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臧玉芝(台湾)

重读《传道书》,我看到书中的“传道者”像一个探险家,走过人生迂回曲折的道路,追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终极归宿,得出的结论,明白了“日光之下”和“日光之上”两种不同视角,可以给我们对于悠悠岁月带来智慧与启发。
“日光之下”的视角,人生从年幼到年老,如春夏秋冬,时辰节令,逝者如斯,无可奈何;如潮汐起伏,高潮低潮,或涨或落,时换星移,千篇一律的自然定律,尽是虚空的虚空,遂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叹。
“日光之上”的人生观大不相同。我们,也就是认识神、属神的人,在春华秋实,冬去夏来的韵律节奏中,寻找超乎宿命的人生意义,窥见在这背后是神巧夺天工的精心设计,透视生命是指向永恒的前奏。因而,我们可以心存谦恭敬畏,把岁月当做礼物,把时光当做恩赐,相信“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3:11);可以把当下“变老”的过程当做天职,认真、尽力地活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夕阳无限好,虽然近黄昏”!
谁说黄金年华就等于黯淡褪色,失去光彩,再也不能发挥余热了呢?
四季都是好时光
记得刚退休不久的那个春天,和往常一样走访花季的近郊前山公园,那里已经像是我们夫妇多年的老友,杜鹃花盛开、阳光灿烂、明媚春光的时节,似乎不去走访一下,就辜负了她美好盛意。用五彩缤纷的花卉设计成的花钟,樱花树丛环绕的喷水池也一定要去看看。因为在那里,我们几十年来无数次带着孩子在花钟前端照相。有一个孩子时,然后两个孩子;到孩子青少年了……总是会来此喷泉为背景拍照,在阳光反射之下,每每留下甜蜜幸福的笑容。直到孩子离家,我们空巢了,自己过来,好像又回到了两人世界。
正想要在花园旁的石椅上小坐片刻,走来一对“老”夫妇(像我们一样年纪吧?)衣冠整齐、风度不俗,二人牵着小孙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情侣搔首弄姿拍照,抢在喷泉冲上来时合影;还有一帮一帮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像是忙中偷闲的上班族,难得抛开各种压力开怀地抓住春天的尾巴。眼前的影像不由得心中浮现人生四季的图画,写下这首打油诗:
春风吹拂 柳树摇
雀噪 花繁茂
如花春意 年少好
敬神 勤耕耘
金黄秋景 灿烂
寒梅 劲松挺
人生四季 乐焕然
事主 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