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网络扩版·新泉眼 » 【活动报道】“数码+阅读” 乐趣尽显!学员:5周读2本书,成就感满满!

【活动报道】“数码+阅读” 乐趣尽显!学员:5周读2本书,成就感满满!

报道:又青
由“文桥阅读室”举办的线上少年读书会“拿起书页当镜头”,于2023年7月26日晚间10时圆满结束。这次读书会一共吸引6名年龄介于16-18岁的少年参加,由青年导师沈恩义(大专生)带领。
学员在短短五周,读完两本题材迥异的小说——《幸福穷日子》及《摄记追踪》,收获满满成就感!有学员指:“很好,这两本书让我不碰手机而感到充实。”
除此,活动设计多元丰富,有共读时间、导读与游戏以及讨论环节。沈恩义发挥创意,以“灵魂拷问”模式——由学员扮演不同角色,透过抛出问题与即时回答,引导学员投入其中,学习分析人物心理及举止动机。活泼有趣的互动,成功激发学员阅读兴趣。
“很好玩!!非常喜欢!!”

“灵魂拷问很好玩,有机会还想参加,希望这类活动能够继续下去!”

“读书会提升我的阅读理解力,最重要是,原来阅读可以如此有趣!”

除此,学员也收获了阅读技巧,透过与其他人讨论,懂得从不同面向思考并分析内容与情节。
“我学到了从人物举动思考人物性格,以及各类故事的走向,还有了解连贯整个故事的情节。”

“这类型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我对阅读的兴趣越发地浓烈,而且会让我主动地动脑,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我觉得很不错,因为从其他读者那里听到意想不到的意见,让我的思考框架不局限于自己。”

询及学员是否享受读书会,所有人异口同声说“享受!”,并希望文桥以后还能举办这类型读书会。其中一人说:
“希望阅读会继续下去!!还有,记得通知我!!互动、活动啥的都很精彩,所以谢谢啦!希望阅读会可以延长,五天太少了!每次结束时都有点意犹未尽……我也相信,绝对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我绝对支持阅读会继续举办。”
《摄记追踪》读后感:
学员A:我想推荐这本书给朋友,因为它是不错的读物, 教导我们三思⽽后⾏。
学员B:我希望身边的人或年纪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可以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它悬疑、精彩、烧脑的故事片段叫我懂得人性的真实。例如:华仔与阿杰的事,既然华仔会为五千块的电脑,差点间接害死人;他日,他就可以为了一万块去杀人犯法——这是很现实的事。
我认为,年纪小的学生可以借此学习,认清是非对错,免得将来真遇上这样的事情,却不懂得计算后果。钱在世上固然重要,但生命更要好好珍惜。
《幸福穷日子》读后感:
学员C:希望我的家人、亲友能阅读这本书,即使生活很苦,也总会有一抹甜——生活中普通小事,也能成为温暖人心的催化剂。
学员D: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励我的朋友,学习“知足”,因为比我们穷、日子比我们苦的人多得很,我们不应该时常抱怨。我也从中明白“助人为快乐之本”,多帮助有需要的人。

导师心得篇——沈恩义:“累!却无尽喜乐,经历属灵疗愈”

沈恩义
导读员沈恩义,音乐系大专生,忙课业、教会事奉、个人生活,还要兼顾5场读书会,结束后直呼:“累!”,但是……“值得!”

“读书会期间,我必须反复阅读这两本书,前后应该超过5次。我从中抓取课题、人物细节等,目的是引导高中生有效阅读。之后,还要设计不同类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十分繁琐费时。从准备到结束,我还差点忘了照顾健康。然而,当我看见学生每次活动后有收获,我就满足了。“

沈恩义热衷青少年事工,他在导读过程传递正面且合乎信仰的价值观。他说,6名学生信仰背景各异,但对于相关价值都有正面回应,让他对下一代充满了希望。而上帝在过程中不断安慰并医治他,整个7月虽然步调沉重,但每每踏入读书会时间,还是感受到无尽喜乐,并且从中得到疗愈,他深信这是圣灵在动工。

学员思想纯真,视角清奇

沈恩义也说:“参加读书会的6名学生非常积极,从‘寻宝’到‘灵魂拷问’环节,一直到花最长时间的阅读时段,都全情投入,这非常鼓舞我。而且,这群高中生视角清奇,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想法,却在他们口中平淡说出。”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阅读《幸福穷日子》,大家讨论“为什么何翘翘讨厌父亲在深圳的小三,却愿意和也来自中国的志芬做朋友”。其中一人回答:“因为志芬和父亲的小三不同,志芬会关心我,况且我们不能因一件事就完全否定志芬。”
恩义说,即便这名同学已经18岁,但显出的却是孩子的纯真、一颗少年的心。这样的人,就像是《圣经》所说,配得进上帝的国、属上帝国度的孩子。反观,越世故的大人却越难,我们太习惯贴标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推动阅读潮流不容忽视

“感谢文桥提供的平台,让我有机会结合数码与阅读两者的特点,并以独特方式进行线上读书会。我也希望大家能从这现象辨认出上帝的呼召和使命,参与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阅读潮流。”
对他而言,《圣经》是人认识上帝训言与心意的桥梁,而“掌握阅读力”以及“拥有开放阅读的心”就是登桥的手牌。推动阅读潮流不能忽视,这也是打开青少年的心,以在未来接触上帝话语的催化剂。
我们愿意为了引人归主而尝试不同的管道,预备他们来认识神吗?我们既说“信心是从听道而来”,又预备好自己,成为那“朗读上帝训言的祭司”吗?还有,我们说“耶稣是主”,但我们留意到耶稣所爱的年轻人了吗?——沈恩义一连抛出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速食时代,科技当道,数码阅读来袭;一方面,神国庄稼也不断成熟,工人们,我们准备好了吗?”
有意收到文桥阅读室相关活动, 点击填写资料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