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星洲日报·生命树 » 同来关注原住民(04.03.18)

同来关注原住民(04.03.18)

受访:李祖国弟兄(美佳堂卫理公会会友领袖、年会“国内原住民、外劳与难民福音事工委员会”主席)
采访、整理:又青
大地之子,采集、狩猎,穿梭无数的参天大树,他们有办法,不迷失在辽阔的山林里。他们自由起卧,近乎不知时日,饿了就往林中的冰箱要食物去,不贪,就取当日所需。他们不需要OL装、香奈儿;不必打领带,戴墨镜,也没有手游或4G,那是城市人的生活——城市人朝九晚五,赚钱了还得存,然后继续打拼,他们搔头,为啥城市人不学咱,饿而食,累而息,多么自由自在?

那堵林墙里外,人们似乎没有共感。

原住民难以明白城市人的生活,一如城市人不理解他们极简主义背后的思想。观念的冲突,以及他们向来的含蓄怕生,让外人欲贴近他们更添难度。李祖国就碰过不少钉子,但钉子也不是原住民刻意放的。

搭建衔接彼此的桥梁

李祖国是美佳堂卫理公会的会友领袖,堂会20多年前开始原住民事工,落实《圣经》关注怜恤弱势群体的教导。五年前,“西马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宣教部”提议李祖国担任“国内原住民、外劳与难民福音事工委员会”主席,让他有机会亲身入林与原住民近距离接触。

马来西亚以多元种族为特色,但大部分人算来数去,只说得出几个族群:华、巫、印、锡克、卡达山、伊班……实际上,细分原住民可得十八、九族群,他们又可归纳为三大族,即小黑人(Negrito/Semang)、先奴伊人(Senoi)、先马来人(ProtoMelayu)。

李祖国说,他们大多遭社会忽略,国家文明进步之际,不少人还在原地踏步,惟近几年外界开始关注,情况略有改善——要早20年,没有身份证的原住民大有人在,年轻人说自己40岁,耆老说自己20岁,见怪不怪。日月交替,他们却没有年龄概念。

“群体文化氛围对原住民影响很大”,李祖国说,“我们尝试许多方式帮助他们,但效果有限,我们还需更多时间、耐性。”原住民生活方式代代相传,文化、信念乃至信仰根深蒂固,人们伸出援手,却不知如何搭建衔接彼此的桥梁。

李祖国说,原住民的依赖性很强。外界入林经常派送救济品,原住民习以为常。凡入村办活动、聚会,若有膳食预备或物资派送,则座无虚席;反之,人数寥寥无几。对李祖国而言,此两种方式都需要,实际而言他们确需物品救助,但他们同时也需要“属灵的喂养”——《圣经》的教导。

原住民船夫载送李祖国(前排左)与同工入村。

既熟悉又陌生的马来西亚人

  原住民面对的第二种问题即生活环境素质低劣。他们世代与林为伍,鲜少入城,一些基本设施也没享用过。有些原住民如霹雳与雪兰莪的,住处靠近城乡,生活尚可以,但也有的在彭亨、吉兰丹等森林里,无水无电,蚊虫滋生,环境恶劣。李祖国说,他们到过一些村落,原住民没穿衣服,非常贫穷。
 原住民妇女与孩子。

简朴与贫穷,让原住民曝露在疾病与病菌的威胁。原住民父母往往无法喂食孩子足

够营养,孩子因而患疾,就连成人也多有皮肤病。然而,一些原住民告诉李祖国不必带医生来看诊,他们按照经验与传统,根据病情采摘林叶来吃,又或由巫师祈福诊治便可以。其他如:早婚、离婚、没上学等问题也是一箩箩。

社会对原住民的印象多从媒体、旅游资讯而来,对这群同为马来西亚公民的族群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纵使从报章媒体得知他们的情况,也彷如蜻蜓点水。为长远着想,李祖国与同工制定方针,定期入村落协助他们,包括传福音、经济救援、教育与法律援助。

福音是好消息,宣告悔改信主的罪人能蒙恩得救,较之满足生活需要,又意义更深。至于经济,他们教导原住民养殖与种植,之后变卖收成赚取外快。教育方面,美佳堂新近设立了原住民儿童收留所,把远在林中的孩子接到城外,方便上学受教育。其他计划则如:设立基金提供贷学金和奖学金、为寄宿生提供宿舍、在乡区建立更多幼稚园等等。

当原住民面对法律问题如权益课题,他们尽力提供咨询或相关援助,也鼓励法律团队支援原住民,以及国会议员、州议员等政治人物帮助他们。

懒散、磨蹭……误会还是刻板印象?

原住民孩童服食驱虫药,左为李祖国。

城市人注重办事成效,但李祖国说,一旦进入原住民村子,这些都得暂时搁置。他坦言,至今仍未能掌握原住民思想与生活形态,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否则误会易生。“记得一次水患赈灾,我们从罗里卸下一批批的赈灾物资,搬运的人汗流浃背,几名原住民青年却袖手旁观,这批货是要给他们的,他们却只是站着看……”随后,李祖国询问村里的领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不帮忙,而是不敢主动上前,害怕遭骂。

为让原住民青年有固定工作,李祖国曾召集20几位青年到厂里帮忙。孰知工作九个月后竟集体离职,且未通知。一番究查,原来是其中一名原住民向缅甸工友借了钱没能力还债,竟共进退。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人,就咬定他们懒散、磨蹭、吃不得苦。

上帝眼里,无分高低贵贱

谁来给他们爱?

原住民一直是弱势群体,国家进步之时被遗忘在后。原住民事工并非要同化他们,或让他们“改头换面”抛弃原来生活,但生活基本需求与人权尊重,却是他们作为大马公民所该有;怜悯与施赠,更是上帝向来所教导——

“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申命记15:11)

祂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诗篇72:13)

上帝眼里,原住民与其他人一样,都是上帝爱护的。李祖国说,文凭、头衔、地位……在林里无用武之地。

把再好的智能手机带进去,也不能发挥作用,里头的他们,彼此沟通不靠网线、社交媒体,而是凭真诚的互动,唯有谦卑自己,与他们平起平坐,才可能慢慢了解他们的世界——而本来,上帝的子民就不分高低贵贱。

3月17日,“同来关注原住民”原住民福音事工研讨会将在吉隆坡卫理公会举行,时间早上9时至下午4时半。届时,李祖国与另两位讲员拿督黄满兴主教、郭汉成牧师,将为大家叙述更多关于大地之子的事迹。

联络:
刘慧婷传道03-7784 4212/011-2881 9177
分享:

One Respons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