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刊物 » 先读为快 » 这是天父世界——基督教生态神学(01.05.2024)

这是天父世界——基督教生态神学(01.05.2024)

整理报导:锦燕
论到“世界”,教会有两首非常流行的诗歌:《这世界非我家》与《这是天父世界》;两者皆有《圣经》根据,但若论到环保与生态,后者当然是十分适切的主题曲。那前者是否就相悖呢?也不全然。这要看信徒个人的理解、其品格与道德伦理观念而言。
打个比方:有些人会把自己的住家搞得乱七八糟,厨房堆积隔夜未洗的餐具;卧室里穿过的衣物东丢一件,西积一堆;垃圾桶发出的腐臭味溢满室间;天花板与房角都是蜘蛛网……但也有些人,即使暂住旅店或借住友人家中,也会在暂居期间至离开前,保持住所整洁。连暂住几天的处所都能顾惜维护,何况是至少要“寄居”数十载的世界,又岂会肆意糟塌、破坏呢?
唤醒
2024年3月23日晚上8:30-9:30,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倡的一项全球性节能运动,于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偶而会落在倒数第二个周六,如今年)晚上8:30-9: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表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到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7千多座城市响应。
当然,相对每年8,760小时而言,这区区1小时节约的能源实在微不足道。甚至有人质疑——每年活动前、中、后,全球媒体和个人千方百计消耗大量资源来宣传活动,会不会得不偿失?但显然,活动本身更大的意义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而非靠这一小时节电。
时至今日,“环保”是人类无法忽视的课题。基督徒即使秉持“世界非我家,吾乃客旅”的信念,但终究在世的日子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也因应发展了生态神学(Ecotheology)。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救援赈灾发展部”(Methodist Crisis Relief & Development, 简称MCRD)更于2023年9月27-28举办了一场“生态神学研讨会”,主题:这是天父世界(生态神学和实践);讲员来自东/西马、台湾、香港与中国。
MCRD 主席李祖国兄长在开幕致词中提到他的负担——我们看到上帝美好的创造,也看到世界各地因生态破坏而造成的许多自然灾害,以及灾民的痛苦无助……作为地球人,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李祖国兄长致词
他也提起曾在机上看过的一部电影《蓝背鱼》(Blueback),讲述一位海洋生物科学研究员潜入海底,看到一大片变白了的珊瑚,令她感到震惊,于是带了一些样本回去检查,发现它们都是死的!她潜回海底找到她的朋友(一条巨型蓝背鱼),忧伤地对它说:“Your home is dying and I don’t know how to help!”这句话带给他很大的冲击!
MCRD主办这个“生态神学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基督徒对上帝所造这世界的承担,期望能助力于维护人类在地上的“家”。
神学
龚立人博士
来自香港的龚立人博士先从生活上的“执屋”(粤语,意思:整理家居)经验为引,讲述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是以什么态度来欢迎祂?他认为我们应该不止于用“管家”的角度看生态神学,而是有更积极的角度——抱着“欢迎主回来”的心态,把我们的家(居住环境)搞好,来表达我们对主再来的重视。
环境伦理学的两大对立阵营分别为“人类中心(anthropocentric)论”与“生态中心(ecocentric)论”。由于生态危机日渐严峻,人类更是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生态中心论渐占上风,成为主流。
陈家富博士
山东大学教授陈家富博士透过预录视频,谈论这两者的争议:“生态中心论反对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主张大地上所有的生命(不论是人类或非人类)都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而人类中心论则认为——非人类的存在只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虽然这论说在今天备受批评,但无论从本体论、存在价值、认知能力上,我们都没办法否认一个事实:人类跟其他非人类的存在是有区别的。”《圣经》也让我们看到,人类的价值、地位都高于非人类生物。
陈博士认为基督教所提倡的,是在这两者以外的第三种观点。他提到罗马大公教会的传统看法:既非人类中心也非生态中心,而是上帝中心——所有生命都是按上帝创造的状态来呈现其价值,而各受造物是有等级之分的(生态中心论则反对万物有高低等次之分)。陈博士认为“等级之分”并不一定是生态问题的源头,而以“工具性价值”来看待万物,也不一定会带来生态的灾难。
“如果我们怀着破坏的、骄傲的、伤害的心态来使用万物,当然会带来生态灾难;但若我们能在灵性传统中调整过来,就不一定。这是针对人的灵性问题。所以罗马大公教会强调人是要与上帝合作的。人虽也是受造物,但有一个特别不同的身份/角色——跟上帝一起把创造秩序臻至完美。”
而东正教会的传统则认为人在世界中的身份是祭司,是中保;人是代表上帝来到世间,也代表大地来到上帝的面前。人,并非大地的操控者;但也不仅仅是“万物中的一种生物”而己,而是可以代表整个大地的一种存在。
实践
接下来的几堂讲座,谈到了各种生态的问题与实践。高温、污染、恶劣天气等等生态变化,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我们每一代、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单影响自身,也影响他人;不但影响这一代,也影响下一代。而自私自利的人类,为了实现当前的经济和发展效益,却把下一代的资源与健康都抵押上去了!
在教会实践环保并不容易。一般而言,教会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冷漠与亏欠的。一位主讲者(台湾国立大学的林益仁教授)曾深入研究慈济如何做环保和资源回收,并鼓励他的牧师父亲也在教会的爱筵推动。然而,会友的反应却是:这么麻烦,不如我们就到餐厅吃好了!当然,这不是教会才有的反应,而是一般人在被唤醒之前,对生态、环保课题的普遍心态。
人类行事若总以自己的方便和利益为出发点,推动环保的事工就加倍艰难。有些人只有在面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才会“勉强”配合,比如乱扔垃圾被罚款、超市的塑胶袋要另外收费等措施。至于比保丽龙昂贵许多的环保饭盒,就更不用说了。
来自砂拉越的黄敬胜牧师指出一个现实:“我们要读书,需要很多纸,需要砍树,把树变成纸,变成书。若人不读书就不需用纸,也就不需要砍树……”但有多少人会甘心为环保而使文明倒退?即使有朝一日,进入完全无书无纸的世代,人们却会更大量耗费其他资源,且制造出比纸张更难分解千万倍的垃圾!黄牧师还提到他们神学院很多树被砍了,不是为了造纸,而是因为邻居投诉有叶子飘落到他们家;若神学院不处理,他们就会到市议会投诉!他感叹说:“人类若连一棵树、一片叶子都容纳不下,我们如何跟环境共生、共存?”
黄敬胜牧师
林益仁教授也说起另一个故事:“台湾的猴子令果农很头痛——它们摘了果子,吃一口就扔掉,结果是把一整片果园都糟塌了!如果可以沟通,他们情愿把整棵树的果子送给它们,只要别祸害其他树上的果子。但原住民猎人对此却有不同的观点:猴子丢掉的,不能爬树的山羌和其他动物可以吃,一起分享,没有浪费,这是合理的。”但问题是,这符合了猴子与其他动物的权益,甚至对猎人有利;但对付出劳动与汗水的农夫公平吗?人类不可能与地上万物处于绝对的公平与平等,除非我们放下所有科技,回到原始时代,跟所有其他动物一般,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森林有什么就猎什麽,河里有什么就捞什么……甚至没有火种、没有武器、没有房子(其他物种也没有),与所有其他比我们强、比我们弱的生物共处、共生。人类会愿意去过那样的生活吗?
林益仁教授
结语
不论是人类中心论,还是生态中心论——把非人类界的地位提升到与人平等、平权;到头来,要做抉择的、要向创造主负责任的,还是人类。上帝没有把管理的责任交托给空中的鸟、水里的鱼或地上其他动物,只交给亚当与他的后裔。在这方面,人类(不只是教会或基督徒),有极大的亏欠与过失,以至于把天父交付的世界搞得千疮百孔!
欲壑难填——这是人贪婪的罪性,以致不肯“只取所需”,而是要“尽取所欲”。但基督徒既然从上帝啓示的《圣经》领受了管家、祭司或中保的职份,理当比世人更顾惜、爱护、尊重上帝所创造并赋予我们的“寄居地”,避免过度使用造物资源。陈家富博士的讲堂资料中引述了圣多玛斯所说:“人本性自然,必得采用低级物类,充作自己生活需要的消费品。然而消费物资的运用,有固定的限量;适度则有益,不适度——过少则不足,过多或乱用则有害。”
我们对生态环境能做到的尊重,至少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破坏,举例:在古代,为生存打猎是必要的,为玩乐是不必要的;在现代,手机是必要的(也有人不认同),而最新、最炫的手机是不必要的。有人可以环保到自制过滤器来循环使用日常用水,我们很难做到;但有些小事是非常可行的,如:以能用一两年的购物袋来代替只能用一次的塑胶袋,选择可refill(补充装)的液状用品,打包时自带容器,收集、送出或使用可循环物资等等。这些虽是小事,但我们当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引述郭汉成牧师在会中所呼吁的:“这世界非我家,不等于我们不关怀这世界……但愿我们不是极端的、破坏这大地的一群。若是的话,我们能转过来一点点,减少破坏吗?若还可以再过一点,能停止破坏吗?甚至再往前一些,能够帮忙修理、建构、美化、更新吗?”
郭汉成牧师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