的信实,是大卫省察的出路,因祂绝不丢弃祂的百姓(51:11)。
而神的救恩,就是省察的动力 ,因为“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51:17)唯有经过为罪忧伤的眼泪洗礼,所献上的燔祭才蒙神悦纳。(51:19)为使我们挤出那滴忧伤的泪,祂将自己的爱子,挂上十字架。
悔改的能力哪里来?
再看看《诗篇》52篇。以东人多益,只不过是管理牧羊人的(撒上 21:7),配得“勇士”这称号吗? (52:1)大卫曾为躲避扫罗追杀,逃到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却因大卫说谎,亚希米勒全家被多益杀死。(撒上 21-22章)
“作恶的舌头,邪恶诡诈,快利伤人,爱说毁灭的话。”(52:1-4) ——他有资格说这话吗? “看哪,不以神为力量的人!”(52:7) ——他配得这样说吗? 他从亚希米勒那里逃到非利士人处,还装疯卖傻,把口水吐在胡子上。
《诗篇》52篇也是忏悔诗 ,不是为指责多益,而是大卫深深的自责。 大卫在安逸时会犯罪,急难时亦然。因人是那么脆弱,“罪”总是轻而易举就俘虏我们的心。
然而, 大卫依靠的是耶和华的Hesed(编注:Hesed,希伯来文;神在恩约里永不改变的慈爱),耶和华用慈爱将大卫包围起来(52:1、8)。在主爱中,我们找到自省的动力,得到悔改的能力。圣灵会将天父的爱,在基督里源源不绝地倾倒在我们心里,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