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星洲日报·生命树 » 【立百病毒20周年特辑 · 星洲 · 3/7】看行云迅疾,流水变色

【立百病毒20周年特辑 · 星洲 · 3/7】看行云迅疾,流水变色

刊载】 2019年4月02日 《星洲日报 • 副刊•新教育》
供稿】 文桥传播中心

文:琴鹃
我们迟到了。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许多。

但,这条河,这里的红树林,滩涂鱼,还有漂浮在水上的漂浮木屋,已经醒了好久。这条清澈,孕育许多鱼虾的雪邦河,在20年前,复苏了。

早上9点半的阳光,穿过微凉、粘腻的海风,斜斜地静躺在深浅不一的朴旧木板上。红色的灯笼挂在蓝天绿树天地间,轻轻摇曳。开放式厨房传来拍蒜,锅铲碰撞声,一架飞机低空飞过。小木屋在宁静的河水上近乎无感的起伏,仿佛传来河水的低语,那些过去的,现在的故事……

这是2018年国片《大大哒》取景拍摄场景之一——百吉の轩。

李秀鸿踏着阳光下的小木桥而来。他左右手各提一桶汽油,准备给出海的船加油。可承载8人的小快艇加满油,穿上橘红色救生衣的我们,带着美容姐所说彷佛带着游桂林的心情,徐徐出发。

从秀鸿爽朗的第一声招呼开始,打开了我们话匣子。
百吉の轩
雪邦河滋养着森美兰和雪兰莪两州,百吉の轩位于武吉不兰律,坐望雪邦和双溪比力小镇。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双溪比力小镇,以前是个小商业区,杂货店、洋装店、理发店林立。周围村落的人,都会到双溪比立小镇去买东西。因为得越河过港,双溪比力的人会称武吉不兰律和双溪立百的人为“过港人”。

小艇划开了平静的河,嚯嚯驰向海口。搭着20-30公里时速的船速,秀鸿说着两岸的点滴。途经一个鱼市场,养鱼场,还有近来渐渐繁衍,伫立在海上的水上木屋,穿上彩虹色调,供旅人垂钓住宿。

开船带人游河是近来的事,17、8年来,秀鸿都兢兢业业经营养鸡业。自小随父亲养猪,17岁已经独当一面——接管整个农场。养猪立业,结婚生子,是父母走过的路,也是大多数村民的寻常步伐。但1999年的立百病毒侵袭,却是一块沉痛的绊脚石。他请来推土机,眼看一只只肥胖圆体嚎叫滚入大土坑里,亲手埋葬多年心血,和未来的寄托。20年后,还记得那心酸。

然后是流浪式的兜圈,去过工厂,收过旧报纸,到过汝来(Nilai),柔佛,再回到原地。一年多后拿着补助金,又抵押了土地,推掉母亲留下的猪栏,建设起围笼式养鸡场。养鸡不如养猪,猪只可说三代族谱都在猪农股掌之间。若出了什么问题,直接砍断那条遗传繁殖线就好。但送来的小鸡群,却无从查考,无底摸索……成绩好,多赚一些,成绩不好,就得自己补上亏损。

还是回到养殖业,不怕吗?那一群一群活蹦乱跳,一样会生病会死,掌握不住的生命……“刚开始会有一点害怕,到你没饭开的时候就没得怕了!”秀鸿径自笑了起来。
坐在船速只有时速20公里的小艇上,时间像轻摆的波浪,把我们带到了雪州美丽的白沙滩,送到了宜麦发电厂,还看见了郁郁葱葱、盘根交错的红树林……

曾以为牢不可破的饭碗,在看不见的病毒侵袭下破碎崩坏,以为壮实硬朗的躯体,一个一个无声倒下。

立百病毒夺取了秀鸿小舅的生命,阿姨不久也倒下住进新加坡医院。秀鸿则是在撤离搬到汝来后才开始感到不适,头晕发烧,3月18日离开,25日病发。

他住进了马大医院,眼见住进去的病患都一个一个“打包”出去。他毅然签字离开,在头昏脑重,几近昏迷的情况下入住新加坡传染病医疗医院——一场苦战开始了,不靠特殊药物,靠自身的免疫力。11位因接触马来西亚输入的猪只,而感染立百病毒的新加坡屠宰厂工人也在此接受治疗。10位工人接续康复出院,秀鸿奋战10天,烧全退了,安全回到家人身边。

虽打了胜仗,却落下了后遗症。阿姨视力损坏,视觉对阳光“过敏”,在烈日下东遮西躲。偶尔炒菜控制不好,把菜炒出锅。秀鸿的视力也出了状况,看出去有个影子,彷佛常年被一根枯干的小树枝挡着一样。检查多年后,才发现眼球里一条血管收缩了。

“现在也已经习惯了。”话很轻,像浮出水面的红树气根。微微抬头,退去薄雾的蔚蓝天空,云淡风轻。海风仍然梳理着秀鸿的发丝面容,他用灿烂的笑容迎接。

想起那时病好马上踏入的流浪和迷茫,孩子还那么小……“20年,好像才发生没多久,时间过得太快。”坐在船速只有时速20公里的小艇上,时间像轻摆的波浪,把我们带到了雪州美丽的白沙滩,送到了宜麦发电厂……庞大的轮船伫立在我们眼前。我们在熄了引擎的快艇上摇摇晃晃,安静地看着轮船上丁点晃动的人影和停靠的车辆,顿觉自己的渺小。但转头看向辽阔的天际,和连接着波德申和邻国印尼国土的湛蓝海洋,身后庞然大物的黑影就不算什么了。

我们和秀鸿相对,有了共识,他启动引擎转舵,在深海处摆了一个大弯,开返百吉の轩的路上。

养鸡多年后,几年前用积蓄买了这艘二手快艇。与三五好友集资,在退去了“黑河”之名的雪邦河岸边盖起了漂浮木屋。200个大蓝水桶,架起双层木板屋,随着日升、朔月高高低低。底层偌大的空间设置一个开放式厨房,还可摆放数张大圆桌,家人朋友相聚一堂,吃个午餐晚餐也是有趣热闹。楼上有个阁楼式的房间,可让视线触碰到较远的景色,看行云迅疾,流水变色。

开始百吉の轩,原本也只是好玩,但细想从养殖业、种植业转向旅游业是可能的,更能提升当地经济,留住年轻人,便开始认真起来了。秀鸿和友人常走访国内国外各处,观摩细究当地旅游业。无奈之前频频奔走政府部门的他,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

秀鸿觉得人才外流,是这个曾经辉煌,又曾经重创家园最大的惋惜。如果政府愿意开发支持这里的旅游业多好;如果当地居民团结兴起民间的力量,搞起当地经济多好;如果有条铁路从波德申,经过这里,通到国际机场,减轻年轻人上班路上的负担多好!

嗯,多好……就像我们乘坐的小艇,乘风破浪,从郁郁葱葱,盘根错落的红树林小河,航向越来越光亮辽阔的天际。

【立百病毒20周年特辑 · 星洲】 相关文章:

▷ 立百20年,我的家,我还爱!——立百历史纪念馆,告诉你:过去·现在

▷ 研究不懈,跟进以爱——陈忠登与蔡求明医生团队,研究发现新病毒

▷ 看行云迅疾,流水变色——雪邦河浮水餐厅百吉 の轩一游

▷ 立百病毒中的媒体 ——如临现场,意想不到的画面

▷ 兽医的恳词以对——专业猪病学专家回溯立百

▷ 三代猪农—— 前村长,从家里说起

▷ 雨后虹光——彩虹民宿——养猪不再,开办武吉不兰律首间民宿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