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福音版 » 祂的主权,我的信念

祂的主权,我的信念

文:王樾

图源:网络

著名电影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作品往往视觉效果奇特,情节烧脑,因此叫好叫座。2020年上映的《信条》(又译《天能》,即《Tenet》)也是如此。电影展现了一个可以逆转时间的奇妙世界,宛如倒带播放一般。例如在正常的时间顺序下,一开枪,就有子弹从枪膛射出。但在逆转时间后的世界里,一开枪,枪膛便接住飞回来的子弹。


片中男主角的名字无人知晓,在此称他为“无名氏”。无名氏被秘密组织“信条”招募,以挫败一起试图毁灭世界的大阴谋。任务开始后,组织派来一个名叫尼尔的人作无名氏的帮手。无名氏很快就发现尼尔神秘莫测——他来历不明,似乎能预见到将发生的事情,并对自己非常熟悉。


但凡讲述时光旅行的故事,往往要解决“外祖父悖论”的难题。假设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了他的外祖父,那这个人还会存在吗?一些电影会使用“平行宇宙”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外祖父被杀会衍生出一个平行宇宙,在那个宇宙里此人不会出生。但杀人者所处的宇宙里,他的外祖父还活着,因此杀人者不会消失。《信条》则采取另一种观点——历史不会被改变,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而且一定发生。所以从过去到未来,没有一件事的结局被改写。坏人必被打败,世界必得拯救。


这让我想起基督徒在思想神与人的关系时,所面对的一个类似的两难局面:如果基督徒相信上帝主宰一切,这一切自然也包括每一个人。那么世人的每一个看似独立作出的选择也都在神的掌控之中,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没有了自由意志?反而言之,如果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皆来自于我们自己,连上帝也不愿(或不能)干涉我们,那上帝真是主宰一切吗?


其实这种看似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现象,正显出人类理性思维和逻辑表达的局限。毕竟所谓的逻辑也是人智慧思想的产物,当有限的人试图去理解无限的神时,总会有一些无法理解的奥秘。当人用自己有限的逻辑去衡量神不可测度的作为时,就会觉得“不合逻辑”。在电影中,当涉及到逆转时间等种种让人挠头的概念,就有人告诉无名氏:“别尝试理解它,感觉它。”其实无论诉诸理性(理解)或是感性(感觉),人都无法完全理解神和祂的作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理性,而是承认理性是有限的,奥秘是存在的。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仍可以凭着信心,完全接受神在《圣经》中启示的一切真理。


《信条》结尾颇为感人(此处有剧透,读者请留意。):表面上敌人已被打败,世界得蒙拯救。但尼尔仍需返回过去,完成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任务——帮无名氏打开一道门。但无名氏曾亲眼见到那位帮他开锁的士兵也因此挡住了射向自己的子弹,最终牺牲。原来尼尔来自未来,从起初就知道结局如何。在他看来,尽管应该发生的必然发生,但正因如此,他才会义无反顾地前往,而非以此为借口袖手旁观。尼尔决定为了帮助无名氏,为了拯救人类而牺牲自己,这既是必然发生(也已经发生)的事实,也同样出于尼尔自己的选择。因为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就坦然面对,实现那必然发生的事情。身在其中的人们不是被迫要面对那将要来的或好或坏的结局,而是积极地按着自己的信念,去实现那必然发生的结局。


就如使徒保罗得到神的指示,在他要前往的耶路撒冷那里,会有捆锁和患难等着他。但保罗仍甘心前往(《使徒行传》20章)。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更是从起初就知道自己要上十字架为罪人舍命,但仍坚定地顺服父神的旨意。在这过程,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看似矛盾对立,实则并行不悖。《信条》中描述的逆转时间技术,在现实中可能无法实现。但创造天地的神,能够“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情”(《以赛亚书》46章)。这让那些在苦难和逼迫中奋力前行的基督徒们可以欢喜盼望——神所应许的必然发生,因此我们当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