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网络扩版·新泉眼 » 信仰问答8:基督徒能祭祖吗?(26.03.2025)

信仰问答8:基督徒能祭祖吗?(26.03.2025)

问:为什么基督徒不能祭祖?如果祭祖的动机只是出于尊敬而非“敬拜”,又有何不可?
你好!基督徒的人生与生活准则皆以《圣经》为依据。基督徒也愿意尽力遵照《圣经》的教训而行。论到与父母的关系,《圣经》毫无疑问地教导基督徒必须孝敬父母,尊敬家庭长辈。这乃是神所定的伦理,以维系人类伦常关系正常,社会生活有秩序,让人得享美满的天伦之乐。这与华族所标榜的孝道之目的与功用,完全一致。
孝道原只是属于家庭关系之道德伦理问题;但论到祭祖,就进入到宗教的领域。孝敬父母是作人子女应尽的本份,也是权利与享受。天伦之乐便是建立在爱与被爱之间。但是当人离世后,便不能再与世上肉身还活着的人有任何的接触或交往。
是故,活着的人是不可能再以祭、拜等方式来试图供应或满足已故先人之“所需”,或让已故者感受到受尊敬而获得“安慰”的。认为在先人离世后还可以用祭拜的方式来继续尽孝者,是已经超越了世间人道伦理的范畴,而进入到宗教信仰的境域了。因此,对持不同信仰者而言,“祭祖”的作法就会产生宗教性的相关冲突。基督徒不能接受的,是“祭祖”的宗教性质,这与孝道是无关的。
对基督徒而言,《圣经》的明训是:除了真神以外,不可敬拜任何其他对象。这自然也包括已故的先人在内。这并非表示基督徒不尊重祖先,这是因为已故者已不能领受活人的敬拜,同时更是因基督徒惟一的敬拜的对象只有真神。其他的形象,包括任何的图像如耶稣的画像或已故的先祖图像等,基督徒绝不祭拜。
孝敬父母要紧的是在父母尚活着之时,作子女的就当尽力奉养,让他们活得快乐。父母既离世了,再丰厚的供奉,他们也无法消受了。常被人引用的欧阳修之名句:“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泷冈阡表》)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同样的,要表达对父母的尊敬,最主要是当父母还在的时候尽孝。子女若在父母生前已尽孝,就可以在他们死后心中无疚无愧。若一定要有所表达的话,子女努力奋斗,对社会人群作出贡献,岂不是更能光宗耀祖吗?或者,尽力去完成父母的遗志或心愿,也可以成为更有意义地表达对先人的尊重与敬意。
杨鍾禄牧师 解答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