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圣航
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节气叫做惊蜇,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第一声春雷鸣响,惊醒了蛰伏在地底下的昆虫,农夫们也要开始忙碌的春耕了。每一次在新一年到来之时,我都会联想到这个节气。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处于农耕社会,但经历了众多的节日假期,慵懒的十二月份后,踏入新一年之时,就像听到一声响雷,提醒大家要开始计划新的工作和愿景了。
今年我们迎接的不止是新的一年,也迎来了新的首相,新的内阁,和全新的政治环境。相信去年11月的选举,和选后的加时赛,都让我们的心情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而最终迎来了马来西亚开国以来全新的局面 ,原本敌对的党派一起组织了团结政府。或许有人会认为那只是新瓶装旧酒,因为新的内阁内也存在许多旧面孔,甚至还有在过去声名狼藉的人物回锅身居高位,这似乎与我们在新年时常说的“迎新去旧”有所不符?但仔细一想,在现实中我们是否真的能完全抛弃旧物?还是只能在旧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以达到“新”的目的?
新首相安华在过去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口号 – 烈火莫熄(Reformasi),也就是改革的意思。而“改革“与 “革命” 虽然在字面上相近,但却有本质上的区别。革命是彻底推倒颠覆整个既有的体制,进入一个全新且陌生的模式。而改革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和更新,以达到优化既有体制的目的。相对于革命的激烈,改革是较温和与循序渐进的,尽可能在付出较低代价的情况之下达到新的局面。
马来西亚虽然在90年代的金融风暴之后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但我们还有完善的公务员体制和相对独立的司法体系。只是因为过去长期处于一党独大的情况而让部分系统出现僵化。若如今打着 “改革” 口号的新政府上台后,能够进行有效的体制改革,那或许我们的国家就有望重回正道。
改革的本质是循序渐进,也就意味着它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果效,甚至还需要经过阵痛才能达到目的。虽然说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之下,新政府没有蜜月期,但人民也需要学习给新政府多一点耐心。过去60年所累计下来的弊端,不可能在换了政府之后就一夜之间解决,新政府只能按着优先次序来拨乱反正。
从政者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气魄来制定政策,若只是一味迎合选民的意愿来派糖果,很容易就会变成民粹,最终反而对国家造成破坏。在此我们或许可以参考印度的经验,2014年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打败长期执政的国大党,新总理莫迪上台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而这些政策当中有不少是非常具争议性的,甚至在短期内会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许多的不便。例如2016年为了打击国内资助恐怖主义及洗黑钱活动所推出的废钞政策,印度政府宣布废除500卢比和1000卢比这两种最大面额纸币的流通,并且只给民众非常短的时期来兑换手上的货币。此项政策在一出台的时候不但让整个印度社会哗然,国际上也议论纷纷,甚至被许多人视为笑话。
但印度人民没有因此而对莫迪政府失去信心,为数9亿的选民继续在2019年的大选给予莫迪更大的支持,人民党史无前例地在543个议席中赢得了303席,得以单独执政。时间再推进到2022年,莫迪的改革初见成效,废钞令让印度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也让税收大权从地方回归中央,更在疫情之下意外地推动了电子支付在印度飞速的发展。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在2022年超越前宗主国–英国,成为全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测在2027年印度经济规模将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美,中,日的第四大经济体。
倘若印度社会没有给改革者足够的耐心和支持,这一些跳跃性的进步都将难以发生。当人民要求从政者要有远见时,自身也不能过于短视和急躁——所谓“戒急用忍”,若人民继续对改革进程吹毛求疵,或者期待急功近利效果的话,那喜来登行动2.0将是可以预见的。
从国家层面回到个人,其实也是殊途同归。如果我们因为各种外在原因,而无法在新的一年做到“万象更新”的话,那何不尝试“迎新容旧”?
当人活到一定岁数的时候,自我的形象和许多的行为模式已经成型,若要在一夕间改变既有的生活方式,绝非易事。但我们可以学习与旧我和好,在制定新的方向同时,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最重要的是改变的方向正确,及立志改变的决心。就如圣经《罗马书》12章二节中所说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需要调整的是我们的思想,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若心的方向正确了,其他的都将只是枝节的问题。
春雷初响,无论是国家或者个人,都应该把握并迎向改变的契机,从寒冬的昏睡中苏醒。在过去我们或许犯下了某些错误,或许错过了某些时机,或许停滞不前,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向前迈进的拦路虎。让旧的事物成为避免走入歧途的借镜;让新的心境成为前进的动力。若可迎新容旧,那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