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南洋商报·牧羊人 » 回到起点(17.07.2022)

回到起点(17.07.2022)

文:孙天心
图源:unsplash@clemens-van-lay
有时候会想起耶稣被卖的那一夜,在他被带走之前回身去看彼得的那一眼,是种什么样的神情?是谅解?是饶恕? 是怜悯?..… 还是无限量的宽容与慈爱?
圣经不曾详细记载,只是众所周知,那一晚惊悸惶惑的彼得因为耶稣眼中的爱,重获新生。他往常的胆小怯懦、傲慢无知,在那一晚被钉在十字架上,生命从此彻底地改变。
往后崭新的彼得,一生活在恩典中,成为不惧万难广传福音的门徒,至死不渝。而他所有一切的变更,很有可能只源自于耶稣被卖当晚细微的一瞥、在电光火石间、眼神交接的一刹那。
人的内心是瞬息万变的,完全捉摸不着下一秒钟的转念,正途歧途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关键是在决定性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旁生因素,导致他做出那个举动那个判断。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其实鲜有类似彼得因背叛却得蒙原宥的实例;而那些人就因为自己不曾被饶恕,怨怼扛起了心中的累赘,一路跌跌撞撞,尽与坎坷跋涉较量着;日积月累的,他的暴戾极端便也渐渐成型。
“天底下竟然有种人!”在日常中,这是一句并不陌生的话,有人以愤懑的口气控诉、也有人以无奈的语音感叹。而“这种人”其实多得不胜枚举。
当你被这种人摃上时,你几乎每个举动都会被他恶意扭曲、甚而煽动旁人群起霸凌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些事是愈辩愈浊的,尤其是当他立意要把你赶尽杀绝时。
我曾经为这样的事非常困扰,直到信主十多年之后,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对于深切伤害你的人,你反而更要带着怜悯心,因为这种人心中怀着恨,本身就焦躁愤懑,是不会有安宁的时刻的。
恨你的人时刻绞尽脑汁,煞费心机苦苦寻求的,不过是用什么方法鄙视伤害你,硬生生要把你逼入绝境。他的情绪在恨和批判中,一寸寸地被凌迟磨害着;他的注意力聚焦在你身上,被你的一举一动紧紧牵引着——你快乐,是他最愤恨的事,总思索着怎样给你一个下马威。好不容易总算设计了一个“教训”,让你尝尽颜色之后,他的得意却是不持久的,因为担心你会回弹,马上又要算计下一步的行动了;这样的心之桎梏,被仇恨捆绑得完全失去自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情绪成日被挤压至这样的境地,心态自然难以健全的。他有可能在过往也曾经历给背叛伤害、被排挤逼迫、误解扭曲,导致愤世嫉俗,情绪的垃圾因此积压成山。
这种人随着年岁的增加,外型长大了,心中受屈辱的小小人儿却一直盘踞在早年的思维里,久久不能释怀,也找不着开解突破的去路。阴影潜伏在自己心中最底层,连自己也不曾察觉;表面看似正常的生活,背地里却非常艰辛,一径跋涉攀爬,一路伤痕累累,扛着丑陋的仓疤隐疾,残渡余生。
唯一宣泄的途径,便是用更刻毒的手段去伤害别人。据说,这便是所谓的孤儿灵。他相信世上没有真理、无人会了解他的冤屈和伤害,所以他得奋力反击,将心目中的假想敌人杀戮个片甲不留。
这样的坚持不懈、一路的恨恶凶残,那种苦楚和压抑可想而知。
我因此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呐喊的最后一句话:“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生命的本质应该以爱为大,就算耶稣在被卖的那一夜,他也不曾停止他的宽容与悲悯。他医治那位受命来拿他的罗马兵,他被彼得砍伤了耳朵;他原谅了三次不认他的彼得、他在审判庭里回看彼得的那一眼……都是不计前事,纯粹回到最初的爱的起点去。
学习耶稣的悲悯宽大、学习原宥放下,用谅解的心态去看望别人的一举一动,才能够释放对方也解救自己——原谅或苦毒,往往也不过是一线之差而已。
做不到吗? 尝试祷告祈求上帝的介入,让我们能够以更高一个层次的目光去看待别人,把心态调好——我们拥有耶稣的爱,所以我们得了医治和赦免,脆弱的我们才能从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中被拉扯回来;而就因为我们经历了被饶恕,我们可以回到爱的本质里,把天堂的喜乐承接到人间来。
当眼中 一切都是光明时,上帝的爱便也长存心间了。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