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季刊内文 » 【事奉】陪伴牧养,生命成长——李玮国老师的生命见证与事奉之旅

【事奉】陪伴牧养,生命成长——李玮国老师的生命见证与事奉之旅

陪伴牧养,生命成长
受访:李玮国老师
采访整理:许琼满
李玮国老师是“阅读华人基督教出版精彩”书展的总干事,也是台湾“爱人如己文创教育工作室”的创办人和美国哈该领袖学院资深国际导师。从他1991年投身文字事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在神恩典的带领中,他找到了乐此不疲的使命。
“为什么要办书展?”这是李玮国老师常被问及的问题。
“文字工作,是为了属灵的阅读和牧养。”他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不厌其烦地与人分享他在事奉上的心路历程。
李玮国老师在书展开幕时,分享文字工作的挑战和使命

金钱赚不回永生

李老师的事奉旅程,源于一场“属灵的觉醒”。
李老师13岁信主,15岁受洗,之后便开始在教会服事。他曾担任少年团契的主席,也接受教会的培训成为小组组长。然而,当他步入职场以后,却脱离了教会生活。“以前我在教会服事的时候,每次祷告会都不曾缺席,信仰好像就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事情。但是当有两个砝码出现的时候,我就选择事奉玛门,疯狂地追逐财富;不管赚了多少,总觉得不够,还要更多。”李老师26岁就成为千人公司的总经理,当时他与许多人一样,认为功成名就、五子登科就代表人生丰厚、有价值。
李老师信主以后,从未向奶奶传过福音。一直到28岁那年奶奶去世,他才醒悟,“原来我再怎么赚,都是有限的金钱,但是我所赔上的是怎么赚都赚不回来的灵魂,而且是最疼我、影响我至深的奶奶。”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奶奶骤然离世,让他想起曾经读过的经文,并开始反省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当他再次回到教会,看见祷告会黑板上有他的名字,才知道教会为他祷告了整整十年!

回应呼召:从文字事工到家庭教育

重归信仰后,李老师接受了教会的差派,于1991年加入宇宙光机构,正式投身文字事工。在属灵前辈的引导下,他明白信仰不会自然而然地长大成熟。“比如说我们参与文字工作,不只是出版什么书,卖了多少书,如果没有一定的追求,去探索上帝对我一生的命定和呼召是什么,那我不过只是在做一些事。”
刚加入宇宙光时,正是李老师成为新手爸爸、为育儿之事苦恼之际。他深知打骂式教育无效,却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他在宇宙光接触到了绘本和亲子共读的理念。“原来通过讲故事,亲子之间不仅能建立亲密关系,同时还能塑造孩子的信仰与价值观。”满怀兴奋的他将所学带回家里实践,且成效显著!这美好的体验让他决心推广亲子共读,最终成为台湾第一代亲子共读的倡导者。
随着时间的推进,李老师意识到共读共学仍是不足,尤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适应孩子身心灵的剧变。“好比手机系统的更新,父母在孩子不同阶段中需要不断更新成为‘升级版父母’。”从共读共学到共成长,李老师感受到家庭教育走向专业化的需求,并越发清楚这是上帝对他的呼召。
于是,他在2007年到台湾师范大学接受家庭教育科系的训练,之后又到美国加州国际神学院接受教牧辅导和神学装备。“我不觉得上帝让我去学校当老师,也不是辅导咨商,比较是教牧辅导。我想做的是陪伴父母,就像我自己一路走来的那样。”李老师将家庭教育从传统辅导和学校教育中独立出来,开拓专门陪伴家长教育孩子的服事领域。2010年——没有教会支持,也没有财团或海外机构基金资助,他只凭着回应上帝呼召的信心,创立了“爱人如己文创教育工作室”。
“我要在教牧辅导这个领域中, 把神学跟家庭教育专业整合成一个系统。就是把过去我在宇宙光受到林哥(林治平)启蒙的全人理念——‘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加福音2:52)跟家庭教育整合在一起。”李老师在多年服事家庭的过程中,反复操作并尝试这些课程的可行性。2015年他从神学院毕业后,终于建构出以全人理念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当时他的服事团队已有好几位专业老师,透过螺旋式的课程培训,帮助家长建立家庭祭坛和教养孩子。他指出家庭占据教会一半以上的人数,教会需要栽培专业人员,以便更有能力陪伴和牧养家庭。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个别家庭的健康,健康的家庭还可以形成支持系统去帮助其他家庭,这种牧养具有更广更深的影响力。

文字出版是一切事工的基础

走过不同的服事岗位,李老师回过头来重思文字事工的定位时,他认为文字工作是一切事工发展的根基。
“如果没有文字工作当中的教材、出版品内容,我们用什么来陪伴和牧养?”
如今人手一机,资讯爆炸,似乎垂手可得,李老师反而担心网络上充斥着浅薄的资讯会降低教学品质。无论是家庭祭坛,抑或主日学的教导,缺乏专业的教案研究与发展,就只是个人经验的传递或是未经试验的抽象理论而已。
“树干能长得好,长得壮,而且结出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果实,不是偶然。一定要有很好的根基,它才能向上生长,并且能结实累累。”
李老师认为文字工作是教导与牧养的基础,基础扎得不够深,生命和服事就很难茁壮生长。这也是他年复一年甘愿抽出两个月时间来推动那些看似“赔本”的文字事工的原因。

透过桌游看生命:扭转局势的命定

去年的书展,李老师亲自示范如何用桌游传递福音真理。他透过“艾克蕾西亚”这款以《传道书》为主题的桌游体验,分享了神在他生命中的作为。
2024.11.18桌游体验的合照
向牧者家长介绍艾克蕾西亚桌游
李老师的童年是一段灰暗的岁月。父亲外遇,母亲让年幼的他带路捉奸,家庭争吵,酒瓶飞掠而过皆成为他脑海挥之不去的画面。年幼的他困在无解的家庭风暴中,渐渐萌生疑问:“人活着如此痛苦,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3岁那年,老师为了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圣诞节到教会观看布袋戏的邀请卡。李老师虽然对布袋戏满有兴趣,但当时的他对学业并不上心,所以并未获得邀请卡。然而,神的命定却悄然眷顾,一位同学因故无法前往,将邀请卡转让给他。怀着兴奋与期待,李老师第一次走进了教会,观看那场令他终生难忘的布袋戏。
布袋戏的内容让李老师第一次接触到福音真理,那次的触动犹如一道温暖的大光穿透他内心的重重阴霾。他坐在那里泪流不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释放与喜乐。尽管家里的状况依旧没变,但他认识到,世上有一位神是如此深爱着他,这份爱让他内心感到踏实与满足。一张圣诞邀请卡,不仅点亮了他灰暗的童年,也指引他走向光明的国度。
李老师说,“虽然我童年经历了家庭破碎与创伤,似乎一开始就拿到了一副‘烂牌’,但神的作为就像桌游的‘命运’与‘机会’,在人力未及之处,出乎意料地翻转我的生命。”
李老师示范透过桌游分享圣经真理和生命见证

长久服事的动力——事奉即恩典倍增的管道

问李老师的服事为何能持续三十余年?他笑着回答:
“我一路走过来,从文字工作到自己在教养上的成长,然后接受专业的装备,一直到今天家庭事工的发展,神在这当中不断地扩张我的境界,为祂所用。所以你问我为什么会在这件事情上坚持这么久,我应该说我是一个是被神怜悯恩待的人,而且不断地在享受。当我看到另一个家庭也跟我一样, 在成长、在领受神的这份恩典的时候,我心中的满足就倍增了。神让我陪伴那么多的家庭,可想而知,我心中的喜乐跟满足有多么丰富。”
从台湾带来的手冲咖啡
李老师切身体会到服事不仅仅是办事,更是蒙神祝福和生命成长的管道。在他看来,服事者是出于神的怜悯而被恩待和验中。“不管是文字出版业的同工,或者在第一线陪伴家长的专业教育者,又或是教会的传道牧者,其实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被神连接在祂美善计划当中的一部分。得见神国度的蓝图,是很令人兴奋的!”对李老师而言,能够回应神的恩召,在永恆的国度里与弟兄姐妹一同事奉,观看神的作为,是无可媲美的人生使命和满足感。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