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力号”在巴生港口停泊了一阵,哎呀艇长及船员们各自回家过年。该换班了吧?有人说。也有人闻风而至,跳上了船。这次走内陆好吗?让这水陆两用船发挥一下她的两栖功能。于是一呼群应,出发咯!这次除哎呀艇长、绍远大副外,加进来的是琴鹃和怡倩人等。
琴鹃说,到我的家乡立百走一趟好不好?我做向导。立百20年前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跟猪有关的立百病毒,那一带一下死了百多人。现在那儿有一间纪念馆,可以去看看。也可以为我们的小朋友写一些有关的故事。
怡倩说,那也总得找些当地的人来采访,不如先了解一下他们的风土人情,现在他们在做些什么,然后才讲过去的历史好吗?
于是琴鹃即刻行动,一抵达,受访者已齐齐列席,他们是:包久清、黄聿东、叶恩慈、陈绍和先生。迎接我们的还有一个个插着吸管的嫩椰子,好清甜的椰子水哦!
X X X
包:“这3年油棕价钱都不好了,椰子现在是有一点价。椰子、香椰都好价,很多超市有,或者一些mamak 档,多出路,到处很多档口都摆着三五十粒。”
“90年代不是都种油棕吗?”怡倩问。
从事农作业不容易
包:“现在油棕过量,是很多人种,产量很大。油棕跌价首先跟天气有关,一直下雨,油棕茂盛,没烟雾,所以果实比前几年多,产量多出不了,价钱就掉。”
黄:“产量多,还有国际贸易关系处理得好不好是一个问题。现在有些小园主就转种火龙果。种油棕到收成大约是3-5年,火龙果也要9个月;香蕉,现在也很多人种。短期农作物,比较快。”
“那油棕就暂时放下咯?”绍远大副问。
包:“油棕现在没有价也得放肥,你不放肥,到有价钱的时候你又没有油棕。”
包:至于火龙果,马来西亚市场大部分是我们这里供应的。双溪比力(Sg pelek)收成是以吨来算。火龙果又分ABC级。A级批发价一个也要4-5块。那价钱不算贵呐,农夫很辛苦的。有些晚上要接花(火龙果是晚上开花,主要靠风媒传播,不然就是人工授粉)大了又怕病菌,要打一些保护的药水,要放肥,采的时候又要小心。不然会压扁。叶子又多刺。
叶:“果子大了还要包起来,不然鸟会来吃掉!”
“椰子价钱倒没有这么好,椰树很高,要采也很辛苦呢!”琴鹃说。
叶:“椰子要采,有些熟了会自己掉下来。椰子每个批发是1.5令吉,但也赚钱,因为它没有季节,一年到头都出产。它也不像橡胶,下雨天不能收割,雨水冲掉,你就血本无归;2月新年期间天旱,就一味落叶没有胶水。”
哎呀艇长问:“打岔一下,现在你们这里还有人种橡胶吗?”
叶:“橡胶少人种了,因为付出与回馈差额大。而且一般上它要每天去割,油棕是一个月只收两三趟,省工一点。但熟了一定要采,不然油籽掉下来,不久就满地秧苗——说到底现在是椰子当红,目前我们是油棕过多,椰子短缺,还得从印尼及斯里兰卡进口。”
椰花酒天然又健康
包:“椰子还有一个产品椰花酒,todi,印度人的,椰花酒销售量很好,很好喝,只是马来西亚人没有推广,倒是中国人正在研究如何罐装。椰树是承包商跟园主租的,一棵每个月15令吉,主要用来收集椰花酒,因为割过的花苞是不会结果的。”
哎呀艇长说:“椰花酒,以前我们有时在报章上看到有人喝了中毒,而且都是贫民区的印度人在喝,他们酗酒,很悲惨的……”
陈:“椰花酒是原汁原味,有一点酒精,但很天然,有人喝了中毒是因为参了酒饼或烈酒,其实它帮助消化消暑。很健康的。它发酵很快,今天采下来,味道清甜,放冰箱发酵会慢一点,不然会越来越酸。”
包:“这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但不容易醉的,味道浓浓,喝多了会喜欢这个味道。只要现在有技术给它停止发酵,就很有价值,可以包装;发酵是不能放塑胶瓶的,会产生气体爆开。”
陈:“椰花酒收集起来也是不容易,本地椰树30多尺高,工人要爬上去割花安装盛汁的陶罐,需要技术。他们要先在树身割出一些梯级,设计“脚路”,然后确定要站在哪里采。香椰的树比较矮,不大需要爬,但它的花苞小,没什么汁水。我家生出了些不高不矮的树,应该是种在一起,它们自己混了种。”
包:“承包的印度人早上8点收一次,3-4点又一次。8小时才可以收到一公升,但他们卖得太便宜。”
黄:“而且技术是从从印度传过来的,所用的刀也是进口的,能耐20年。连工人也是进口的,本地还没有这种技术,他们也会分辨那一棵树的花苞能收集多一点花酒,说起来很专业。”
X X X
哎呀艇长说,只是谈几棵树,已叫我们眼界大开,待我们回去写了给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看吧!怡倩、琴鹃,加油!读者们:请继续留意下几期的《小活力号》!
焕然雪邦河
立百一带继养猪业之后,除种植,大家还做些什么?有什么其他期望吗?
立百历史纪念馆馆长包久清说,立百新村是我们的根,很有规划,很舒服,人情味肯定有,只是有何办法推动这边的发展,留住一些人。
他说,近几年来就有一个jimah power咯,带动了这边的经济。即使外劳也要消费,像买点杂货啊,饮食业也跟着做得好。就是因为这个发电厂,就离开我们这边5公里罢了。我们希望有多一点大型工厂进来,隔壁的武吉不兰律村这几年人潮回来了,你看街上的隆兴茶餐室,手工包、咖啡啊有名的,哇爆满!生意非常好,尤其公共假期。
雪邦河的浮水餐厅“百吉の轩”拜六礼拜也很多人去。外地游客涌进来。游船河的船夫还有别的行业要做,坐船要订,他不能光守在这边。像纪念馆也是这样,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不可能请一个人来顾。这个馆是民间的,其实这一些要政府配合——这要些时间。雪邦河上那些船就是没有管制,私人的,没有一个特别部门去做;有个码头由渔业局管制,船就没有。
我们这里有条美丽的河,从立百去到朱湖,很壮观。一条雪邦河分两边,一边是雪兰莪一边是森美兰,雪兰莪那边发展得比较好。你可以看到那边建很多水上屋,给人钓鱼,还可以烧烤什么的。租给游客一晚500-1000令吉,至少10间。说来我们森美兰这边也是有个“天空之境”,只是没有怎样发展。
包久清一口气说完了对家乡的愿景,他最后说:“从商业角度看,如果把地方扩展。可以搞到有声有色的吃海鲜天堂。我们在构思一日游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