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樾
《绿皮书》是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同时也夺下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两个奖项。影片讲述了1960年代,黑人钢琴家唐.谢尔利前往美国南方各州巡回演出。当时的美国南方,种族隔离政策仍在实行。一位黑人邮差因此编写了一本旅行指南,列出美国各地愿意接受黑人旅客的旅馆、饭点等场所,名为《黑人汽车旅行绿皮书》,这部电影的片名也是由此而来。
出于对人身安全的担忧,唐.谢尔利雇佣了一位司机——意大利裔白人托尼.利普。两人背景截然不同,在旅途中自然多有摩擦。谢尔利是音乐博士,学富五车,但婚姻失败,与家人疏远。托尼文化程度低,举止粗俗,生活贫困,但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谢尔利看似高高在上,内心却敏感孤独;托尼看上去像个黑帮分子,却心地善良,时常为谢尔利两肋插刀,救他于危难之时。托尼也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在夜总会看场或是给谢尔利做保镖,该出手就出手,该掏枪就掏枪。但当真正的黑社会拉他入伙时,则被他礼貌而坚定的拒绝。
随着对彼此的认识加深,暗藏种族主义思维的托尼慢慢放下成见,对谢尔利平等相待,最后更是在平安夜邀请谢尔利来自己的家聚餐。谢尔利一开始反感托尼的粗鄙作风,和他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后来也渐渐被托尼感动,和他成为朋友。如此的刻画引来了争议。有人指责《绿皮书》这部主创几乎全是白人的电影,不过是在为种族主义者洗白。作为一部喜剧片,它也淡化了南方各州黑人所遭受的残酷和不公。
一部本应皆大欢喜的温馨之作还是引发种族议题争论,可见近些年来,美国种族关系实在倒退了很多。看回马来西亚,虽然不像美国那样恶劣,但也绝非一片安宁祥和,而是暗流涌动。电影中屡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谢尔利走进一间酒吧、餐馆、服装店,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无法得到服务。讽刺的是,谢尔利是属于上流阶层的文化精英。南方各州虽然仰慕谢尔利的才华,却始终将他看为外人,绝不容许给予他和白人同等的地位。同样的事情在马来西亚也有发生。2017年,柔佛麻坡一间自助洗衣店,宣称只服务穆斯林顾客。幸好柔佛苏丹怒斥这种歧视行为,店主知错能改。
其实《绿皮书》讲述的不只是种族关系,而是拓展到更深的层面。无论两个人之间有怎样宽广的鸿沟:富人与穷人,博士与文盲,牙买加裔和意大利裔,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既然都是人,就都有一样的人性,都有追求良善的可能,也都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这不仅对美国人是一种提醒,对同样生活在多元种族文化的马来西亚也是如此。
现今许多人将美国南方的种族主义归咎于当地的基督教会,这实在是出于对圣经的无知和对基督教的偏见。圣经不仅从未论及黑人和白人的关系(这本是一个近现代的课题),更是明明白白的斥责了基于性别、种族和阶层的歧视。正如<加拉太书>3章所写:“你们所有受洗归入基督的人,都是披戴基督的,并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作奴仆的或自由人,男的或女的,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体了。”
奴隶制曾经是普世现象,从地中海的古希腊到南美的玛雅帝国皆司空见惯。唯有到了几百年前,受到基督教影响的英美两国才醒觉奴隶制的罪恶。在英国,基督徒议员推动了废除奴隶贸易。在美国,废奴主义者以圣经为武器,告诉白人他们和黑人都是上帝所造的。在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上,恰恰是许多基督徒和传道人走在了反种族歧视的最前线,当中甚至有人为此牺牲生命。
诚然,确实有基督徒因着自己的罪,尝试从圣经中找借口来为种族歧视辩解,但圣经所传达出的信息是明确的。如果说《绿皮书》告诉那些疲惫的黑人旅行者,谁会接待他们;《圣经》(不管是什么颜色的封皮都好)则告诉全世界那些劳苦负重的人,那些贫穷的、瞎眼的、被压迫的人,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人,那些渴望从罪中被释放的人:来到十字架面前,耶稣基督都会接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