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近期文章 » 季刊内文 » 【心灵探索】我的先生是“妈宝”!

【心灵探索】我的先生是“妈宝”!

文: 婷婷

辅导是“为自己辅导”,
而不要“为对方辅导”,
总觉得要改变的是对方!
“老师, 我想离婚! 你知道— — 我先生就是所谓的‘妈宝男’!”

婚前与婚后

“婚前还不那么明显,婚后真让我吐血!我们去年尾结婚,那时机票比较贵,就不急着去蜜月;到今年,应该去旅行了,我觉得嘛,蜜月旅行就要豪华一点。让我生气的是,无论跟他说什么,都会听到一句:‘好啊,我看妈妈怎么说。’”
“都30出头了,蜜月要去哪里、住哪里,还不能自己决定?婚前,就有闺蜜特别警告我要留意他是不是妈宝男,传了很多相关的短视频和文章给我。那时只觉得他们家很好,关系紧密,父母都是有识之士……没想到结了婚这么麻烦!我说:你娶你妈就好了啊!为什么娶我?!那天吵架时,他瞪大眼睛,喊我的名字,很大声跟我讲:‘xxx,你够了没?!’我就想,我怎么可能跟这个男人生活一辈子啊?”
走进辅导室的先生,一脸倦容。和他谈的时候,他的重点比较放在太太的态度和语气,他说她的无理取闹、咄咄逼人让他吃不消。
“之前只觉得她有一点点小姐脾气,现在真的很讨厌她说我是什么妈宝男,这让我后来要接妈妈的电话,都感觉要偷偷摸摸的。”
“妈妈多常给你打电话啊?大概是在什么时间?”我问。
“看情况,大概一两天……或两三天?忙的时候就没有。一般是晚上打来。妈妈打来,我没有理由不接,我也不想让我妈感觉……”
“不想让你妈感觉娶了媳妇就没有娘,是吧?”先生无奈地点点头。

共同面对未来

与先生谈毕,再请两人一起进来。我强调,身为他们的婚姻辅导师,必会从两人的角度去看,绝不会偏袒某方;如果感觉我是为对方说话,可直接提出。另外,我也特别提醒,辅导是“为自己辅导”,而不要“为对方辅导”,总觉得要改变的是对方!我先和他们谈“妈宝男”“妈宝女”这些新名词。这年代,大多数家庭都少子化,父母条件又比过去时代提升许多,对子女的关注与呵护相对提高。加上他们是新婚,不单新人要适应,连家中老人也要花时间去适应。
我说:“相信你们选择来做婚姻辅导,而不是直接去找律师签字离婚,必然是希望挽救这段婚姻。”我继续说:“我想‘妈宝’应该算是负面用词,是说孩子长大了,却没有培养出该有的独立性,一切都听妈妈的、妈妈最重要、妈妈说了算、妈妈总是对的!严重者一切都由父母安排,生活上不成熟、没计划、没看法,甚至像被父母宠坏的大孩子,骄纵、自我,什么都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已婚者如果为了妈妈(少数是为爸爸)的缘故而忽略另一半的想法、感觉与期待,拿自己的配偶与父母比较,必然会伤害婚姻,不可取。我们不能把孝顺视为妈宝,同样也不能将妈宝视为孝顺……”
我问先生:“如果你妈妈不同意你们去蜜月,你会听吗?”
先生回应:“我只是会听听她的想法,如果合理,我会和太太商量;如果不合理,自然不会听。我妈妈是一个很有看法、聪明,很OK的女人,有时候我觉得听她分析也是有道理的。”
太太直接呛声:“你看你看,还说自己不是妈宝!”
我转问太太:“你同意他对妈妈的看法吗?你觉得家婆是个难相处的人吗?”
太太:“那又不会,她其实是很明白事理的,只是我不喜欢他事事都说要问妈妈……”
接下来的辅导中,我和他们重新谈接纳与沟通,引双方看见——许多时候,对方的反应与态度也是取决于自己的反应与态度,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我帮助先生看到太太在意自己在先生心目中的位置(在意往往是因为爱,不爱就不在意了),担心自己嫁给所谓的“妈宝男”。鼓励先生拿捏分寸,多做独立思考,毕竟婚前婚后需作调整。太太也得留意是否是过度担心,太受网络社交媒体的影响。
先生可以多了解太太的期待,多说肯定的言语,需要好好解释的时候,不要太快失去耐性就直接以情绪回应;同时也鼓励他晓得如何安抚与承接太太的情绪。先生也愿意尝试在开车回家途中,先用蓝牙给妈妈打电话,就可减少妈妈在夜间打来,影响夫妻晚间相处的时间。当然,太太也得多留意自己的情绪,努力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和态度表达内在的想法、感受与期待,如果长时间让先生觉得两人的相处是紧张兮兮的、烦躁的、疲累的,对婚姻必是有害无益。
是的,世上不会有完全美满的婚姻——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夫妻有冲突不是问题,真正试炼夫妻的是:能否解决冲突?这可以慢慢学习。当然,必需要有正确的婚姻概念,千万不要一有问题,就直接想以离婚来解决哦!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